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开始撤军_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开始撤军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回忆录 >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 > 开始撤军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开始撤军

在5月14日概括说明美国谈判意见的讲话被拒绝后,政府就转向贯彻有利于盟国安全的单边撤军政策。尼克松继承了一项传统的外交政策,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词来说,就是使战争"非美国化"。约翰逊政府开始设法加强南越军队,但是没有撤军的计划。正如国防部长克拉克·克利福德在1968年9月29日所说:"战斗的局面是,我们正在增加我们的部队,而不是去减少它。"克拉克·克利福德,1968年9月29日。1968年12月10日,在尼克松当选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克利福德再次重申没有任何撤军计划克拉克·克利福德,1968年12月10日记者招待会。。尼克松新一届政府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开始进行撤军的研究:获得公众支持以及通过加强驻守力量就能促使北越和我们严肃地谈判。与此同时,如果南越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地加强,那么撤军有可能会逐渐使美国结束对越南战事的卷入,而不用和河内达成任何协议。 因此,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尼克松列出了美国撤军的三条依据:南越人在没有美国部队保护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巴黎会谈的谈判进展;敌人缩小的行动规模。 1969年1月25日,惠勒将军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他认为阮文绍总统可能会同意美国小规模削减军力,因为它有助于在国内帮尼克松的忙,并且树立一个具有自信心的南越形象。罗杰斯认为我们撤出5万部队就能够在国内争取到大量的时间,莱尔德和尼克松没有发表意见。2月6日,阮文绍公开表示出他的信心,到1969年相当数量的美国军队就可以离开越南了。3月28日,当时作为艾布拉姆斯将军副手的古德帕斯特将军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南越已经有了切实的改进;我们事实上离"非美国化"不远了,他说,但是我们还没有到"决策关头"。莱尔德终于开口:"我同意,但是不同意你的'非美国化'这个提法。我们需要的是'越南化',这样才能将重点放在正确的问题上。"这句话打动了总统。"这是一个好点子,梅尔。"他说道。这样,"越南化"这个说法就诞生了,莱尔德将之作为长期坚持和灵活贯彻的方针。 4月10日,总统要我代表他给各部门和各机构制定出使战争越南化的时间表。尼克松认定在他发表了5·14讲话后,时机就成熟了。6月8日,为了取得阮文绍的支持,我们安排了一个南越会议,会谈地点定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岛,之所以选定这个地方,是因为担心阮文绍访美有可能会激起更大的示威。 在前往中途岛的途中,尼克松6月7日下午在檀香山安排了一次会议,与会的人员包括罗杰斯、莱尔德、惠勒将军、洛奇大使、邦克大使、艾布拉姆斯将军、海军上将麦凯恩,还有我在内,地点选在了能俯瞰太平洋的卡哈拉·希尔顿饭店的会议室,这次会议要对撤退的战略做出最后的决定。很明显,军方带着沉重的心情来谈论这个话题。他们深切知道西贡在自己的努力下会把防卫做得更好,但胜利将化为泡影。撤退的进程很可能是不可改变的,从此以后,我们将在我们的战斗力下降和南越部队增强之间展开一场竞赛--这场竞赛前途未卜,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僵局。 中途岛的会谈不可能再找到一个更加超越现实的解决办法。在七个小时的会谈中,这个不超过两平方英里的珊瑚岛就遭到了500多名官员、安全保卫人员、通讯联络员、新闻记者和其他自认为是不可缺少的编外人员的围攻。机场的飞机库新油漆过,总统会见阮文绍的指挥官办公室也换了一套新家具,使这位海军军官成为中途岛会谈的一位毫不含糊的座上宾。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逃过这个岛上的信天翁敏锐的眼睛,它们谙熟岛上的一切,还受到内政部的保护,因而令人感到不可一世。以前还没有人发觉这个沉寂的小岛和这些奇怪鸟儿的神秘联系,它们神气活现地向高空飞去,但在起飞前它们会像笨重的飞机一样,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中途岛是它们唯一愿意定居的岛,它们傲然立在道路中间,怡然自得地制造着交通堵塞,它们对自己的安全有相当的把握,因为无论是谁要是出于人的本能而轻轻踢它们一脚,那一定会遭到内政部的严厉惩罚。 比起那些鸟儿来说,阮文绍在中途岛的处境并不值得羡慕。几天来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消息,尼克松将宣布美国开始撤军,反过来理解就意味着是对阮文绍提出的警告,要他处理好自己的家务事。鉴于此,批评他的人一般都这样说,要他早日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体,而不是成立联合政府。但如何在一个被几十万敌军和游击队践踏的国家建立民主自由,这些批评者并没有表述清楚。人们期望着阮文绍能在几个月内实现目标,而且是在内战的战火硝烟中实现一个没有任何别的东南亚领袖能在数十年的和平时期内实现的目标。人们既要求他打赢这场战争,同时还要使自己的防御结构适应一支庞大的美国军事力量的撤出,又要他在这个整个一代人都没有享受到和平的国家里,在这个历史上都没有过民主的国家里建立民主的体制。他作为一位民族主义领袖的合法地位能否提高,得看他在一个大国的压力下是否提高了改革的力度,而这个大国曾与人合谋推翻了他的前任,从而使这个国家失去了它的文职政府机构。 当阮文绍得意洋洋地从他包租的泛美公司的专机走出之时,那个场景是非常令人心酸的,因为已经有4万美国人为他的国家丧命,但是此人却不被允许访问他强大的盟国。我为他感到遗憾,成为美国国内压力的众矢之的,这并不是他的过错,他毕竟只是数百万不愿意遭到北越军队统治的南越人的代表。他来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但是所有的越南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尊严,这种尊严来自他们美丽国家的残酷而充满血腥的历史。越南人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命运而斗争了数个世纪,敌人是那些外来者,有时甚至就是他们彼此。他们勇敢地拒绝向敌人或是盟友低头,艰难而又坚决地生存下来。 那时召开了两次会议,决定性的一次是在粉刷一新的指挥官寓所召开的,与会的有尼克松和我以及阮文绍和他的私人助理。阮文绍并不像一个恳求者,他的行为举止显示他很有信心--他并不要求施恩于他。我们曾经担心,撤军计划会引起尴尬的场面,阮文绍却先于我们表明了态度。我们建议在河内召开一次总统级别的秘密会谈,阮文绍表示同意,只是要让他知道所有讨论的情况。因为与东海岸有五个小时的时差,新闻媒体组稿发稿的时间很紧,两位总统在讨论一个半小时后就离开了指挥官房间,接着尼克松总统宣布了第一次撤出美军的计划。 尼克松认为这个宣布是一次政治上的胜利,他觉得这会给他争取到必要的时间来制定我们的战略方案。他的顾问包括我都同意他的观点,但从两个方面讲,我们都错了。我们已经跨越了一条注定要倒霉的分界线。撤军使那些仍有孩子在前线冒险的家庭压力更大,而且撤军也没有缓和批评者的激愤,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既然他们的示威已经促使政府停止轰炸,并做出撤军的初步决定,施加更大的压力就有可能加速这个过程。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在乎撤军是否会导致西贡陷落,一些人认为这也许还是一个余利。结果,尼克松总统的单方面撤军行动计划对国内外,尤其是对越南来说都是无法再收回的了。当国防部开始根据预期的军队裁减计划制定预算之际,灵活性的最后一丝可能性都不复存在了。因为,从此之后,如果中断裁军就会造成财政差额,从而影响新武器的采购,而这恰恰是计划当中的既定利益。 从另一方面讲,北越人对象征性的意义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只有地面部队的实力均衡。他们冷静地分析了撤军的问题,权衡了对美国的心理意义,撤军增强了美国坚持下去的能力,但美军数量的锐减就意味着军事力量的下降。河内一直在要求我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大的撤军。和平的行动回应着这些需求,但美军撤离得越是主动,把共同撤军作为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就越小。当单边撤军力度加大时,双方共同撤军的要求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撤军行动越是迅速、广泛,南越陷落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些现实问题在战略决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莱尔德在1969年曾准备了五套可供选择的撤军方案,最低限是撤离5万部队,最高限是撤出10万。从长远的考虑出发,莱尔德又将时间表从18个月拉长到42个月,留守美军的最高限度--在河内撤离之前仍留守越南的部队--从26万人增加到30.6万人。在6月2日莱尔德给总统的备忘录中,他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撤军时间表,规定时间为42个月(使撤军持续到1972年底),留守部队为26万人。他警告说,在北越还未采取相应行动的情况下,更为迅速的撤军将会导致严重挫败,直接削弱盟国的军事实力,加大南越陷落的可能性。 在政府内部,两种倾向很快发展起来。既然实现越南化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五角大楼,国务院只能尽力在西贡政府进行的政治改革上做出努力。于是他们潮水般地给阮文绍发电报,都是要他加快政治和经济改革进程。其实,他在土地使用期限方面进行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们的敌人有可能已经使阮文绍相当大规模的改革看上去不像是出自他的能力和信心,倒像是来自美国的压力。7月11日,阮文绍表示愿意举行让共产党人参与的自由选举,并接受包括共产党在内的越南联合选举委员会以及一批国际观察员的监督。罗杰斯在7月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就透露了一些细节,阮文绍一气之下决定推迟向我们提交他的新计划草案。 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决定让艾布拉姆斯将军对战地命令作一个基本的改变。在东南亚美军中现存的"任务声明"是从约翰逊政府那里沿袭下来的,曾经野心勃勃的意图是"击败"敌人并"强迫"他们从南越撤离。新的任务声明(从8月15日起生效)的重点是,给南越提供"最大限度的援助"以加强他们的兵力,支持和解,并减少敌人补给品的运输供应。事实上,总统在最后一刻又改变了主意,撤回了新的指示。但是莱尔德已经将指示发布出去了,我不知道命令的改变(很快就泄漏出去了)究竟有没有对局势产生实际影响。新政府撤军命令的下达不论基于怎样的意图,都反映了我们当时的实际能力。 7月30日,尼克松在巡访世界的旅途中,不顾情报局的建议,令人出乎意料地在西贡作了逗留。出于安全考虑,直到最后一刻才宣布。尼克松乘坐一架直升机从机场直奔总统府,这架直升机直冲云霄,越过任何可能遭到的火力狙击,然后又像一块石头那样栽到阮文绍办公室外的丛林间。我从不知道飞行员是否曾多次进行过这种飞行的实验,也不知道同遭受到炮火狙击相比,这种飞行要冒怎样的风险。尼克松告诉阮文绍,为了取得美国公众的支持,继续撤军是必要的行动。他还争辩说,要使撤军看上去是按照一个系统安排的时间表设置的,而且是我们采取的主动,这点很重要。很显然,我们已经走上了这样一条路,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谈判撤离越南,或是在必要时,通过单方面撤军来实现。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其他试读目录

• 目录
• 出版说明
•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序
• 基辛格博士的越南战争"情节"
• 用"亲历者"的体会来审视越南战争
• 美国外交、内政和战争行为的经典作品
•  译者序
• 前言
• 美国陷入泥潭(1950~1969)
• 尼克松政府的发现
• 摸索中的策略:进攻北越和轰炸柬埔寨
• 外交努力
• 谋求和平
• 开始撤军 [当前]
• 秘密会谈
• 重新评估
• 无法调解的鸽派
• 策略出台
• 美国的战略
• 河内的战略
• 结论
• 秘密谈判和扩大战争
• 秘密谈判
• 特别顾问黎德寿和首轮对话
• 老挝插曲
• 西哈努克的垮台
• 再次大规模撤军
• 攻打北越庇护所
• 袭击柬埔寨
• 国内忧患
• 平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