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的暴力序 朱幼棣_环保的暴力序 朱幼棣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政治 > 环保的暴力 > 序 朱幼棣

环保的暴力——序 朱幼棣

序: 对“全球增温”的思考和选择 为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的《环保的暴力》作序,我颇费思考。读完全书后,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也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很可能不合时宜。但有些事关乎大计,不得不说。 当下,“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碳交易”成了流行语,有的人一开口挺时尚的:“你低碳了吗?”——“低碳”毕竟上升到了发展的方向或路径层面。这些以“限制碳排放”为目标的严厉措施或行为约束,似乎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即阻止“全球气候增温”,抑制随之而来的海平面上升等等生态灾难。但细想,却又不知决定的“巨手”在哪里,有没有更清醒清晰的方向。 应当坦率地承认,瓦茨拉夫•克劳斯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目光敏锐,观点犀利。本书的观点真是振聋发聩——虽然有时政治的眼光同样会导致立论的偏激,但他真实地指出了当前在阻止“全球气温变暖”旗号下,要求各国必须减少“碳排放”,同时制订了不少相关的“游戏”规则,在貌似科学与正义堡垒的背后,其实只是一些发达国家政治家们强加给世界的“真理”,是“政治强加于科学之上的效应”。 确实,世界上不乏有创见的一流科学家,但人们很难听到他们发表对全球变暖问题的看法——事实很可能如瓦茨拉夫•克劳斯所指出的,他们受到了“傲慢的警告”,几乎都无法发表不同的意见。瓦茨拉夫•克劳斯总统认为,全球变暖,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而且仅认为是碳排放造成——只是一种假说,是被无限扩大的“链式推理”。 现在以这种假说为前提的环保行动以及相关的税收政策,几乎主导了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科学毋宁说是社会科学,与其说是气候学不如说是经济学”。确实,这种“学术成果”使一些科学家名利双收;如同人权问题一样,政治家们轻而易举占据了道义和科学的“制高点”,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有了特别的话语权,而企业家们则大有利可图。——比如,设置新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推销装备和技术。在“全球增温”解释权被少数人垄断之后,一位荷兰物理学家对此曾表示,起初感到不安,现在则感到“生气”。瓦茨拉夫•克劳斯总统补充说:“生气的对象还有一些政治家们”。 因为从事环境和政治新闻报道,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一直关注“全球变化”问题。“气候增温”只是全球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非洲大旱持续到1984年;1960年南太平洋多次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众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气候异常和严重的旱涝灾害,与这些灾害相联系的还有大气环流异常和海洋异常。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施全球变化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旨在对全球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多学科研究。世界气候计划(WCP)、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试验(TOGA)等,也应运而生。这些研究是多学科、开放式的,经各国众多领域科学家的努力,仍远未获得一致的结论。 可以说,地球学科的视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阔。同时,在全球变化这个巨系统面前,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局限。 地球系统的生态圈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 地球的各个圈层,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同时它又是开放的,和外界存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从根本上来说,地球大气和海洋运动以及生命活动,其能源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的辐射,即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从物理成因来看,引起一年四季温度变化直接原因,是由于各地在春夏秋冬的日照量不同所致,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黄道面和赤道面有着一个约23°27′的夹角所致——直射的阳光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不断移动。 在中高纬度的大陆,一年中冬季和夏季的月平均气温可差20—60℃之多——这种温差的变幅,远超出现在谈论的零点几度的增温。因此,人类对于太阳活动或与此有关的种种变化,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但对于“太阳的作用,是人类完全鞭长莫及的”。 现在,有人告诉你,在薄薄有大气圈中——确切地说,在对流层中,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大气增温。其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于太阳的短波辐射是透明的,而对于地表向外放射的长波辐射(主要在13—17微米的波谱区),则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确实,自工业化以来,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以及森林破坏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为增加,据说二十多年后,可能比工业化前增加一倍。——但毕竟,二氧化碳只是一种微量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为0.039%,或者说万分之三左右,而且还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根据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试验,引起大气增温的参数相差相当悬殊,大气增温在1.5—4.5℃之间,海平面上升0.2—1.4米。但考虑了海气相互作用之后,其增温幅度可能要比这个值低一些。(《全球变化》,任振球著,科学出版社)——如果模拟试验有3倍之差的数据,而且实际增温幅度可能更低一些,则很难说获得了一致的肯定的结论,这只能表明科学本身存在很大的争议。 “低碳生活”、“低碳城市”,好像当今世界的环保只纠缠在大气中万分之几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上,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大气和土壤污染,反而不那么看重了。——这的确是环境保护主题的“嬗变”。 应当承认,二氧化碳并不仅仅影响阳光的照射,还可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玉米的产量,历史上的暖湿时期,大多雨量也比较充沛。二氧化碳对地球长波辐射的影响——导致了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其实已经有诸多难解的纠结。它与人类活动的关联度究竟有多少?其中有多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所致?多少是可以限排减排的?其投入与成本是否经济? ——真正的科学决非随心所欲的言词发挥。比如上个世纪已经有研究表明,种植水稻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产生。西方曾有不少人提出限制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水稻的种植面积,并以此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粮食缺乏和饥荒阴影挥之不去,穷人基本的生活都没有得到保障的国度里,限制水稻种植会大大推高国际粮价,他们买得起进口的小麦和面粉吗? 对于全球变化,我们无法回避这个学科最朴素、最本质的问题。 而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付出多少经济代价,在多长的时间尺度上,才能“管控”住大气万分之几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在这期间,会不会因荒漠化的扩展、火山爆发和天文因素等,使这一切努力完全付诸东流,成为一个打水的竹篮? 在地质年代和冰河时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是变化的。有研究表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在三大冰期内都是比较低的,在第四纪大冰期内,末次冰期的盛期,二氧化碳仅为现代的一半,而在间冰期内,二氧化碳含量也比较高。——但这些显然与人类无关。 一些人以为,气候变化似乎都是以亿年、万年为尺度,其实并不尽然。有史以来,地球上就多次出现过暖湿和干冷期。距今3400年前附近,我国处于殷商温暖时代。从东周至秦汉时代,也处于一个温暖时期。在公元4—6世纪气候变冷后,唐代也有个转折,温度比现在高,这一直持续到公元9世纪才变冷。一般地说,温暖时期植物繁茂,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也多。 十七世纪的小冰期,平均温度也比现在低2℃左右。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北半球温度也有几次大的波动。其中二十世纪初和六十年代以后,为两个低温时期,气温平均有0.4℃左右的下降,只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才连续出现暖冬和创纪录的高温。有天文学认为,在千年和百年两种时间尺度下,冷暖变迁是由于九大行星地心会聚的参数变化引起的,十九世纪北半球气温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总之,大阳与地球的关系变化,对大气温度的影响,要比人类大得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海平面的升高,世界各地各不相同,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差异也很大——有的还呈下降态势。否则,一些岛国早就遭到没顶之灾了。我只是想以此说明,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其决定因素的指向,很可能不是单一的“碳排放”,而是多元的综合。 瓦茨拉夫•克劳斯视野开阔,旁征博引,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曾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等重要国际讲坛上发表演讲,回答美国国会众议院与商业委员的提问。他认为,与影响气候的大自然的力量强度相比,任何政策应当客观地评估人类文明所具有的潜力。试图控制愈加频繁的太阳活动或大洋环流运动的做法,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采纳各种成本高昂、以消耗稀缺资源为代价的方法,以阻止不可能被阻止的气候变化。实际上忽视了每一项政策措施都必须以经济成本分析为依据。各国的发展、收入和财富水平各不相同,却要做出全球的、整体的和一致的解决方案,付出的代价未免太过高昂,也不公平。 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环保的暴力》这本书,它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变化。节能减排是我们长期的任务,但减排的绝不仅仅是二氧化碳,而应该是污染物。——在实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层层下达指标,以致不少地区都出现盲目的“拉闸限电”,甚至限制城市民用电等现象,这给群众生活和经济运行造成很大的困难。在“黑暗中摸索”,回到发展的原点,不是我们的初衷。正像瓦茨拉夫•克劳斯先生所说的,发展中国家抵御气候变化的风险,最有效的是加快自身的发展。 是的,我们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格陵兰的夏天冰川在不断解体,跌落的冰山随洋流漂移;可同时,在暗夜南极的冰盖上迷漫着暴风雪——这是电视镜头不可能拍摄到的。地球和太阳都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行着,一年四季也在继续轮回,几乎每年不同地区都有极端的天气出现,有创纪录的高温或低温。仰望星空,我们应该多一些问号,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求索。 是为序。 朱幼棣 2012年7月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环保的暴力》其他试读目录

• 序 朱幼棣 [当前]
• 致中国读者
• 前言
• 第一章 环保VS环保主义:问题的界定
• 第二章 资源真的会用完吗
• 第三章 未来会怎样
• 第四章 如何合理地评估未来
• 第五章 灾难“将要来临”
• 第六章 全球真的变暖了?
• 第七章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