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个袁世凯序言_晚清有个袁世凯序言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物传记 > 晚清有个袁世凯 > 序言

晚清有个袁世凯——序言

提笔写袁世凯,一直是犹豫不定的。这样的犹豫,曾让我持续两年之久。我的顾虑在于,如果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现今尚有充分结论的话,那么,袁世凯这个人,从现在到今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是很难评说的。对于袁世凯的认识,是最能挑战既成历史观和道德伦理,甚至是最能挑战历史学本身的;它甚至涉及到人性幽暗的另一面,以及不可捉摸的宿命意义。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无是无非的结果。人与时代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呈出复杂的双重性:当一个人得不到命运垂青的时候,这个人看起来就孱弱渺小,可有可无,随时可被抛弃;而当时代被赋予某种使命,必须借助于某个人来实现目标时,这个人就会表现得强大无比,仿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似的。以晚清的历史来看,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身上,似乎都充分体现了命运的双重性:当他们为这个时代实现某种愿望时,他们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而当他们被这个时代剥夺使命,无情抛弃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沮丧孱弱,弱不禁风。只不过相比较前两者,袁世凯身上所体现的时代轮转力量更强--貌似强大的袁世凯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立即如悬挂在树上的一片树叶一样,被风雨席卷得无影无踪。 的确是这样。比较曾国藩和李鸿章,袁世凯更复杂,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首先,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影子,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原文化的诸多特质,在袁世凯身上表现得异常充分;其次,袁世凯还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袁世凯身上,既有儒、道、法的气场,正与邪的混合;也有阴与阳的起伏。写作和研究袁世凯的过程中,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一直以来,我们自以为是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历史的发展和评价,从来就不像教科书那样泾渭分明,在很多时候,它总是稠如稀粥,业绩和罪恶交织在一起,荣光和耻辱交织在一起,善良和凶残交织在一起。从袁世凯的经历来看,这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平庸的泛泛之徒,串起他一生的,是无数个问号和惊叹号:少年时桀骜不驯,像天才,也像顽劣;年轻时,为国家出生入死,青云直上;在此之后,他勇于创新,练新军,变军制,首倡军事改革,成为中国军队现代化的领头人;他的行事风格雷厉风行、敢作敢为、大包大揽,在那个垂垂欲倒的朝代里,绝对堪称一个另类;他勇敢地废除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也得罪了一个阶层;他在任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六年间,在所辖区大推新政,把经过八国联军入侵之后经济惨遭破坏的直隶治理为全国的“模范省”……更为重要的是,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顺应共和潮流,与革命党人联手,共同推翻了清王朝。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袁世凯在加强专制集权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刺激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起色;在此之后,他却昏招迭出,最后竟不顾很多人的反对,甘心坠入一个庞大的阴谋执意称帝……袁世凯的一生,就这样充满惊叹号,也充满着问号。他的终结方式,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也造就了后来研究者的满腹狐疑。 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往往是以惊叹号开头,以省略和破折号收场的。历史人物总是匆匆忙忙,以至于在他的一生中,总是无法从容地给自己画一个句号。这些留给后人的困惑和悬念,既是历史的特性,也是历史本身具有的哲学意义。它就如同存在这个世界无所不在的“悖论”:实现一个目标,并不都是通过接近的方式来实现;相反,在很多时候,却要通过远离的方式来实现;建立一个新世界,并不都是以建立的方式,有很多是通过毁灭的途径才能实现……通俗的比喻就是:当年欧洲大航海,向东,是可以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即是走这一条道路;但向西,同样也可以到达印度,并且,由于哥伦布的矢志不移,还附带地发现了美洲;同样,一个法制社会的建设,不是以加强法制而形成,却是以加强民主和自由的方式实现的……这个“悖论”显示出的道理是:无限地接近,是一种方式;以另一种方式破坏和远离它,也是目标实现的另一种方式--世界就是以这种螺旋上升的方式,展示它的至理:看起来南辕北辙,实际上却柳暗花明。 哲学不会让人得到最后的清晰。历史也是。或者说,只要是时间范畴内的东西,就存在着绝对不确定性,也没有最后的答案。意大利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的意思在于阐明,历史永远是当代视角,它总是和当代之间构成相生共倚的关系。对历史清醒的探究,是由历史感决定的。历史感的培养,从来不只局限于历史本身,有关当今乃至人生的知识,更能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对了解过去形成帮助。现实当中永远存在一个神秘的通道,连接着今天和昨天。一个人,如果能够对现实加以清醒地甄别,就如同获得一副长焦距的望远镜,可以更清晰地目睹消逝的时光。 当然,这样的清晰程度,取决于我们身处的现实--现实的成熟和真实,决定了对历史的认识是否真实和成熟。扪心自问,我们身处的时代和国家,能达到成熟和真实的程度吗?回答是犹豫而胆怯的。多年以来,浮躁而武断一直在持续着--当年的浮躁,可能集中在道路的选择上;今天的浮躁,则由于更多的欲望和偏见。这样的结果,必定导致对历史认识的孱弱,也导致人云亦云,简单武断。我的任务就是尝试着拿出一块干净的布,擦拭手中的工具,也擦拭人们的眼睛。让人们目睹不远处的真实,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历史还是这样构成的--它不仅仅取决于曾经发生的事实,同时也是现实世界,以及我们的内心对它的呼应。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晚清有个袁世凯》其他试读目录

• 序言 [当前]
• 顽童?还是天才?
• 无私?还是抓权?
• 英勇?还是退缩?
• 练兵?还是抓权?
• 告密?还是无辜?
• 元凶?还是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