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研究导论(插图第4版)2.1 引言_电影研究导论(插图第4版)2.1 引言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艺术 > 电影研究导论(插图第4版) > 2.1 引言

电影研究导论(插图第4版)——2.1 引言

电影不是一种真空的存在:它们是在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被接受、生产、发行和消费的。 本章将对美英电影的主流体制架构做一次巡礼。美国的电影业在过去的100年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这一部分基本上主要围绕它展开。我并不认为这次巡游就是最具权威性的确定版本,但我不得不尝试着列举出在美英电影 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中某些占据关键位置的问题。 美国电影业的起源和整合要追溯到1895—1930年,从这一时期可以看到,一门新兴行业从全新的产业实践中汲取营养,迅速成长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媒介, 构成在放映、制作、发行上分工高度明确的综合体。 好莱坞的制片厂时代(Hollywood studio era,1930—1949)是此次巡游的第二站。垄断性的惯常做法和协调得很好的好莱坞“工厂”行业性组织架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论及。这部分主要着眼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上,将其作为制片厂时期纵向一体化的电影公司的典型。 随后是对美国(全球)和英国商业电影的当代体制架构的探索,首先要回顾一下多媒体帝国的“巨头们”、新媒体技术和(主流)独立制片的地位和状况。本章中,《角斗士》(Gladiator,2000)的制作和发行过程将被当作个案研究的例子。 本章的末了将对1940年以降的电影观众以及观影的语境予以评述。用来做 个案研究的例子取自并不久远的过去,它们是《女巫布莱尔》(The Blair Witch Project,1999)和《猜火车》(Transpotting,1996)。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电影研究导论(插图第4版)》其他试读目录

• 2.1 引言 [当前]
• 2.2 美国电影业的起源(1900—1915)
• 2.3 美国电影的制片厂时代(1930—1949)
• 第3章目录
• 3.1 形式与叙事导读
• 3.2 传统手法,好莱坞,艺术与先锋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