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自我修养第五章 勇于承诺_编剧自我修养第五章 勇于承诺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电影 > 编剧自我修养 > 第五章 勇于承诺

编剧自我修养——第五章 勇于承诺

11.了解在好莱坞做编剧是多么不容易 为了这份工作,你掏心掏肺,你承担了所有的责难,你面对不满忍气吞声。你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一点小小的幸运有一天能降临到你头上。 ——S.J.佩雷尔曼(S.J. PERELMAN) 警告:这本书里没有所谓的一夜成名,没有那些你曾经看过的“新手从服务生到热门编剧”的励志故事。这本书会告诉你这个行业的真相,会告诉你为什么想要在好莱坞生存下来,你需要一身钢筋铁骨。 如果你把好莱坞所有的编剧都用车拉走,电影行业很快就会崩溃:制片人、导演都找不到剧本拍,演员不知道说什么台词,经纪人找不到委托人,所有的工作,从制作助理到摄影指导都会变得一文不值。确实,没有剧本,就没有电影产业。但是,事实上,编剧却是这个行业里最不受重视的角色。这是为什么呢?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个产业还是由影星和导演驱动的。当一名编剧领到一个剧本任务时,他所做的就只能是回家把它写完。只有当导演或者影星确认了这部剧本,这部剧本才有可能被拍成电影。 所以,请你做好准备,一旦你真的进入了这个行业,这就是你将要面对的现实。 罗恩•巴斯:这个行业很不好混。首先,你没有最终的决定权,你不能决定自己的剧本最终是什么样子的。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要面对这样的情形。如果你是一个小说家,那你可以完全不用管编辑的意见。无论如何,他们还是会出版你的书。如果你是写舞台剧的,那么,不经过你的同意,是没人敢改一句台词的。但是,如果你是电影编剧(不包括电视,在电视产业中,编剧还是有跟监制一样的权力的),那么你就别想有决定权了,除非你身兼导演的角色。在拍摄的过程中,你会无奈地失去剧本中那些很重要的部分,甚至那些起着关键作用的情节。其次,在做编剧的过程中,你会受到越来越重的打击。要让别人喜欢上你写的所有内容已经很难了,要让这些内容最终变成电影就难上加难了。就算有一部剧本所有人都很喜欢,它也很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搁浅。就算剧本已经被拍成电影,它还是有可能会被拍砸或者销售策略出问题,总之,它还是有失败的可能。最后,做一名编剧,你一定总会被人批评、被人拒绝。如果你已经不在乎这些,那你其实是在自毁前程。有的编剧对待批评的态度是这样的:“去他妈的,我才不管他们说什么呢,我才是真理。”这样的人也太自大了,一点儿也不宽容。事实上,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所有的答案,很可能他们做得并不好,你会发现人们的批评其实是有道理的。 史蒂芬•德苏扎:对于我来说,我并不怕被拒绝,我只是害怕这个行业的不稳定性。很可能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明星说不干了。突然之间,电影就泡汤了。没有人会因为喜欢一部剧本而拍电影,他们拍电影只是因为确定了有某个明星能出演。也有可能当电影快要开拍的时候,导演之类的换人了。这时候可能会有一个好消息,也可能会有坏消息。好消息就是他们准备不拍这个电影了。坏消息是,他们想要“推翻重来”。要知道,这个时候你肯定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团队,一切都井然有序,突然之间,某个因素一变,一切都偏离了预定的轨道。所以,有时候,电影拍不成是个坏消息,但也有时候,更坏的消息是,电影会接着拍,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样子。 杰拉尔德•迪佩戈:电影是众人意见的组合体,这跟写小说是有区别的,小说是完全属于个人的创作。对于编剧来说,制作电影的过程很不轻松,因为编剧没有跟演员一样多的话语权。我很喜欢写剧本,但是剧本写完以后的制作过程很让我头疼。我不知道有多少编剧是真正喜欢电影制作的,在那个过程中,你会收到很多的修改信息,人们总是让你改这改那。这其中,有些人确实很有创造性,你也很尊重他们的意见,但有一些人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你根本不明白,他们有什么权力对你指手画脚,他们怎么就会觉得自己能比你使场景更好呢? 阿齐瓦•高斯曼:任何事情都有它困难的一面,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敢地接受一切。当编剧真的是很痛苦的,特别是那些残酷的评价阶段很让人难熬。我曾经得到过很好的评价,也得到过很坏的,可是事实上我还是我,没有改变什么。有时候,当一部电影的口碑不好时,他们总会片面地找某个人的原因,可是要知道,没有哪个人能对整部电影的失败负全责。我发现,当矛头指向编剧的时候,他们总是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指责,因为其他编剧很有可能趁火打劫。其实,如果评论员们想真正评价一部剧本,那他们至少应该读一下这部剧本,如果剧本真的很差,他们再说也不迟。 埃米•霍尔登•琼斯:靠写电影剧本吃饭真不是什么好主意,我也总是劝别人不要走上这条路。直到有一天,你需要面对那些一无所长的监制,需要让那些小学都没毕业的演员来告诉你要怎么怎么写,你才会知道,这就是好莱坞。而且,跟写小说或者舞台剧不同,写电影剧本是没有版权的。你把你喜欢的剧本卖出去之后,导演们可能会把它改得面目全非,这真的很伤人心。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决定不拍了,突然之间,你好好的剧本就再也见不到太阳了。 尼古拉斯•卡赞:在剧场里,编剧是最有权力的人,没有他们的同意,谁也不能改剧本。但是在电影行业,导演可以随意改剧本,演员可能会在自己都没在意的情况下就改了台词。这些都是很伤编剧的心的。拍电影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导演可能会指挥不当、用词不当,摄影师可能会把画面拍得太美或者太丑。还有,别忘记了,在拍电影的过程中,你是可能被解雇的。即使你已经是名很成功的编剧了,被解雇也是很伤心的。很有可能,你写出了一部很好的剧本,可是最后就是被这样那样的情况给毁了。影片最后可能会拍得很不错,也可能拍得很糟糕,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很难达到剧本想要的效果,那个理想状态的效果,就只有你一个人知道。 吉姆•考夫:你很难对自己的剧本不抱个人感情,要知道你是创造它的人啊!可是,只要你把剧本交了上去,那些人就不会管你是怎么想的了。这就像怀胎十月,却不得不把孩子送给别人领养一样。 斯科特•罗森伯格:写电影剧本是需要与人交流合作的,这跟写舞台剧或者小说很不一样。问题是,想出主意的人真的太多了,就算制片人和你达成了共识,导演还是会进来挑点毛病,然后演员可能又会挑些毛病,最后,就算电影真的拍成了,试播之后,观众还是会挑毛病。最终的电影成品,永远不可能是你剧本中写的那个样子。 汤姆•舒尔曼:写电影真是太痛苦了,而且如果你要写一些跟自己很有共鸣的内容,你的情绪也会有很大的波动。写剧本就是不断地挖掘自己的能力,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想写出更好的东西。电影编剧一定要有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也就是说,在你写剧本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开心,但一旦写完了,你就想把它扔进垃圾箱,然后再重新写一份。这个过程真的很艰苦,很打击人的斗志。 埃德•所罗门:我所恨的,是每次我写完剧本之后,都会发现这里要改那里要改,什么都没个定数。 罗宾•史威考德:电影行业已经远远脱离了它的初衷,现在的状态是,谁有钱谁腕儿大,谁就有权说话。我很讨厌这种状况。 • • • 还在看吗?很好。能接受业界这么多困难的情况,你已经很了不起了。那么,让我们继续…… 12.爱上这个职业,而不仅仅是爱一部剧本 说到那些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只有当你真正决定去做这个工作时,上帝才会眷顾你。很多人没有勇气承担这个责任,从而导致很多好想法夭折了。不论你能做什么或是想做什么,放手去做吧!这种勇气会带给你才智、力量和魔力。现在就开始吧! ——歌德(GOETHE) 你真的想以编剧为职业吗?当然,你肯定是想把自己写的东西卖出去,但是,你敢于承诺自己将一直以写剧本为生吗?你对这个行业真的很有热情吗?你会不会觉得,这就是你的人生,除了它你什么也不想干?或者你只是想将剧本卖个好价钱,这样你就有资本去追寻自己真正的梦想了?你是不是成天梦想着成名、发财?如果你写剧本的目的就是一夜成名,那你也可以写本碰碰运气,但要知道,那概率大概百万分之一都不到。 尼古拉斯•卡赞:那些为了外部原因而去做某件事的人,会比较难达到他们的目的。纵观人类社会,你会发现,成败其实有很多偶然成分,你必须学会从自己的内心寻求快乐。那些已经成名的编剧们首先肯定是热爱写剧本的,然后才得到了回报,但就算他们得到的回报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他们仍然会喜欢这个职业。 斯科特•罗森伯格:关于编剧这一行,那些动机不纯的人一般都是抱着中彩票的想法,我就完全不是这样的。我可以想象,如果我回去参加家庭聚会的话,我叔叔肯定会拿给我看一些关于编剧的文章,然后说,看,你们这行想要成名简直比中彩票都难。那些统计确实很打击人的士气,不过我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运。从理论上说,你选择做一名编剧,是因为你觉得没有什么比编剧更适合你,我选择写作,就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写东西。我也有一些作家朋友,他们就很讨厌坐在计算机前,而我正好相反,我很喜欢对着计算机打字,虽然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但我真的不觉得。我一直相信人从天分中获得的比从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更多。所谓天分,就像是马克•麦奎尔(Mark McGwire) 能轻易打出全垒打,就像是吉米•佩奇(Jimmy Page) 能玩一手好吉他,就像是金凯瑞(Jim Carrey)总能把你逗乐一样,这些都是上天给你的礼物。想要靠写剧本发财真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这概率实在太小了。写作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赚钱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13.制订一个确定的目标,不要总停留在幻想阶段 人人都会做梦,但做梦也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做梦,白天醒来发现那只是一场虚无。有的人在白天也会做梦,而那些人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会清醒地为梦想奋斗,把它变成现实。 ——T.E.劳伦斯(T.E. LAWRENCE) 想想我们讲的这些习惯,如果你觉得这对你来说太难了的话,你就得问问自己,你之所以选择写作,是热情,是需要,或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你总是找不到时间创作,如果你写作的欲望不足以让你从娱乐活动中抽出身来,那么也许你并不适合以此为生。 但是,要是你真的觉得自己铁了心想以写作为职业,而且确实是喜欢写作本身,那么你需要弄清楚,想做某件事和真正做起来是有很大区别的。真正行动的时候,你会发现到处是诱惑和障碍,这时你就需要保持一个简单的目标,坚定地相信自己能把它完成。当你确定自己想成为一名编剧的时候,你就需要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并一步步走下去。 罗恩•巴斯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是14个小时,每周7天不休息。埃里克•罗思习惯于在午夜的时候醒来,写几个小时,然后再小睡到清晨,上午写完后,他会在中午休息一下,然后到傍晚又开始写作。阿齐瓦•高斯曼一起床就打开计算机,一天会工作10到12个小时。本书中的其他编剧,除了几个特例以外,都有规律的工作时间,一天 8 小时,一周 5天,基本跟其他的工作是一样的。 14.不要让自我怀疑毁了自己 勇气并不能战胜恐惧,但它能让你明白有些东西比恐惧更重要。 ——安布罗斯•雷德蒙(AMBROSE REDMOON) 你可以问任何一个成不了编剧的人,为何他还在写他的第一部作品,或者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写一部作品,为什么还没有写完它呢?他们一定会找出如下的理由:“我时间不够……”,“我不是这块料……”,“我有孩子要带……”,“我买不起最新的文字软件……”,“我没找到经纪人……”,所有这些都是恐惧和自我怀疑的表现。实际上,电影这个行业时刻都被恐惧笼罩着。害怕票房不叫好,害怕错失了好剧本,害怕出了错丢饭碗,等等。所以,你不是那个唯一觉得恐惧的人。不如拥抱恐惧,然后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吧。以上所说的,好像又是在老生常谈了,但克服恐怖真的很重要。任何行业,只有当你克服了内心的恐怖,建立起足够的自信,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值得庆幸的是,自信心确实是可以培养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自信满满。但在好莱坞,想增长一丁点自信,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罗恩•巴斯:就算是现在,如果有一天开会时有人跟我说:“罗恩,这部作品好像不是你的水平嘛,有点让人失望啊。”我还是会感到很伤心。我会默默地回到家里,黯然神伤。就算我的同事一直夸我:“你真是个好编剧,你真聪明……”我还是会不时地怀疑自己的能力。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曾经对我说过:“对于我来说,我会把我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当成是我的最后一个角色,我可能会演砸,这样人们就会发现我演不好戏,我就再也不能当演员了。这一点终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然后我就会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从高空中摔下来,人们会把我撕成碎片,再也不让我演戏。”他其实是想说,人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对于演员来说,并没有绝对好或是不好的标准,所以这种恐惧总是存在着。有时候,在电影发行之后,你会发现做得不好的不仅仅是你自己,可能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也出了问题,或者其他什么方面也有很多不对劲,但这种担心还是存在。有时候,一部电影夭折了,下一部电影又完全失败了,这时你就会越发怀疑自己的能力。在电影界,人们可能一会儿夸你是天才,一会儿又对你的工作嗤之以鼻,到底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呢?在这行混下来可真不容易。但是,你也不会抛弃这种不安全感,因为这种不安全感其实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如果你不再担心你作品的质量,不担心它可能不够好,不担心自己会说错话,你觉得你是名人,永远不会做错事,那么,你死定了。 莱斯利•迪克森:所有的作家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是,我好像天生对大多数的事情并不感到恐惧。我不像那些刚开始写作的人,有一种绝望的恐惧感。我觉得我很自信,但不自负。我倒是觉得,大家应该更有自信一点,不过偶尔也可以说:“我觉得我撑不下去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适合写这部剧本,也完全可以不写。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是诚实的表现。 阿齐瓦•高斯曼:我觉得有一个观点很不错,我记得大概是在《夺金三王》里,有一个角色曾经说过:“勇气那都是事后的事。”我一直相信,当你真的需要手举旗帜穿越敌人的枪林弹雨的时候,你当时肯定是横下一条心,什么也没想就冲过去了。那时候,你所做的,只是在那个环境下不得不做的事。只有事后,你才有时间去体会恐惧、骄傲或者是勇敢。我时常害怕自己会从职业的顶峰摔下去,我怕人们发现我其实一无是处,我害怕我有一天写出很糟糕的东西,再也没有人跟我约稿了。老实说,任何没有这种担忧的编剧都会被自大蒙蔽了头脑,然后他们会很难写出好作品。自我怀疑也是鞭策自己前进的一种方式。 斯科特•罗森伯格: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怀疑自己(其实现在也时常这样),但我并没有因为恐惧而退缩。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大概是因为那时我有点小自负吧。如果当时我就对这行业像现在这样了解,那么我大概就不会那么无畏了。 15.自我学习 通过阅读学习,就像通过邮件做爱一样。 ——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 你能教人怎样写剧本吗?现在写作的书籍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着写剧本,看来很多人都相信,通过看书能让自己学会写作。确实,有些书确实让作者挖掘出了自己创作的潜力,但是这类书真的太少了。大多数的写作书都在教一些八股文式的写作,然而电影业最不喜欢的就是陈词滥调。 我不是说,你不能去上研讨班或者去读一些关于剧本写作的书,它们会教你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但是,没有人能教你写作的艺术,因为那是只有你自己才具有的魔力。研讨班可以给你一个与同行交流的机会,给你一种归属感,而且高昂的学费可能会促使你拿起笔写点什么。我知道一些课程,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写作课程会规定学生交稿的时间,这对培养好的写作习惯是有好处的。因为,大多数的编剧们都提到了他们需要一个“最后期限”,当然,自已设的可能不太管用(见第49个写作习惯)。本质上说,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你都得及时完成工作才能及时交房租,是吧? 书中编剧会告诉你,写作其实多是自学成才的。除了看电影、看剧本、看写作的教程,一名编剧还要深入生活,了解人性、洞悉人类的思维和情感。音乐家除了不断练习提高技艺,也可以从与人共事中学到别人的长处,就像画家可以去博物馆向大师们的作品学习。作为新编剧,你也需要不断写作,向其他成功的编剧学习(这也是这本书的目的所在),看其他人的作品,当然最重要的是,看大量的电影。 罗恩•巴斯:当我还是斯坦福大学新生的时候,我选了美国小说课。这门课的老师是位著名的小说家,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经常向我们谈起他跟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还有斯科特(Scott)一起在巴黎度过的日子。有一天下课后,我问他:“我真的很想写小说,我应该选什么课?”他告诉我:“记住,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去上写作课,不要看任何关于写作的教程,不要让任何人教你写作。去上文学课吧,多读点书,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只要你去上写作课,那你就完了,因为那些课会让你把别人的东西当做自己写作的模板,但是写作根本就没有模板这回事。写作是一门艺术,每位作者都带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只有你才能用你自己的方式诠释你自己的艺术,写作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我不能教你怎样去写作,菲茨杰拉尔德(Fitzgerald)不能教你,福克纳(Faulkner)也不能教你,他们只能告诉你他们是怎样写作的,而这些经验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对你有所帮助。”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编剧,那就去读剧本吧,好剧本要看,烂剧本也要看,这样你才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更重要的是,除了看剧本,你一定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只有不断地练笔,你才能写出好作品。每天都写一些,这不应该成为你的负担,如果你觉得太累了的话,那你就不适合当编剧。 史蒂芬•德苏扎:我为了买书可谓不遗余力,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好书其实不多。那时候,我们还没有亚马逊,我会自己坐车从费城到纽约,找到一家叫Cinemabilia 的书店,那家书店专门出售电影类的书籍。我在那里买到过几本好书,到现在我都会常拿出来看,非常值得推荐。有一本是尤金•韦尔(Eugene Vale) 的《剧本的写作技巧》,这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最好的关于写作技巧的教程,还有一本是拉乔斯•伊格瑞(Lajos Egri) 的《剧本写作的艺术》。这两本书可以说是互补的,因为伊格瑞的书主要是讲怎样塑造角色的,而韦尔的书是讲场景的设计和剧本结构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得看很多经典电影。现今的电影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很大程度上在模仿上一年的电影,而上一年的电影又在模仿前年的电影。有时候,我在会上提到一个老电影,居然一屋子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真是太恐怖了。这就像你写话剧,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莎士比亚一样。你真的需要看大量不同类型的电影,尤其要注意那些无声电影,因为电影是后来才有声音的。你会知道就算没有对话,电影能做到的有多少。如果你仅仅靠对话写剧本,那么作为一名编剧,你仅仅具备了一半的素质。看一部电影,读读它的剧本,想想导演和演员是怎样诠释这个剧本的,即使那只是一部商业大片,你从中能学到的,也比你参加研讨班学来的要多得多。 莱斯利•迪克森:我最喜欢的一部喜剧叫做《金牌制作人》,因为这部喜剧,我一度想成为一名喜剧编剧。我的幽默感一直有点问题,所以我觉得唱歌、跳纳粹舞是最搞笑的事,直到现在我都是这么认为的。我妈妈经常带我去看老电影,导致我对老电影都非常熟悉,比如说刘别谦(Lubitch) 和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 的作品。我想你大概也会像我一样,一遍遍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在剧本层面上分析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仔细研读它的剧本。这样做,你肯定比上任何写作课学到的东西更多。我曾经读过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是别人借给我的,对我来说,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从DNA的层面去了解人类一样。书里有太多的章节、图表和规则,看着真是费劲。其实关于写作,大部分时间还是靠一个人的本能。我觉得,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看一些你喜欢的电影,找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当然,如果你没有任何写作天分的话,看再多的电影也是没有用的,想成为编剧,天分必然是前提。 埃米•霍尔登•琼斯:幸运的是,我接到了改写和导演剧本的任务,我从中真是学到太多了。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读这类剧本的经典之作,比如当我准备写《情书》的时候,我就读了《克莱默夫妇》、《普通人》,还有其他一些很不错的剧本。我一边读,一边分析,一边学习,然后就从中找到了有用的规律和写作技巧。很多新手开始写作的时候都忘记去看那些经典的作品,他们也忘记了电影最大的商业价值就是它的娱乐价值,剧本必须具有娱乐性。我也上了一些表演课,因为科尔曼规定手下的每个人都必须去上表演课。在课上,你会知道演员是怎样饰演一个角色的,你会知道什么样的对话和场景设计才是好的,这些对于编剧来说都太有价值了。 尼古拉斯•卡赞:我是通过不断练习来学习写作的。我觉得那些研讨班只是给了编剧们一个与同行相识的机会,他们所教的都是外部的东西,对真正的编剧来说,意义不大。如果你真的写了五部作品,那么最后一部一定会比第一部强。通过真实的写作,你会发现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即使这过程中并没有人看过你的作品。当然,如果能找到人来读你的作品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你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有哪些地方不喜欢。我觉得,相比参加研讨班来说,还是通过写东西提高水平更有效率。保证手头有几篇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其他的就快点写完。心中要有想法、有灵感,记住要边写边学。多看些电影,多读些剧本,然后再多写几部作品。 斯科特•罗森伯格:你很难教人怎样写好一个角色或者一个对话,我觉得这些都是上帝给的天分。你能学到的,只有结构,你甚至不需要为此去上电影学校,你只要多看几本书就行了。我上过的最好的电影课是由弗兰克•丹尼尔(Frank Daniel) 教的,他曾经是南加州大学的院长。他会先给我们看一部电影,然后到下一节课,他会把这部电影再放一遍,这时把声音扭到很小。他会在电影播放过程中给我们讲解,多是关于结构方面的知识,比如,这里埋下了个伏笔,后来在那里又照应了下。他用这种方法讲解了很多种电影。这门电影课真的非常棒,而且它还让你学到了你需要的关于结构的所有知识。只有当你搭好了结构,你才能写角色和对话,这时你会发现灵感源源不断。电影学校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你可以跟同班同学分享写作经验,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太孤单,你的同学也会时常对你的作品做出回馈。每周,你都要交大约十页的稿子,你的同学会阅读你的作品并给出评论。如果你上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影学校,那你必须写完六部电影剧本才能毕业,这个规定很不错,因为当你毕业的时候,你就已经累积了不少素材了。 埃里克•罗思:我是个超级影迷,我写剧本的能力也是这么学来的。我喜欢电影,我也知道电影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学习写作。当然,你还应该多学习点关于文学和舞台剧的知识,规则也是必须知道的。还有,良好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对于编剧来说,充足的知识储备是十分重要的。 迈克尔•希弗:我觉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表演课和导演课挺有用的。因为,它们会让你通过观察演员的表演了解到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场景,对话到底有什么用。上过这些课,你会知道怎样写剧本才能让演员好演,同时你还会学到些关于电影制作方面的知识。我强烈建议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人去上一上表演课。不妨在课上积极一点,跟演员一起设计一个片断,看看什么是这个片断的精华,想想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样,你写起对话来也会更得心应手。我从来没有上过编剧课程,所以我也不好发表什么评论。如果你去参加研讨班,下课时发现自己多了个好主意,那么这个课就还是不错的。但我渐渐地觉得,你只有不断地写,不断地尝试把剧本卖掉,你才能真正取得进步。当你写过14到20部作品之后,你会在心中形成自己对时间、故事、结构和对话的把握。其他人写作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规则。如果你能不断地写作并纠正自己的错误,你就完成了一个内化过程,这样,你的作品就会发出它独特的声音。 汤姆•舒尔曼: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和拉乔斯•伊格瑞的《剧本写作的艺术》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另外,我觉得去演员和导演的工作室对我写作也有帮助。还有就是看大量的电影,拥有一群臭味相投的影迷朋友,他们经常为电影电视争吵,从表演到风格无一不是他们的争吵内容。 埃德•所罗门:对我来说,直到我写了18年之后,我才感受到写作书或者是研讨班的作用。我觉得它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是有用的吧,只要你别太教条就行。当你写了一段时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之后,再去看这些书,还是能获得一些启示的。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太依赖写作书是很危险的。如果要我推荐一本写作书,我会推荐安妮•拉莫(Annie Lamott) 的《一词一句——关于写作与生活》。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从朋友那里学知识的,现在我还在不断地学习,而且比从前学得更多了,脚步也迈得更大了。关于写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一部作品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创作,上一部作品采用的方法可能对这一部作品并不适用。每一次我开始写一部新的作品,我都觉得我好像又在重新学习怎样写作,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尝试,你会发现新的写作方式。我知道,大部分的编剧会通过看电影来学习,但是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看那么多电影,我有妻子还有一个孩子,我不想我的生活里就只有电影。我觉得,我最好的素材来源就是生活,我尝试着去了解这个世界并融入其中。我希望我不要总是批评自己,但也不要对自己做的一切太过热爱,我只是生活着,读着书,并融入这种文化。我花了很多时间跟我的妻子和孩子一起,努力做个好丈夫和好爸爸。生命如此短暂,我要挖掘出它最大的价值。 罗宾•史威考德:没人教过我写作,但是却有人能坐在我旁边读我的作品,这也大大缩短了我学习写作的时间。当我真正决定写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会去问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人的意见,特别是那些在制片厂工作的人。能找到可以读你作品的好心人对于编剧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能让你放心地把初稿交给他,那是多大的信任啊。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教你写作,我觉得所有的写作形式都是靠自学的。你所需要的,只是除了自己以外的另一双眼睛,它能帮你看到你所看不到的东西,所谓旁观者清嘛。对于我来说,我看电影常常要看两遍,因为我总是看不清本质。看电影的时候,我经常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忘记了去分析,于是我不得不看第二遍,再去学习除了情节以外的东西。有时候,我会让别人关了声音看电影,这样他们就能看到导演的痕迹:镜头在哪里剪切了,信息是怎样传递的,为什么这个场景从这里开始而不是早一些或者晚一些。我们需要吸收这些知识,理解别人的作品,然后把他们的技巧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16.为工作做出牺牲 只要你有勇气创造梦想,你就能为此制订一个实际的计划,有决心把计划坚持到底,那么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西德尼•A•费里德曼(SIDNEY A. FRIEDMAN) 写作是件很痛苦的事,不管你看完一个剧本后是不是这么认为。写作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有良好的纪律性坐在键盘前写。不论怎样,编剧们还是会写作,因为他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初入编剧这行的作家们都太想获得成功了,但是在事业起步阶段,他们还是会牺牲很多东西,比如:稳定的收入、保健福利,甚至爱情。你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学同学成为医生、律师,甚至是年薪超过百万的公司副总。你的父母不会理解你的艺术追求,他们会问你: “你什么时候才能找份正经的工作啊?”没错吧?成功的编剧们都经历过这些,他们之所以能挺下来,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这个行业无限的热爱,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阿齐瓦•高斯曼:刚开始的时候我挺幸运的,但我的生活也因此被我的工作占据了所有的时间。现在,我离婚了,我也没有能力让我的作品变得更商业一点。这个行业想要入行太难了,但只要你入了行,你就再也不想放手,而且你也很难适可而止。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不满足于只做一名编剧,我总是想拍自己的电影,在自己的电影中出演角色。这个梦想很巨大、很美好,只是也会付出代价。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得到一些东西,就会失去其他一些美好的事物。 吉姆•考夫:我下定决心要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地,为此拒绝了所有跟写作无关的活动,包括约会。我没日没夜地写,周末也不放过,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就只有写作。如果说只有一件事可以让我放弃写作,那就是我写了十年还是没有成功,那时我大概会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了。幸运的是,我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达到了目标,从那以后,除了几次编剧的罢工活动以外,我就再也没被解雇过。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还没有成家,我建议大家起步的时候最好也不要有什么家庭负担。因为,电影会耗尽你所有的精力,你必须做好为之献身的准备。你必须活在电影中,吃饭、呼吸都离不开电影,你还得结交很多电影界的朋友。 迈克尔•希弗:我非常想当一名编剧,是那种几近疯狂的渴望。我当时一年只赚3 000美元,如果我不成功的话,就很可能会饿死。我也是被逼上了绝路,所以这种动机可以说是非常强烈的。我怀揣很少的钱来到好莱坞,找了些临时工来维系生计。我想要写一部好作品,赢得一次表现的机会,如果不成功的话,我会在40岁以后放弃这个行业。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写出好作品。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天分,我们能做的只有拼命努力,苦练写作技巧。 17.提高优秀的标准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没有人会不喜欢优秀。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 简单地说,很成功的编剧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写得比别人好。刚起步的时候,他们比别人花了更多的时间来苦练技艺。他们知道要想成功需要怎样的水平,所以写了很多部作品,直到有一部达到了很高的标准,最终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现在,他们对完美有了更高的追求,其实他们也没有退路,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名誉都寄托在他们的作品上。他们深知,如果哪天不小心出了错,写的作品不够水准,那么就会很快被后起之秀所取代。作为刚进入这一行的编剧,你也必须知道“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并以此作为自己写作的目标。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达到优秀呢?很简单,你只要去看看那些出色的剧本,然后拿自己的作品与之对比,你很快就能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这种差距会激励你努力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 莱斯利•迪克森:作为编剧,我学习写剧本的过程挺曲折的,我的第一个剧本可以说就是卖了个点子。我一直觉得我写的东西不够好,每天都想把它改得更好些,直到今天,我还是总觉得我交出的稿子没改好。我为每部作品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我觉得写剧本对我来说,永远不是件容易的事。 阿齐瓦•高斯曼:我从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 身上体会到,只要你真正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那你就会比其他90%的同行要出色,因为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拿自己的工作当回事。我还学到了,你可以犯错,但你不能马马虎虎。严谨的态度在电影界真的很重要,因为很多人都指望着你的剧本工作呢。如果你一开始就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在电影界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 • • 对于写剧本,你有热情,有渴望,但你具备那些能激发创作灵感的好习惯吗?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好编剧们是怎样产生创作灵感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编剧自我修养》其他试读目录

• 第一章 编剧的品质
• 第二章 欲望
• 第三章 自信
• 第四章 激情
• 第五章 勇于承诺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