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言语参考资料_光影言语参考资料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电影 > 光影言语 > 参考资料

光影言语——参考资料

Berry, Michael. "Words and Images: A Conversation with Hou Hsiao-hsien and Chu T'ien-wen." Positions 11, no. 3 (Winter 2003): 675-716. Browne, Nick. "Hou Hsiao-hsien's Puppetmaster: The Poetics of Landscape." Asian Cinema 8, no. 1 (Spring 1996): 28-38. Chi, Robert (纪一新). "Getting It on Film: Representing and Understanding History in A City of Sadeness." Tamkang Review 29, no. 4 (Summer 1999 ): 47-84. Chu T'ien-wen. Notes of Desolate Man. Trans. Howard Goldblatt and Sylvia Li-chu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Ellickson, Lee. "Preparing to Live in the Present: An Interview with Hou Hsiao-hsien." Cineaste 27, no. 4 (September 2002): 13-19. Huang Chun-ming. The Taste of Apple. Trans. Howard Goldblat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Li Tuo (李陀). "Narratives of History in the Cinematography of Hou Xiaoxian." Positions 1, no. 3 (Winter 1993): 805-815. Ping-hui, Liao (廖炳惠). "Rewriting Taiwanese National History: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as Spectacle." Public Culture 5, no. 2 (1993): 281-296. --. "Passing and Re-articulation of Identity: Memory, Trauma, and Cinema." Tamkang Review 29, no. 4 (Summer 1999): 85-114. Lupke, Christopher. "The Muted Interstices of Testimony: A City of Sadness and the Predicament of Multiculturalism in Taiwan." Asian Cinema 1, no. 15 (Spring 2004):5-36. Neri, Corrado.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Grow." In Chris Berry, ed., Chinese Films in Focus: 25 Takes, pp. 160-166.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3. Reynaud, Berenice. A City of Sadnes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2. Silbergeld, Jerome. "Chapter 3. The Chinese Heart in Conflict with Itself: Good Men, Good Women." In Hitchcock with a Chinese Face: Cinematic Doubles, Oedipal Triangles, and China's Moral Voice, pp.74-116.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4. Tam, Kwok-kan and Wimal Dissanayake. "Hou Hsiao-hsien: Critical Encounters with Memory and History," In Kwok-kan Tam and Wimal Dissanayake, eds., New Chinese Cinema, pp. 46-5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Udden, James. "Hou Hsiao-hsien and the Question of a Chinese Style." Asian Cinema 2, no. 13 (Fall/Winter 2002): 54-75. --. "Taiwanese Popular Cinema and the Strange Apprenticeship of Hou Hsiao-hsien." In M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 no. 15 (Spring 2003): 120-145. Various. Hou Hsiao-hsien. Paris: Cahiers du cinema, 1999.(中文版《侯孝贤》,台北:电影资料馆,2000。) Wang, Ban. "Black Holes of Globalization: Critical of the New Millennium in Taiwan Cinem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 no. 15 (Spring 2003): 90-119. Xu Gang, Gary. "Flowers of Shanghai: Visualising Ellipses and (Colonial) Absence." In Chris Berry, ed., Chinese Films in Focus: 25 Takes, pp. 104-110.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4. Yeh, Yueh-yu.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Hou Hsiao-hsien's Films." In SheldonH. Lu and Emilie Yueh-yu Yeh, eds., Chinese 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pp. 163-185.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Yep, June. 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朱天文,《千禧曼波:电影原著中英文剧本》,台北:麦田,2001。 ───,《好男好女:侯孝贤拍片笔记分场、分镜剧本》,台北:麦田,1995。 ───,《朱天文电影小说集》,台北:远流,1991。 ───,《悲情城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笔记》,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朱天文、吴念真,《恋恋风尘:剧本暨一部电影的开始到完成》,台北:远流,1992。 吴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台北:远流,1989。 林文淇,《戏恋人生:侯孝贤电影研究》,台北:麦田,2000。 侯孝贤、朱天文、蔡正泰,《极上之梦:海上花电影全记录》,台北:远流,1998。 侯孝贤、吴念真、朱天文,《戏梦人生:侯孝贤电影分镜剧本》,台北:麦田,1993。 曾郁雯编著、李天禄口述、侯孝贤策划,《戏梦人生:李天禄回忆录》,台北:远流,1991。 黄婷,《E世代电影男女双人雅座:走入〈千禧曼波〉的台北不夜城》,台北:角川书店,2002。 黄婷著,蔡正泰摄影,《千禧曼波电影笔记》,台北:麦田,2001。 万万,侯孝贤:《悲情前后》,收录于罗艺军编的《华语电影十导演》,页378-415,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网站 www.sinomovie.com/3hfilms/ 1 二二八事件(1947)起因于台北专卖局在查收四十岁寡妇林江迈非法贩卖的私烟时,专卖局稽查员与林江迈发生冲突,引爆一连串的暴力事件,数日内便扩及全岛……此事件导致台湾知识分子和政治领袖大量被捕屠杀。有关此事件的更多资料请参见赖泽涵、马若孟、魏萼著,罗珞珈译,《悲剧性的开端:台湾二二八事变》,台北:时报文化,1993。 2 李天禄(1910-1998),1932年创立"亦宛然"掌中戏剧团,是台湾最著名的掌中戏大师,也是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尼罗河女儿》、《悲情城市》、《戏梦人生》的演员。《戏梦人生》即改编自他的回忆录。他也参与张志勇的得奖作品《一只鸟仔哮啾啾》(1997)的演出。 3 《儿子的大玩偶》因其风格与主题特性,一直被视为是台湾新电影的开创作品之一。电影由三段故事组成,《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苹果的滋味》。第一段由侯孝贤导演,叙述一个年轻父亲,扮成小丑,踩着三轮车,为当地戏院四处宣传电影。他出生没多久的儿子已习惯了他的小丑装扮,等他卸装,换回平时的服饰后,儿子竟认不出他来。 4 电懋是陆运涛于1956年在香港成立的电影公司,是国泰电影公司的前身。电懋拍摄了许多票房极佳的巨片,如《四千金》(1957)、《星星月亮太阳》(1962)等。1965年陆运涛因空难丧生,电懋改名国泰(香港)有限公司。邵氏兄弟公司于1957年由邵逸夫创办,出品了许多成功的制作,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独臂刀》(1967)、《少林三十六房》(1978)等。邵氏后来成为亚洲最具势力的电影王国。 5 编注:岩下志麻(1941- ),日本著名的演技派明星,生于演艺世家,中学即参加电视剧演出。电影作品有《切腹》(1962)、《古都》(1962)、《秋刀鱼之味》(1962)、《沉默》、《权之曜三》(1986)、《写乐的感官世界》(1995)等。 6 编注:山本周五郎(1903-1967),日本著名小说家、编剧。1926年在《文艺春秋》发表处女作《须摩寺附近》,开始了文学之路。山本周五郎极为多产,其中以《五瓣之椿》、《红胡子》最受欢迎,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他与黑泽明合作了多部电影,如《椿三十郎》、《红胡子》、《电车狂》、《黑之雨》。 7 李行(1930- ),台湾早期非常重要的电影导演。导演的作品有《街头巷尾》(1963)、《养鸭人家》(1964)、《蚵女》(1964)、《秋决》(1972)、《汪洋中的一条船》(1978)、《小城故事》(1979)等。侯孝贤与李行于1979年合作了《早安台北》,侯担任编剧。 8 新月社为1922年至1933年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团体,创办者为当时顶尖的知识分子,如徐志摩、梁实秋、胡适与闻一多。1928年在上海出版《新月》月刊,经常为《新月》供稿的作家有沈从文、冯友兰、凌叔华、林徽因,还有当时许多作家、诗人、思想家。 9 胡兰成(1906-1981),中国近代作家,是个争议性人物。1937年开始为《中华日报》撰稿,并出任汪精卫政府的宣传部部长。1944年与张爱玲结婚,1947年6月离婚。胡兰成曾在台湾住了三年,之后因被控"通匪"而被迫离台,后终老日本。主要作品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 10 《小毕的故事》(1983)一般被认为是台湾新电影初期的奠基石,导演是陈坤厚。故事描述少年小毕与继父之间充满冲突的关系以及最后的和解。 11 丁亚民是台湾新电影运动早期成员,活跃于台湾电影圈。他担任编剧的作品有《小毕的故事》、《最想念的季节》、《春秋茶室》(1988)。他也导演过电影《候鸟》(2001),以及根据知名诗人徐志摩的生平改编、收视率很高的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2001)。 12 编注:小野和吴念真一样任职于"中影"制片部,两人都担任许多电影的编剧。黄春明(1939- )的小说在当时被大量改编成电影,除《儿子的大玩偶》的三段故事外,还有《看海的日子》(1983)、《我爱玛莉》(1984)、《莎哟娜啦·再见》(1985)、《两个油漆匠》(1990)。 13 上海出生的张爱玲(1920-1995)是那一辈作家中最顶尖的中文小说家与散文风格家。小说作品有《秧歌》、《怨女》、《赤地之恋》等。张爱玲与电影圈有很深的渊源,她的小说曾被许多导演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如侯孝贤(《海上花》)、许鞍华(《倾城之恋》、《半生缘》)、关锦鹏(《红玫瑰与白玫瑰》)、李安(《色·戒》)。2004年丁亚民将她的生平改编成电视剧《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也曾当过电影编剧,如《太太万岁》(1947)、《南北一家亲》(1962)、《小儿女》(1963)。 14 沈从文(1902-1988),1949年以前中国最具影响力、先锋、多产的作家之一。他最为人熟知的是生动地描绘少数民族的习俗、优美风景以及军旅生活。他写过两百多篇短篇小说和十部长篇小说,包括非常著名的《边城》。1949年之后他放弃小说创作,专注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他的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翠翠》(1953)、《边城》(1984)、《湘女萧潇》(1986),以及《丈夫》(又名《村妓》)。 15 梁朝伟(1962- ),原为电视演员,后成长为香港电影最具天分且炙手可热的明星。他主演了无数电影,包括王晶导演的商业喜剧、吴宇森的警匪片,以及侯孝贤、王家卫的艺术小制作,他主演了王家卫大部分的作品,与侯孝贤合作了《悲情城市》和《海上花》两部片子。 16 陈映真(1937- ),1959年开始以现代主义风格创作小说。白色恐怖时期因其马克思主义思想坐牢七年,1975年成为乡土文学运动的拥护者。陈映真最为西方熟悉的作品是带有自传色彩的短篇小说《山路》。改编成电影的作品有《将军族》、《夜行货车》。 17  《悲情城市》是1964年的黑白闽南语片,导演为林福地,金玫、周游、阳明主演。电影描述玉琴遭受的苦难与试炼:入狱,沦为夜总会歌手,最后死亡。但为了与爱人文德重聚,玉琴再次回到人间。 18 访问之后,《荒人手记》的电影版权售予内地导演谢衍。 19 金庸(1924- ),记者、报人、影评人、电影编剧,创立了香港规模最大的传媒集团明报。但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受欢迎的武侠小说作家。他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等一再地被许多导演搬上银幕,如胡金铨和徐克(《笑傲江湖》[1990])、楚原(《书剑恩仇录》[1981]、《倚天屠龙记》[1978])、张彻(《射雕英雄传》[1977])、许鞍华(《书剑恩仇录》)等。此外,他的作品也被广泛地改编成电视剧、动画、漫画和计算机游戏。 Berry, Michael. "Cultural Fallout." Film Comment (Mar/Apr 2003): 61-64. Jaffee, Valerie. "Bringing the World to the Nation: Jia Zhangke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Chinese Underground Film." Senses of Cinema (Victoria, B.C., 2004) (www.sensesofcinema. com/contents/04/32/chinese_underground_film.html). Jones, Kent. "Out of Time." Film Comment (Sept/Oct 2002): 43-47. Kraicer, Shelly. "Interview with Jia Zhangke." Cineaction 60 (2003): 30-33. Lin Xiaoping. "Jia Zhangke's Cinematic Trilogy: A Journey Across the Ruins of Post-Mao China." In Sheldon H. Lu and Emilie Yueh-yu Yeh, eds.,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pp. 186-209.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吴文光编,《现场》第1期(特别提到贾樟柯的《小武》)。天津:天津社科,2000。 李迅,《中国独立电影人》,收录于王朔编的《电影厨房:电影在中国》,页 147-164。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林旭东,《贾樟柯:来自中国底层的民间导演》,收录于宋晓霞编的《有事没事:与当代艺术对话》,页55-82。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之小武》。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 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之任逍遥》。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 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之站台》。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 苗野,《我只拍一种电影》,《为名人卸妆》,页156-169。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孙健敏、鱼爱源、贾樟柯,《经验世界中的影像选择》、《突围、逃离、落网》、《片段的决定》和《〈站台〉电影剧本节选》,《今日先锋》第12期(2002):18-72。 张献民,《小武与老六》,《看不见的影像》,页39-48。上海:上海三联,2005。 程青松、黄鸥,《贾樟柯:在站台等待》,收录于《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页333-380。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 贾樟柯,《我的焦点》,《今日先锋》第5期(1997):197-201。 网站 www.jiazhangke.com 1 《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活着》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最佳男演员奖;《霸王别姬》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并获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2 邓丽君(1953-1995),二十、 、 后半叶华语地区最知名也是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她是第一个在中国内地流行的台湾歌手。成名曲包括《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她温柔婉转的歌舞及迷人的风范风靡了全亚洲。1995年她因哮喘发作不幸逝于泰国。 3 编注:黄建新(1954- ),第五代导演,擅长拍摄城市题材,作品常常透着黑色幽默。首部作品《黑炮事件》(1985)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风格强烈。代表作有《错位》(1987)、《站直啰,别趴下》(1992)、《埋伏》(1996)、《红灯停,绿灯行》(1996)、《谁说我不在乎》(2001)等。 4 编注:何平,电影导演、编剧、监制。1991年以《双旗镇刀客》获国际影坛瞩目。导演作品有《炮打双灯》、《日光峡谷》(1995)、《天地英雄》(2003)。监制的电影有《不见不散》、《大腕》、《寻枪》(2002)、《手机》等。 5 《霹雳舞》(Breakin')是1984年流行的美国电影,说的是一群城市霹雳舞者受到考验与磨难的故事。这部电影1980年代中期在中国非常卖座。它甚至启发了第五代导演田壮壮拍摄《摇滚青年》。 6 编注:市山尚三在日本经营艺术电影市场多年,跨国制作的电影有侯孝贤的《海上花》、《好男好女》、《南国再见,南国》,还有杨德昌的《一一》等。与贾樟柯合作了《站台》、《任逍遥》、《世界》等片。 7 因为和贾樟柯合作成功(《小武》、《站台》、《世界》),有很多导演都想和王宏伟合作,他后来拍了戴思杰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2002)、陈大明的《鸡犬不宁》等片。 8 作为一个出色的摄影师,余力为(1966- )还拍过许鞍华的《千言万语》和郭伟伦的《垃圾年头》(1997)。《站台》、《小武》也由他担任摄影。他本身亦是个优秀的导演,他的《天上人间》曾正式入选1999年戛纳电影节,《任逍遥》的摄制也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2003年的作品《明日天涯》的制片是贾樟柯。 9 Andre Malraux(1901-1976),法国二十世纪重要作家,1962至1966年担任法国文化部长。《人的状况》已由迈克尔·西米诺(Michael Cimino)拍成电影,片名为《人的命运》(Man's Fate, 2003)。 10 王菲,曾用艺名王靖雯(1969- ),1990年代最受欢迎的华语歌手。她曾拍过几部电影,如《重庆森林》、《恋战冲绳》(2000)、《天下无双》、《2046》。 11 鲁迅(1881-1936),现代中国文学之父。某次看到中国群众围观同胞被斩首时神色木然的情景,便毅然弃医从文。这些无动于衷的群众画面在他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如1921年的《阿Q正传》。 Austen, Jane. Sense and Sensibility. London: Penguin Classics, 2003. Berry, Chris. "Wedding Banquet: A Family (Melodrama) Affair." In Chris Berry, ed., Chinese Films in Focus: 25 Takes, pp. 183-190. London: BFI Publishing, 2003. Chan, Felicia. "Crow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Cultural Migrancy and Translatability." In Chris Berry, ed., Chinese Films in Focus: 25 Takes, pp. 56-64. London: BFI Publishing, 2003. Chan, Kenneth. "The Global Return of the Wu Xia Pian (Chinese Sword Fighting Movie): Ang Lee's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Cinema Journal 43, no. 4 (Summer 2004): 3-17. Cheshire, Ellen. Ang Lee. North Pomfret, VT: Trafalgar Square Publishing, 2001. Chiang, Mark. "Coming Out Into the Global System: Postmodern Patriarchies and Transnational Sexualities in The Wedding Banquet." In David L. Eng and Alice Y. Hom, eds., Q & A: Queers in Asian America, pp. 374-396.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Darius, Wei Ming and Eileen Fung. "Breaking the Soy sauce Jar: Diaspora and Displacement in the Films of Ang Lee." In Sheldon Lu, 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pp. 187-220. Honolulu: University Hawaii Press, 1997. Klein, Christina.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 Diasporic Reading." Cinema Journal 43, no. 4 (Summer 2004): 18-42. Lee, Ang and James Schamus. Eat Drink Man Woman/the Wedding Banquet: Two Films. New York: Overlook Press, 1994. Lee, Ang and James Schamus, et al.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 Portrait of the Film.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2001. --. The Hulk: The Making of the Movie Including the Complete Screenplay.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2003. Liu, Cynthia W. "To Love, Honor, and Dismay." Subverting the Feminine in Ang Lee's Trilogy of Resuscitated Patriarchs." Hitting Critical Mass: A journal of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riticism 3, no. 1 (Winter 1995): 1-60. Lu, Sheldon H.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Bouncing Angels: Hollywood, Taiwan, Hong Kong, and Transnational Cinema." In Sheldon H.Lu and Emilie Yueh-yu Yeh, eds., Chinese 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pp. 220-233.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Ma, Sheng-mei. "Ang Lee's Domestic Tragicomedy: Immigrant Nostalgia, Exotic/Ethnic Tour, Global Market."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30, no. 1 (1996): 191-201. Moody, Rick. The Ice Storm: A Novel. Boston: Back Bay Books, 2002. Nordin, Kenneth D. "Shadow Archetypes in Ang Lee's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nd the Hulk: A Jungian Perspective." Asian Cinema 15, no. 2 (Fall/Winter 2004): 120-132. Proulx, Annie. Brokenback Mountain. New York: Fourth Estate, 1998. Schamus, James. The Ice Storm: The Shooting Script.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1997. --. Ride with the Devil. London: Faber & Faber, 1999. --. "Aesthetic Identities: A Response to Kenneth Chan and Christina Klein." Cinema Journal 43, no. 4 (Summer 2004): 43-52. Shi, Shu-mei. "Globalisation and Minoritisation: Ang Lee and the Politics of Flexibility." New Formations: A Journal of Culture/Theory/Politics 40 (Spring 2000): 87-101. Thompson, Emma. Sense and Sensibility: Screenplay & Diaries.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1995. --. Sense and Sensibility: The Diaries. London: Bloomsbury, 1996. Woodrell, Daniel. Ride with the Devil. New York: Pocket, 1999. 冯光远编,《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台北:远流,1991。 陈宝旭,《饮食男女:电影剧本与拍摄过程》,台北:远流,1994。 徐立功、李令仪,《让我们再爱一次:徐立功的电影世界》,台北:天下文化,2006。 黄仁、梁良,《卧虎藏龙好莱坞:李安与华裔影人精英》,台北:亚太,2002。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台北:时报,2000。 ───,《李安:运筹帷幄中扬名千里外》,《梦想的定格:十位跃上世界影坛的华人导演》,页222-251,台北:新自然主义,2004。 谢彩妙,《寻找青冥剑:从〈卧虎藏龙〉谈华语电影国际化》,台北:亚太,2004。 1 虞戡平(1950- ),1974年开始拍片,先当李行的副导演,1979年开始当导演拍摄《要命的小方》。近年多关注台湾"原住民"议题,他最为人知的作品有《搭错车》(1983)、《两个油漆匠》、《孽子》(1986)、《海峡两岸》(1988)。 2 编注: Georges Braque(1882-1963),法国画家,二十世纪艺术的主要革命者之一,曾与毕加索共同发展立体主义。他的绘画绝大部分为静物,被称为最后一位静物画大师。 3 编注:王度庐(1909-1977),原名王葆祥,北京旗人。靠自学苦读,曾当过教员、小报编辑等工作。1930年代初开始写侦探小说,1938年开始写武侠小说,以凄绝哀婉的笔触写出侠客内心的柔情世界,奠定其"悲剧侠情"的小说风格。一生著作二十多种武侠小说,以《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五部曲最具代表性。电影《卧虎藏龙》的故事改编自《宝剑金钗》与《卧虎藏龙》。 4 编注:舒国治(1952- ),台湾作家,生于台北,原习电影,后专注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著有《台湾重游》、《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等。舒国治曾在电影《月光少年》(1993)与《一一》中客串演出。 5 编注: Danny Elfman(1953- ),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十八岁移居法国,加入当地的表演艺术剧团,得以接触各类音乐元素。返回美国后组织了一支名为 "The Mystic Knights of Oingo Boingo" 的乐队,这支科技摇滚乐队表演了艾夫曼第一部电影配乐(《禁地大战》[Forbidden Zone], 1980)。艾夫曼与蒂姆·波顿(Tim Burton)合作了十多年,作品有《蝙蝠侠》(Batman, 1989)、《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 1990)等。 Browne, Nick. "Society and Subjectivity: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Melodrama." In Nick Browne, Paul G. Pickowicz, Vivian Sobchack, and Esther Yau, eds.,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Chi, Robert. "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Resenting, Regendering, Remembering." In Chris Berry, ed., Chinese Films in Focus: 25 New Take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3. Gu Hua. A Small Town Called Hibiscus. Beijing: Panda Books, 1983. Hayford, Charles W. "Hibiscus Town: Revolution, Love and Bean Curd." In Chris Berry, ed., Chinese Films in Focus: 25 New Take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3. Kuoshu, Harry H., Xie Jin, and Nick Browne. "2. Hibiscus Town (Furong zhen, dir. Xie Jin, 1986)." In Harry H. Kuoshu, ed., Celluloid China: Cinematic Encounters with Culture and Society, pp. 29-68.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2. Kuoshu, Harry H., Xie Jin, and Gina Marchetti. "1. Two Stage Sisters (Wutai jiemei, dir. Xie Jin, 1965)." In Harry H. Kuoshu, ed., Celluloid China: Cinematic Encounters with Culture and Society, pp. 29-68.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2. Ma Ning. "Spatiality and Subjectivity in Xie Jin's Film Melodrama of the New Period." In Nick Browne, Paul G. Pickowicz, Vivian Sobchack, and Esther Yau, eds., New Chinese Cinema: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Silbergeld, Jerome. "The Force of Labels: Melodrama in the Postmodern Era." In China Into Film: Frames of Refer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pp.188-233.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9. 白先勇、谢晋,《最后的贵族:从小说到电影》,上海,百家出版,1993。 合著,《谢晋六十年艺术之路》,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庄辛等著,《谢晋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何春耕,《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传统:从郑正秋、蔡楚生到谢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孟涛、胡小秋,《足迹:谢晋五十年电影艺术生活回眸》,上海:恒通影视有限公司,1998。 陈剑雨编,《论谢晋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郭伟成,《沉沦与救赎:从〈鸦片战争〉到鸦片战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焦雄屏,《谢晋电影的历史地位及其美学意义》,《影响》杂志(1992年10月):118-136。 杨君、谢晋编,《今天: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影电视发展高级论坛》,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谢晋谈艺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罗艺军,《谢晋:我的同路人》,收录于杨远婴编的《华语电影十导演》,页11-60,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网站 www.xiejin.com.cn/ 1 刘晓庆(1951- ),1976年从影,旋即成为中国1980年代最重要的女演员,作品有《春歌》(1978)、《原野》(1981)、《垂帘听政》(1983)。1990年代起拍摄大量电视连续剧。姜文(1963- ),产量多且多才多艺的演员,1985年参与《末代皇后》的演出。他最著名的作品有《芙蓉镇》、《红高粱》,以及1993年广受欢迎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1995年姜文导了一部描述"文革"期间成长的怀旧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接着于1999年又拍了颇受争议的《鬼子来了》。 2 这两部电影都于1940年上映,前者的导演为Norman Taurog,后者的导演为Clarence Brown和Peter Godfrey。 3 编注:洪深是中国话剧和电影导演、剧作家。在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草创时期就开始了编剧、导演、表演全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1919年考入哈佛大学贝克教授主办的戏剧训练班,成为中国第一个专习戏剧的留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深曾任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副局长等职位。 4 编注:张骏祥,中国电影、话剧导演。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攻读导演。1939年回国,在四川江安戏剧专科学校授课。1947年转入电影界,先后在上海和香港导演了《还乡日记》(1947)、《乘龙快婿》(194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导演了《翠岗红旗》(1952)、《鸡毛信》(1952)、《白求恩大夫》(1964)等片。 5 编注:黄佐临,1925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商科,1929年回国,在天津任新学书院名誉校长。1935年再度赴英,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莎士比亚。1946年参加创立文华影片公司,任编导。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讽刺喜剧片《假凤虚凰》,之后又执导《夜店》、《腐蚀》、《表》等片。 6 编注:焦菊隐,导演、戏剧理论家、翻译家。1935年赴法国留学,1938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1958年导演了老舍的名剧《茶馆》和话剧《智取威虎山》。之后,又导了《蔡文姬》、《胆剑篇》、《武则天》、《关汉卿》等剧。 7 编注:刘琼(1913-2002),电影演员、导演。1934年在《大路》中扮演筑路工人。其后陆续参加《狼山喋血记》(1936)、《联华交响曲》(1937)等片。最著名的演出为1948年在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摄制的《国魂》中扮演文天祥。 8 编注:秦怡(1922- ),电影、戏剧演员。1938从影,作品有《好丈夫》(1939)、《遥远的爱》(1947)、《铁道游击队》(1956)、《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等。 9 编注:祝希娟(1938- ),话剧、电影、电视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电影作品有《青山恋》(1964)、《啊!摇篮》等。 10 夏衍(1900-1995),上海解放前非常活跃的左翼电影编剧,他写过的经典电影有《春蚕》(1933)和《女儿经》(1934)。共产党获胜后,他担任过一些文化高位,另一方面仍继续从事编剧工作,这时期的作品有《林家铺子》(1959)、《革命家庭》(1961)和《红岩》(1965)。一般来说,夏衍被视为中国最具政治势力的文化人。 11 编注:谢铁骊(1925- ),电影导演,1956年进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1959年导演了第一部电影《无名岛》。作品有《早春二月》(1963)、《千万不要忘记》(1964)、《智取威虎山》(1970)、《海霞》(1975)、《今夜星光灿烂》(1980)、《知音》(1981)、《包氏父子》(1983)等。 12 白先勇(1937- ),二十世纪后半最重要的中文小说家之一,国民党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非常多产,作品有《台北人》、《孽子》、《寂寞的十七岁》等。他有许多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如《玉卿嫂》(1984)、《孽子》(1986),以及谢晋的儿子谢衍执导的《花桥荣记》(1998)。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中国文学教授。 13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1984年由台湾导演白景瑞改编成电影。 14 林青霞(1954- ),1970年代台湾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拍了许多浪漫爱情片,如1973年的《窗外》,1990年她以《滚滚红尘》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80年代起参与许多香港电影的演出,如《警察故事》(1987)、《新龙门客栈》(1992)、《重庆森林》(1994)。林青霞也演过许多颠覆传统性别的角色,如《新蜀山剑侠》(1983)、《刀马旦》(1986)、《东方不败》(1992)、《东邪西毒》(1994)。她于1994年息影。 15 潘虹(1954- ),中国内地极受欢迎的电影电视演员,备受赞誉的作品有《人到中年》(1982)和《井》(1987),分别于1983年和1988年获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她也曾演出一些非常不一样的角色,如在《末代皇后》(1985) 中饰演婉容(姜文饰溥仪),在《股疯》(1994)中饰演疯狂炒股的投机者,并因后者获得1994年金鸡和百花最佳女主角奖。 16 《林则徐》是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拍摄的史诗巨片,由资深导演郑君里执导,是当时中国最具规模的大片。 17 编注:约翰·拉贝为日本侵华时居于南京的德国人,他是个纳粹分子,供职于西门子。他除了让中国人躲在自家院子之外,还与一些外国人组成了一个国际安全区,保护了二十多万中国人免遭日本人杀害。1997年,拉贝在这段时期所写的日记出版,即《约翰·拉贝日记》。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光影言语》其他试读目录

• 中文版序
• 序
• 前言:光影言语
• 香港电影:从新浪潮到新跨国电影
• 香港电影:历史革命与反叛电影
• 陈可辛
• 陈可辛作品年表
• 关锦鹏
• 关锦鹏作品年表
• 关锦鹏:参考资料
• 文字与影像
• 侯孝贤电影
• 参考资料 [当前]
• 捕捉转变中的现实
• 作品年表
• 电影的自由度
• 电影创作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