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之后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概况 我倾向于将中国电影中的"第六代"的划分,确定在以北京电影学院"八五班"学员为主体的范围之内,如同所谓"第五代"主要以电影学院"七八班"的成员为主(如张艺谋、陈凯歌),属于"八五班"的有导演系的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与摄影系的张元以及文学系的唐大年等,晚他们两届的管虎也在此列。差不多同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些年轻人也可归入此范围,如张扬、施润玖和金琛。 贾樟柯是这批新人当中的第一人,如今已经成为无可置疑的领军人物。将贾樟柯与第六代之后放在一起的理由是:第一,1970年出生的贾樟柯,虽然比1968年出生的唐大年、管虎仅仅小两岁,但是他1993年进入电影学院时,整个八十年代已经过去,他身处完全不同的社会时代氛围之中。他自己曾经对"第六代"这个标签表示十分困惑,认为在1990年"第六代"已经浮出水面,而自己那时候还在上高中。显然,将贾樟柯与他后面的人们放在一起更为合适。 自贾樟柯开始,一种来自苏联的精英式的主导性电影教学模式开始打破。我曾经亲耳听过某位五十年代留学于苏联的电影学院资深教授在言语中表示,外地人尤其是小地方人很难学好电影。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学院的"第五代"、"第六代"的学生,多来自省级以上的大城市(第六代导演多来自北京和上海,只有张元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而贾樟柯来自"山西汾阳"这么一个小地方,喝酒的人知道那是汾酒的产地,如今的许多年轻人是因为贾樟柯才知道这么一个地方。当然,贾樟柯并非一蹴而就。他考进电影学院文学系学习,是作为旁听生的身份而非正式注册学生。像贾樟柯这样出身"五花八门"的人们如今成为新电影人的主要力量。与贾樟柯一样,来自小地方或非电影学院科班出身已经成为新一代电影人的特色。 年轻导演的本地身份带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将自己的本地经验带到了电影之中,"本地青年"一下子成了许多小成本制作影片执着的对象。那些县城或者小镇上的青年,当他们说着各地不同的方言,那些从来没有进入过公共关注的本地生活的细节、景象和气氛,包括在市场化的转型时期本地青年所承受的文化、经济和道德的压力,从未有过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如人们所了解的,1949年之后的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的国家,中央政府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调动一切地方资源,因此,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和文化上,"地方"无疑处于一个被支配的和弱势位置上。对于许多来自小地方的人们来说,他的地方身份是一个令人感到压力和窘迫的原因,甚至会担心带口音的普通话也会成为被人们瞧不起的一个原因。很长时间以来,国家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一律必须用普通话。1992年张艺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是一个突破,但是这部影片与此处谈到的青年方言影片不一样的是,后者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年轻的制作者自己的经验,有些影片甚至是他们本人的自况。通过拍摄影片,这些年轻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与新的电影制作手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九十年代后期数码摄影机的出现,使得那些跃跃欲试的年轻人,能够实现制作一部自己影片的理想。DV制作本身要求运用现有生活资源,与现有生活同步,很难想象手拿一部廉价DV,其影像却大步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般人们以"厚重的历史性"来概括第五代的努力,至少在起步上他们的确如此,而用"个人"来描绘"第六代"所拥有的共同视角。然而在某种意义上,"第六代"是用"个人的历史"取代了"第五代""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从路学长的《长大成人》、管虎的《头发乱了》直到比较晚近王小帅的《青红》、娄烨的《颐和园》当中,都有一种个人成长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在内,当他们运用一些回忆的或历史意味的镜头时,哪怕是在嘲讽的意义上,都制造了一种与时间对话的语境,在这个意义上,"第五代"与"第六代"便有了很少为人所注意到的共同之处---始终贯穿着一种时间意识,其想象力来自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关照。表现历史则需要重建历史背景,需要相当的制作成本,这在DV人的眼中则会成为一件可望不可及的工作,于是,将摄影镜头直指当下现实生活,将生活现场直接变成拍摄现场,造成第一现场的效果,以某种"空间性"与"时间性"相抗衡。从这些影片来看,在激烈转型期间的中国社会现代性的问题,已经悄然从"时间性"的压力变成一个"空间性"的压力。 感受不同空间的压力及其所造成的某种幻灭及虚无,贾樟柯无疑是开风气之先者。同样来自山西的青年导演还有宁浩与韩杰,同为1977年生人。宁浩是一位钢铁工人的儿子,曾经做过自行车装配工、音乐人、舞台美术设计、广告设计、平面摄影师、摄像师,就职太原话剧团,后来到北京,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与电影学院短期学习,2003年拍摄影片《香火》(山西怀仁方言),自编、自导和自己担任摄影,关于乡间一只无名小庙的和尚修庙的故事,该片获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和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金奖。2006年宁浩还因为一部《疯狂的石头》获得不俗的票房收入,被媒体誉为最有希望的年轻电影人。韩杰山西孝义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为贾樟柯的《世界》和《三峡好人》的副导演,2006年完成影片《赖小子》(山西孝义方言),关于他在家乡童年记忆中的几位男青年的故事,获2006年鹿特丹电影节金虎奖。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的女研究生王晶(1981年生),山西稷山人,2006年夏天回到她的家乡拍摄了一部影片《街口》(山西稷山方言),关于中学生拉帮结派模仿黑社会的故事,在校园里反映不俗。另外一部56分钟的短片《沸点》(山西高平方言),导演李斌1982年生,山西高平人,关于一个年轻人在暴富人群中所受到的刺激,最终将拳头伸向了自己的父亲。2007年夏天贾樟柯在他的家乡山西汾阳举办"青年电影训练营"。短短几年之间,仿佛山西这个中国的煤矿大省,如今变成了一个新导演的诞生之地。 这批由青年人拍摄、低成本制作的以本地青年为主角的电影,是这几年中国独立电影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其中大多数为DV拍摄,拥有一部影片的正常长度,它们主要有: 王全安《惊蛰》(2003,陕西方言),王全安1962年出生,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影片关于农村姑娘二妹进城之后感到不适重新回乡的故事。 李玉《红颜》(2005,四川方言),获费比锡国际影评人协会(FIPRESCI)大奖等多个奖项。李玉1974年生,山东济南郊区县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这是一部起因于少女未婚先孕的故事,李玉在谈到这部电影时言及自己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县城里长大,少女时代基本上是在一种恐惧中度过的,周围听到的都是谁谁谁怀孕的可怕消息。眼下的这部影片最终消化了这种恐惧,那个生下来遭遗弃的男孩再度出现,洗涤了年轻母亲的"罪恶"。 杨超《旅程》(2004,普通话),2004年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入围,获该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特别关注奖,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杨超1974年生,河南信阳人,2003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学习。影片故事关于一对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梦想寻求神奇的"种子"来摆脱现有困境,但是在田野中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原地,甚至没有一次走到了公路上,陷在原地而不能自拔,影片具有较强的隐喻性质。 应亮《背鸭子的男孩》(2005,四川自贡方言),获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等多个国际奖项,关于一个下乡男孩寻找在城里多年不归的父亲的故事,在经历了一系列困难之后,他找到父亲又将父亲杀死。2007年应亮完成新片《另一半》,也是四川自贡方言,关于一个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女孩所见所闻,许多官司都是关于婚姻的,女孩自己也经历着没有安全感的感情。应亮1977年生,本人为上海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导演系。因为其女朋友、也是这两部影片的编剧彭珊是四川自贡人,两部影片都是以自贡这个地区作为背景,拥有比较突出的地方色彩。 甘小二的《山清水秀》(2003,广东粤语方言)与《举自尘土》(2006,河南新乡方言),前者获第23届温哥华电影节"龙虎奖"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后者参赛第二十五届德国慕尼黑学生电影节,获2007年南京第四届独立影像展特别奖,这两部影片都是关于中国农村信基督教地区青年人的内心生活及冲突。甘小二1970年生,河南新乡人,1992年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毕业。 杨恒《槟榔》(2006,湖南方言),该片获釜山电影节2006年新浪潮奖,杨恒为湘西土家族人,1994年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影片关于湘西几个小青年整日无所事事,过着一种看不到尽头的苦闷无聊的生活。 刘伽茵《牛皮》(2005,北京方言),获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协会奖",刘伽茵1981年生,为北京出身长大的女孩,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本科。影片是自己一家三口人的故事,也由父亲、母亲和她本人扮演,场景始终是自家的狭窄的两居室,解决拍摄空间狭小的办法是大多运用局部镜头,因而这部有关北京底层人们生活的影片,拥有一个完全是地方性的视野。 赵晔《马乌甲》(2007,广西白话方言),获2007年南京第四届独立影像展最佳故事片奖。赵晔1979年生,在深圳长大,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毕业。影片中十五六岁的长子因为弟弟患有肾病,母亲要求他不断地给弟弟输血,包括弟弟的手指被火车压坏也要给弟弟移植手指,当换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他动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耿军《烧烤》(2004,东北方言),该片入围鹿特丹电影节未来电影单元以及南特电影节新电影单元。耿军1976年生,黑龙江省鹤岗市人,1996年中专毕业后进京,先后从事过速冻饺子推销员、宾馆客房服务生、台球厅老板、杂志社编辑、广告业务员等诸多职业。影片根据报纸上的一则真实新闻,关于两个外地青年没钱回家过年绑架一个陪聊小姐的故事。 吕乐《十三颗泡桐》(2006,四川方言),获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关于一个普通中学而非重点中学的中学生年轻人生活。导演吕乐是一位资深摄影师,影片取材于小说《刀子与刀子》,在改编为电影时,特地找了一位八十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女孩作为编剧,以便取得那种当今校园及家庭生活的现实感。 雷小宝《安子》(2007,陕西方言),2007年南京第四届独立影像展评委会奖。雷小宝六十年代生于陕西汉中,199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剧导演专业。关于一个农村青年安子在县城打工被骗继续挣扎谋生的故事,他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新的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