最后的耍猴人满洲里再见_最后的耍猴人满洲里再见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文化 > 最后的耍猴人 > 满洲里再见

最后的耍猴人——满洲里再见

“篷车”是一种有顶的,可以关门封闭的车厢,有15米长,高2.4米,里面空间很大,坐在里面不用受风吹雨淋之苦。这样的车大都是拉一些贵重的货物,外面的门可以锁上。杨林贵他们把这种车称为“闷罐车”。一般情况下很难碰到这种卸完货物开着门的“闷罐车”。有时候遇上一列都是关着门的“闷罐车”时,耍猴人就只能爬到车顶上坐着。 开往满洲里的“闷罐车”走走停停,一路上下着雨。即使坐在这样的“闷罐车”里,时间长了也会感到寒冷。11点,“闷罐车”临时停车,杨林贵下车去找了两块木板垫在身下,又铺上一些草,躺下睡觉。三只猴子也抱在一起,缩成一团取暖。 坐在“闷罐车”里看外面的景色,如同在看一部流动的风光大片,各种镜头不停地切换,像蒙太奇般不断穿插闪过。下过雨的草原既湿润又绿色盎然,让人感到舒心。这条铁路通往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一路上过往的列车上标有俄文字母,都是一列列的油罐车和装满木材的车辆。 越往北走,绿色越来越少,裸露的沙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我想把车门关上,这样车里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风进来,可杨林贵不让,他说怕有人从外面把门给锁上。杨林贵曾经有一次坐在这样的“闷罐车”里去成都,因为怕冷就把门关上了,结果中途临时停车,铁路工人从外面把门锁上了。他们就这样在“闷罐车”里被锁了四天四夜,快被饿死了。最后在一个很小的停靠站,一个铁路工人听到他们在车里面的哭叫声,才把他们给解救出来。从那以后杨林贵坐“闷罐车”,天气再冷也不把门关严。 满洲里再见1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后的耍猴人》其他试读目录

• 柴静序(节选)
• 杨锦麟序(节选)
• 自序(节选)
• 第一个耍猴人
• 耍猴人张志忠
• 扒上火车去成都
• 成都街头耍猴
• 耍猴人的心事
• 痛失猴伴
• 猴子的葬礼
• 蒸在馒头里的钱
• 会唱戏的猴子
• 满洲里再见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