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正笼罩在夜幕之下,柱岛锚地的联合舰队已经苏醒了。在航空母舰“赤城”号的舰首甲板上,身着白色水兵服的船员们开始起锚作业,同时用水管冲洗锚链上粘着的海底污泥,铁锚的绞盘发出咯嗒的声音,掺杂在明亮的喷水声和锚链的滴水声中。“赤城”号周围静卧着的几十艘灰色战舰,也同时在朦胧的夜色中起锚。此时是凌晨4点37分,群山海岛环绕的柱岛港仍然笼罩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赤城”号要在晨光中向陌生之地进发。这天是1942年5月27日。 甲板上的船员们一边忙碌着,一边窃窃私语。他们谈论的无非是水手们老掉牙的话题: 妻子、女友、家庭以及今天的菜单。 因为许多水手甚至现在还宿醉未醒,大家都希望今晨的早餐能有些使肠胃舒适的食品。 昨天晚上,“赤城”号上的宴会很早就开始了,直到很晚才结束。这对在前甲板工作的船员们意味着许多,尽管起锚的任务是如此的乏味,但总比今天早上去打扫厕所要好得多,只有最“勇敢”的人(或者说是被逼无奈的人)才会冒险进入那些昨晚过度使用的地方。 然而,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这一次的作战行动。今天早上在柱岛港的一系列活动清楚地表明将会有重大事件发生。大家都知道,两天前,在联合舰队的旗舰“大和”号上为舰队指挥官们举行了盛大的宴会,高层人物举办宴会想必不单单是为了娱乐。显然,“赤城”号已经接受了新的任务,将被派遣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大家都在猜测那是什么样的目的地。许多人在最近的太平洋战争中已经被太阳晒得黝黑,还没有来得及休整,有人猜测他们将有可能再次被派往南太平洋的某处,或者特鲁克港,或者加罗林,或者新加坡,甚至被调回在西里伯斯岛(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之旧称)的星湾基地,因为3月份大部分的军事行动都是从那里出发的。但是其他人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最近舰队里部分舰船的饮水器在吴港进行了抗寒改装,是为了能在寒冷气候中执行任务,这就意味着“赤城”号将向北航行。在12月份突袭珍珠港之后,联合舰队的船员们都知道北太平洋可不是闹着玩的地方,恶劣的天气和巨大的海浪已经吞噬了许多人的生命。现在大家只盼望6月份北太平洋的天气能够仁慈一些。 在广岛湾的环抱下,柱岛港是一个坚固而又安全的良港,非常适合舰队的出海航行,舰船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外海。日本的柱岛港与英国的斯卡珀港(英国苏格兰北部重要的海军基地)、美国的汉普顿港一样出名,也是一个大型的军舰锚地。在这里,舰队能得到非常好的庇护,而且距离后勤补给中心很近,距离大海也不远,同时非常隐蔽不易被敌人窥视侦查。港口周边还布设有一圈防空武器和层层截获鱼雷的反鱼雷网,并有小型军舰不间断地巡逻警戒。电话线路铺设到了主要的系泊浮标上,这样就确保了舰队旗舰与东京的舰队总指挥部的通话安全。 柱岛港距离繁华的港口城市广岛只有22海里,距离东北角的海军军火库和吴市船厂也很近,只有16海里。吴市船厂建造了大部分的海军舰船。柱岛港距离海军学校也很近,海军学校位于吴市船厂西边的江田岛上,完全精心模仿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红砖建筑,这里是帝国海军军官集训中心。吴市船厂、江田岛的海军学校和柱岛锚地的巧妙结合,使得这片内陆区域成了日本海军的摇篮。 站在“赤城”号上,船员们可以看见在柱岛附近的战列舰战队。那里静静躺着第一舰队的7艘巨大的无畏级战列舰,它们是日本海军近二十五年来不败的象征,也是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其中为首的是世界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排水量69000吨,两天前才刚刚服役。它不仅是联合舰队的旗舰,也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舰。①它那巨大的身影遮盖了港湾中的其他战列舰。对于许多海军军官来说,它那重型舰炮是海军力量的典范。“大和”号舰身武器林立、装甲雄厚,让它看起来像一座巍峨的高山,矗立在静水之中。而它独特的烟囱、起伏的甲板和简洁的岛式建筑又使它拥有了优雅的魅力,这大大超出了人们对如此庞然大物的想象。 这些战列舰今天上午不会出发,正如“赤城”号的船员们开的玩笑: 这些战列舰在整个战争中都一直没有准备好。不过对他们来说,这些战列舰无关紧要,它们仅仅是过时的象征。在帝国海军中有一种流行说法,真正的武士应该一周工作八天,而相比之下这些战列舰就是懒虫。当“赤城”号和它的同伴们已经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时,这些战列舰大部分时候都是抛锚不动,只是在附近濑户内海的海域进行射击训练,获得了“柱岛舰队”的绰号。只有第三战列舰战队的4艘快速战列舰没有被人轻视,在最近的六个月中,它们是“赤城”号最忠实的伙伴。“赤城”号的船员们很清楚,在锚地的其他人员也明白,就连“大和”号也非常愿意承认,机动部队的4艘舰队级(即重型)航空母舰是帝国海军的超级明星。它们就像日本武士锋利的武士刀,闪闪发光的刀刃划过广阔的太平洋,使珍珠港的敌人胆颤心惊。毫无疑问,它们是世界上最精锐的海军航空力量。 图121939年4月,航空母舰“赤城”号停靠在宿毛湾(海军历史中心提供) “赤城”号是联合舰队下辖的第一机动部队(第一航空舰队)的第一航母战队的旗舰,②它悬挂的是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将旗,南云将军是联合舰队航空部队及其战术的代表,担任第一机动部队的司令官。③“赤城”号体积庞大,是帝国海军中最长的航空母舰,有256米长,排水量超过41000吨。但是从“赤城”号的结构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混合体,它最初的设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后来重新改造,加盖了航空母舰结构。它那低矮的船体构造是典型的流线型战列巡洋舰结构,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硕大而特异的舰首,这种舰首有利于提升速度,而不是耐波性,舰首就像一把巨大的砍刀,劈波斩浪。在靠近船尾的地方也保留了它最初设计的痕迹,6座20 cm口径的舰炮分布在水线附近的两侧,每侧各有3座。在改造的时候,由于没有人确切知道航空母舰应该如何和舰队配合,这些舰炮原本是设计用来对付敌人巡洋舰的,而现在却只能成为一种装饰。 在主甲板上方,线条简洁的设计马上被特异的上层建筑所改变,而且这些上层建筑将飞机机库密闭在中间。它陡峭的两侧布满了迷宫似的狭窄通道,巨大的栅栏遮盖了引擎的进气口,歪斜的柱子支撑着人行道、弹药库和火控设备。庞大横卧的烟囱从船的右舷向下弯曲伸向船舷外侧。飞行甲板高高耸立,到海平面有六层楼那么高。尽管它外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杂烩,但是它在同一级别的舰船中有着非常好的平衡性和非常强大的动力。虽然它不是一艘非常完美的军舰,但也不容轻视。 “赤城”号拥有31节的航速,这也是将它改造成航空母舰的首要原因。1922年日本签署了《华盛顿海军条约》,当时“赤城”号尚未完工。为了避免被拆解,日本决定将它和它的姊妹舰“天城”号改造为航空母舰,这种做法在当时很流行。美国也将它们的巡洋舰“列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改造为航空母舰。两国海军都通过各自航空母舰的原型舰——“凤翔”号和“兰利”号的运行,发现他们需要更大的航空母舰、更大的飞行甲板和更快的航行速度,而巡洋舰的大小和机动性使得它最适合改造为航空母舰。 “赤城”号的施工建造停顿了很长时间,最后离奇的事情出现了。“赤城”号上居然建造了3条飞行甲板,目的是让多种不同型号的飞机同时起飞,这些飞机来自3个独立的飞机库。然而,它的改造费用惊人,多达5300万日元(当时合3645万美元),成为当时帝国海军建造费用最昂贵的战舰。④在“赤城”号前八年的执行任务中,逐渐发现它的第三层飞行甲板毫无用处,不能满足现代舰载机日益增加的重量以及所需的起飞空间。于是在1935 年“赤城”号被送回船厂进行第二次昂贵的改造。 1938年,当“赤城”号重新出现时,它拥有一条标准长度的飞行甲板,岛式舰桥安装在舰体左舷,“赤城”号和“天城”号是世界上仅有两艘使用这种左舷舰桥结构的航空母舰。这种非正统的舰桥构造来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设计研究,当时认为将舰桥移离烟囱有利于减弱飞行甲板后方的空气湍流(这种气流会影响飞机着陆)。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左侧岛式舰桥的安置反而使情况变得更糟糕,但在当时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补救。 “赤城”号在第一个八年中并非毫无用处,恰恰相反,它和“加贺”号航空母舰是日本海军航空力量最主要的创立者。日本航空母舰的作战准则正是基于“赤城”号的能力编写的,从它的体积大小、航行速度和飞机设备来看,它是日本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即使现在,虽然它是停靠在港口的4艘航空母舰中最老的一艘,⑤但仍然认为它是最厉害的,它的航行速度快到几乎可以追上所有的巡洋舰。它也比在第二航空母舰战队的同类航母体积更大、装甲更好。只有最新型的“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能略胜它一筹。 “赤城”号的舰长原来是高大英俊的长谷川喜一海军大佐(参加过偷袭珍珠港的军官),但最近五十二岁的青木泰二郎海军大佐刚刚接替了他的舰长位置。青木泰二郎是一位节俭的人,矮小而健壮,还留有精心修剪的胡子。这之前他一直是水上飞机训练分队的教官,这个舰长位置对他来说其实并不是太合适,尽管他以前也指挥过水上飞机母舰“瑞穗”号,但这是他第一次被派遣到一线战斗岗位,使得他成为机动部队中唯一一个没有战斗经验的航空母舰舰长。 图13航空母舰“加贺”号,重新改造后试航(迈克尔·威戈提供) 然而“赤城”号上的船员们并不缺乏战斗经验丰富的官兵。毫无疑问,在飞行作业方面,最为重要的人物是飞行长增田正吾海军中佐。增田正吾已经是四个女儿的父亲,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工作能力很强,自从战争打响以来,就一直在这艘航空母舰上工作。增田正吾的工作是负责安排飞行甲板、飞机库的运作(包括飞机的武器装备、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和指挥正在空中警戒的战斗机,确保全舰能迅速、准确地执行舰长的命令。 “赤城”号的姊妹舰“天城”号从来就没有加入过联合舰队,它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被震毁。由于当时缺少更多的巡洋舰舰体,日本海军就选定了理应报废的战舰“加贺”号(按《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要求应该停建),将它从原先的川崎造船厂拖到了横须贺船厂,由横须贺船厂负责将它改造成航空母舰,建造周期与1928年3月服役的“赤城”号一样长,而且建造费用也是相当惊人。 “加贺”号最初也采用了三层飞行甲板的设计,但是它的巡航速度不如“赤城”号,仅仅25节的速度不足以让它赶上编队中速度更快的同伴。到1934年时,“加贺”号不得不进行最基本的维护,送回船厂进行升级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横须贺船厂的工程师们将它的动力引擎全部取出来,重新安装了全新的动力系统。1935年“加贺”号重新亮相时,虽然它拥有了更好的飞机库设施,并且安装了新的引擎并稍微加长了船体,但巡航速度只增加了3节,仍然达不到海军的要求。然而,它的飞行甲板由于得到抬升而远离了水面,宽阔而干爽,非常有利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由于“加贺”号的短粗舰体非常适合各种航空作业,船员们都非常愿意在“加贺”号上服役。 图141937年12月29日停泊在吴军港的“苍龙”号。 这张在西方学界从未没有发表过的照片提供了极好的研究“苍龙”号服役时期左舷结构的机会。请注意在飞行甲板前方,靠近舰首飞行甲板支柱的地方有一个吊着的人影,那是一位正在为航母提供日常维护的船员(KK Bestsellers提供) “加贺”号的舰长是冈田次作海军大佐,四十八岁,与“苍龙”号和“飞龙”号的舰长同岁,他严厉而豪爽,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与海军航空兵为伍。他最先担任的是飞机分队队长,后来提升为水上飞机母舰的舰长,而后成为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的舰长,之后又在海军技术部担任部长,最后于1941年9月他来到了“加贺”号。 冈田大佐刚刚得到了一位新的飞行长,天谷孝久海军中佐。天谷中佐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就一直是“飞龙”号的飞行长,他看起来似乎有些土里土气,曾有一位和他很熟悉的飞行员说他是一个随和但有些邋遢的人。⑥总的来说,他那单纯的性格使他平易近人,与人交谈时总是笑呵呵的。 从“加贺”号和“赤城”号的飞行甲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航母战队的两艘航母——“飞龙”号和“苍龙”号。如果说第一航母战队的两艘航空母舰以它们庞大的体积著称,那么第二航母战队的优势就在于它们的速度。“苍龙”号是两艘航母中舰龄较大的一艘,1937年就加入了舰队,它巡洋舰般的船体和动力系统,可以产生惊人的152000马力,速度可以达到35节。它下水试航的时候,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航空母舰,事实上,它只要使用40%的动力就可以超过“加贺”号了。⑦ 跟其他航母不同,“苍龙”号从龙骨开始就是航空母舰的设计。它的飞机库甲板,不是像“赤城”号或“加贺”号的机库那样仅仅平卧在现有船体的顶部,而是非常完整地融入到了船体结构中,使它看起来更接近水平,线条更清晰,当然缺点是飞行甲板会更潮湿。靠在庞大的第一航母战队旁边的“苍龙”号看上去有点不合群,它似乎是那样的瘦弱,也可以说是那样的优雅。“苍龙”号那瘦小而略显精致的船体,其实也暴露了它的弱点: 结构轻巧却几乎没有防护装甲,它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防御测试。 图15柳本柳作海军大佐,颇受敬重的“苍龙”号舰长(迈克尔·威戈提供) “苍龙”号是由柳本柳作海军大佐指挥,柳本大佐非常英俊,拥有高高的颧骨、优雅的双唇和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他的履历也令人印象深刻,曾担任海军武官、海军大学讲师和海军军令部情报组的负责人。他那自信、礼貌的言谈举止,让他在同行和下属中备受尊敬。这在有铁一般纪律的海军中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他和他的飞行长楠本几登海军中佐,在突袭珍珠港之前就在“苍龙”号上服役,他们无疑是航母编队中最有战斗经验和最默契的一对搭档。 “苍龙”号的姊妹舰“飞龙”号,真的是同父异母的姊妹。“飞龙”号在1939年服役,它与“苍龙”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显著的差异。它的船体比较宽,岛式舰桥就像“赤城”号一样在左舷。它的舰首平缓向上延伸至外周的甲板,使得本该陡峭向前的舰首变得扁平。因此,它比“苍龙”号航空母舰更显得方正,当然它的航行速度也和姊妹舰一样快速。“飞龙”号是脾气暴躁的海军少将山口多闻的旗舰,山口也是第二航母战队的司令官。一个月前,他的旗舰还是“苍龙”号。但在5月初,山口少将决定将指挥中心移往“飞龙”号,因为“飞龙”号有更宽敞的指挥空间。它的舰桥是4艘航空母舰中最大的,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因此有更多的空间来存放他的物品。之后我们将会看到航母的舰桥的空间对指挥官的重要性。 “飞龙”号的舰长是加来止男海军大佐,加来大佐有点像“加贺”号的冈田大佐,也是早期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支持者。早在1927年,他就参与了《日本海军航空兵条例》的制定,最初他是海军大学的学员,后来成为航空分队的指挥官和舰长。在机动部队中,加来大佐是4艘航空母舰中唯一的飞行员出身的舰长。他的长相令人生畏,身材魁梧,凶眉紧锁,嘴角自然下垂。加来大佐的飞行长是川口益海军中佐,以前也是战斗机飞行员。 图161939年7月5日的“飞龙”号。 这张照片在西方学界非常罕见。照片显示的是试航当天的“飞龙”号。请注意那巨大的可伸缩的吊塔耸立在飞行甲板的后方——这种结构在航母中并不常见(KK Bestsellers提供) 除了“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和“飞龙”号外,其他两艘崭新的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原本应在当天上午同时出发,它们隶属于第五航母战队。第五航母战队是机动部队的组成部分,在1941年加入到南云的战斗队伍。尽管这两艘崭新的航空母舰没有战斗经验,但它们巨大的体积和优异的飞行作业能力使得它们在12月突袭珍珠港行动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⑧在原忠一海军少将的指挥下,它们一直与机动部队的主力一起行动。然而,在4月中旬,第五航母战队离开机动部队,调去支援5月初对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的登陆作战。5月7—8日,它们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珊瑚海遭到袭击,美军的一艘航空母舰突然出现。在随后的战斗中,两艘年轻的航空母舰遭到重创。“翔鹤”号被命中3颗炸弹,被迫退出战斗。“瑞鹤”号虽然避免了舰体受损,但是它的飞机部队全部被摧毁。两艘航空母舰现如今都在吴军港的船厂。这之前虽然“翔鹤”号于5月17日离开了港口,但又与一艘美国潜艇遭遇,在这交战过程中差点被潜艇击沉,主要原因是它的舰首修理得很马虎。四天后“翔鹤”号再次被送进船厂,最终它将在干燥的船坞中度过6月份的后半个月。至于“瑞鹤”号,虽然名义上可以运行,但是它的航空力量不可能在数月内装备起来。因此,这两艘航空母舰不在本次军事行动之列。 如果机动部队担心这两艘航空母舰的退出会减弱其战斗力的话,那么一定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可是没有这样的记载。为什么呢?没有第五航母战队,南云中将剩余的航空母舰也是极为精锐的战斗组合。机动部队在战争的头六个月内,横扫太平洋,报复性地进行大破坏,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并羞辱了盟军海军。在机动部队袭击珍珠港的行动中,它击伤击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水面力量,并且摧毁了珍珠港的空中力量。不久以后,“苍龙”号和“飞龙”号为第二次入侵威克岛提供了空中掩护。⑨紧接着,机动部队在日本经过短暂的休整,就赶往南部水域为马来亚和印度的军事行动提供保护。在1942年2月19日,作为攻击爪哇岛行动的一部分,机动部队的空中力量担当了对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突袭的主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有效地瘫痪了该港口。 图17加来止男海军大佐,“飞龙”号舰长(迈克尔·威戈提供) 1942年4月初,机动部队(包括“赤城”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⑩在印度洋所向披靡。日本航空母舰攻击了英国在科伦坡和亭可马里的海军基地。日军对科伦坡的攻击是在4月5日上午,港口的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更重要的是当天下午,日军发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重型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和“康沃尔”号正朝南逃离战场,日本人使用压倒性的舰爆机队很快屠杀了这些舰船。之后,南云中将的舰队短暂撤退后朝东,在4月9日攻击了亭可马里。在战斗过程中,它们追击了“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和一艘驱逐舰,以相似的方式将它们屠杀。这些交战暴露了英国海军航空兵与日本海军航空兵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是数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英国皇家海军面对敌人无能为力。这个敌人明显在海军作战的关键领域领先于英国皇家海军。 战斗结束后,机动部队返回日本进行了必要的休整和物资补充。南云中将的舰队已经持续作战了近四个半月,穿越了地球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战争冲突的标准来看,机动部队飞机的损失相对轻微,但对日本来说仍是一个严重的损耗。部队现在需要重新补充飞机,并与整个空中力量进行磨合和训练,同时,航空母舰需要送入干船坞时间进行必要维护。但是,如果船员期待的是在宜人的广岛市享受充分的休息和悠闲的时光,那他们会大大的失望。4月22日返回柱岛港后,舰队立刻开始紧急准备下一次的出击。每艘舰船很快拖进来进行整修,然后开始补给食品和弹药。只有一丁点的宝贵时间让船员们享受他们的自由,广岛正处迷人的五月花节,更何况还有美味的食物和漂亮的姑娘们。返航休整了短暂的一个月后,他们又准备离开了,船员们开玩笑地说海军的任务永远没完没了。 6点整,“赤城”号上升起旗语,示意“按计划起航”。一艘接着一艘,机动部队排成一条线开始列队行进。轻巡洋舰“长良”号在舰艇编队的前面引领着驱逐舰分队,第八巡洋舰战队的旗舰“利根”号紧随其后,然后是它的姊妹舰“筑摩”号,再后面是战列舰“榛名”号和“雾岛”号。在这引以为傲的舰船队列的最后是“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4艘航空母舰。 巧合的是5月27日是日本海军节,是对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1905年对俄国作战取得辉煌胜利的周年纪念。历史上的胜利对机动部队来说似乎是一个好兆头。整个日本,早间的新闻日报都在为帝国海军的胜利欢呼,英文报纸《Japan Times and Advertiser》就正式宣布:“今年的海军节不是一个单纯的纪念日,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提醒日,它是圆满的一天。日本海军不仅重现了三十七年前的战功,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一次又一次地以更大规模来重申它的伟大。今年的海军节是巅峰,过去所有的海军节都是为它做准备的。”这篇文章断定“今天的日本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力量,它很可能预示着日本在未来的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英国在过去占领的地位相媲美”。这是振奋人心的景象。确实,如果有幸目睹了今天上午的舰队出击,没有任何新闻记者会对面前景象的辉煌灿烂有所怀疑。 在港湾的每艘舰船上都挤满了穿白色水手服的海军官兵,那些仍然停泊着的战舰甲板上的人们在拼命地为缓慢通过的南云中将的舰队欢呼。机动部队的官兵们则遥相呼应,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知道眼下进行的MI行动具体详情。实际上MI行动就是突袭中途岛,它已经开始。 “赤城”号航空母舰舰桥上站着的那人,指挥本次军事行动的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南云忠一中将,他是机动部队的司令官,五十五岁,身材不高,为人冷漠。他是水手中的水手,从无数次航海行动中一步步得以晋升。他也是通过培训的鱼雷专家,年轻时他被人称赞充满活力和智慧,被认为是日本海军中的后起之秀。然而这一路上,他的早期干劲已经耗尽了。也许这只是老年病的过早发作,就像曾经的一位年老狂热的剑道大师,现在关节炎的发作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痛苦。他对机动部队总指挥官一职感到不安。在一张官方正式照片中,他穿着挂满军功章的海军制服,用一种无声哀求的目光盯着相机,似乎提示着他在拍海军中将的照片时明显的不舒服,也许他只是渴望以前简单平凡的日子。当时他是低级别的指挥官,在海上的日子不引人注目,新的空中作战的模式的复杂性显然是超出了他的视野。 图18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第一机动部队司令官(海军历史中心提供) 南云中将的真实性格很难确切地描述。他很可能像许多人,对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面孔。他最小的儿子认为他是一个严肃的、有点忧虑的父亲。他的愿望是让他两个儿子像他一样加入海军, 结果让人非常失望。南云中将全心扑在工作上,在家人面前很少开玩笑。他似乎总是在思考作为一个职业海军军官应该关注的问题。他经常在海上,离开他的三个孩子很长时间。对他的下级军官,他非常友善,显示出来的父爱就连他自己的儿子都很少见到。他总是很乐意帮助年轻人并给他们提供建议,他还向年轻人下放权力和责任,有时还有点过多。他的将军一级的战友显然认为他是滥竽充数的人,就算小有能力,也是属于有勇无谋的蛮干。而狡猾的宇垣缠海军少将,这位联合舰队的参谋长,就非常不喜欢南云中将。他在私人日记中将南云中将的行为都归因于精神有缺陷,整天惶恐不安和神经紧张,认为他纯粹是个愚蠢的家伙。 南云中将不可能与他的上司、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有友好的关系。山本五十六是海军中华盛顿海军条约支持派的重要成员之一。而南云中将曾是舰队派的成员,他们反对该条约,认为它是国家的毒药。 图19草鹿龙之介海军少将,第一机动部队参谋长(唐纳德·戈尔斯坦提供) 因此山本五十六的生命一直受到舰队派极端成员的威胁。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推测,他们每个人都厌恶对方。 当第一航空舰队(第一机动部队)在1941年4月成立的时候,山本五十六不可能乐意让南云中将去负责指挥它。这是个新的作战实体,它将舰队所有的大型飞行甲板浓缩成统一的战术单位,需要由一名海军中将来指挥。不幸的是,非常热爱海军航空事业的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也是创立第一航空舰队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却被分派到其他岗位,那下一位人选就是南云忠一中将。根据海军严格的资历规定把他安排在这个位置,对他来说基本上是不合适的。这不是说南云忠一是个不合格的海军军官,而是说,他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当个人的应变能力关系到整个海军命运的时候,南云的举动并不明智,因为他对于送到他手中的强大的超级武器没有真正的兴趣和喜爱。 然而直到中途岛海战前,南云中将的名字与机动部队的成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山本五十六曾斥责过他在珍珠港的表现,但山本五十六也没有将南云中将从司令官的位置上撤职。当山本五十六的幕僚建议这样做时,山本五十六回答说,这种行为如同杀了他,这与要他剖腹自杀没什么两样。此外,在任何情况下,这种行动必须由海军统帅部批准。在机动部队里,大家都知道海军统帅部不可能也不会批准这种事情。 还有一种猜测,那就是南云中将的被动性可能已经被司令长官觉察。山本五十六大将已经习惯了独断专行,在1941年他争取海军军令部批准偷袭珍珠港时,已经有过很多的内部斗争。假如固执己见的指挥官对于战略实施有着绝对的话语权,那么对该战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山本五十六对最初的计划很满意,只因为那是他自己的设想,或者是来自他可以直接控制的人员的设想。对于南云中将,山本五十六发现他是一个这样的指挥官: 虽然有时勉强,但至少是不抵抗他的命令。南云忠一虽有过抱怨,但他还是完成了山本要他完成的任务。 机动部队在战争的头六个月内的所向披靡并不能表明南云中将有非凡的指挥才能或是成熟的航空母舰指挥能力。 图110山口多闻海军少将,第二航母战队司令官(唐纳德·戈尔斯坦提供)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发现自身占据了三个非常有利的关键因素: 孱弱的对手,优秀的武器装备(高品质的、大量集中的海军航空力量),并有效实施了海军 军事准则。任何敌对方都不能有效地抵抗来自机动部队的6艘航空母舰和它们那来去自如的400架飞机。日本的飞机和飞行员曾是如此出类拔萃,显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但是南云中将理应利用好这段黄金时期去更深入地了解航空母舰作战规律,但这并没有在他的后续行动表现出来。南云中将只是这个团队的名义领导,对于它的胜利,他几乎没有任何重要贡献。 南云忠一的得力助手是他的参谋长草鹿龙之介海军少将,他原本是重炮指挥官。草鹿于1926年被派往霞浦飞机部队,后来他的职业生涯就完全致力于航空事业。虽然自己不是一个飞行员,但他曾指挥“凤翔”号和“赤城”号,在1937年晋升为海军少将。从各方面来看,草鹿对他的上司南云中将忠心耿耿,在战后审讯时一直为南云辩护。虽然草鹿的个性比他冷静的上司更为圆滑老练,但是他们都是天生谨慎的人。作为一位禅宗佛教徒,他显然是一位熟练的谈判专家和调解员。不过,没有一点证据能说明他具有敏锐聪慧的头脑。他在霞浦空中战术上的讲座,那里的飞行员回想起来与空中哲学差不多。总之,他更像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别人认为他有成为海军航空兵专家的潜力,并希望他能做相关事业,但他的经验和个人对航空力量的见解是有限的。也就是说,结合他谨慎的个性,意味着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不太可能采取大胆冒险的行动。 机动部队中的高级将领还有山口多闻海军少将,第二航母战队司令官。山口是一个与他上司完全不同的人。他比南云中将年轻五岁,看起来精力更充沛。山口的照片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特征,具有较高的眉毛,紧靠一起的眼睛,和猫一般的面相。在舰队官兵中公认他是山本大将的继承者。他拥有无可挑剔的通往海军高级指挥官的出身——毕业于海军大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修过,以及非常全面的海军任职资历。而山本五十六则通过他自己的工作得到升迁,首先是轻巡洋舰“五十铃”号,然后重巡洋舰“爱宕”号,最后是战列舰“伊势”号。1929年,山本曾作为日本的海军代表团成员被派 图111源田实海军中佐,第一航空舰队航空参谋(作者收藏) 往参加伦敦海军会议,并且曾于中日战争期间在华盛顿担任驻美海军武官。他曾指挥机动部队的第一航母战队轰炸了华中地区。尽管他不是一名飞行员,但他在飞 行员中却备受尊敬,他曾呼吁支持日本航空事业的发展。 山口似乎还有很强的社会交际能力,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他的职业生涯。在1923年,当他还是少尉的时候,一名碰到他的美国海军官员注意到山口似乎对玩乐比对工作更投入。山口对他普林斯顿的美国女校友非常的热情,在普林斯顿,他明显对赛马、网球、高尔夫球和饮酒要喜欢得多。这个美国人还注意到山口“在专业学术上给人印象不深,是更适合于外交活动的人才”。 然而,尽管他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美国的社会人际关系,但他被千种定男(曾担任帝国海军指挥官,后来精准预见到帝国海军的衰败)归为这样的一类人“典型的东方式英雄”——用西方人的话说是“好勇斗狠、思维不精密、责任不明确”。总之,他是传统武士的典型——脾气暴躁、好斗直至犯错,把荣誉作为最高美德。很显然,山口对他那消极作战的上级有所疑虑,受他影响,第二航母战队的普通官兵们也是如此认为。宇垣参谋长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山口多次向他抱怨:“第一航母战队从来都不采取积极行动来扩大战果,或者是不能妥当地应付战况的变化。”他向宇垣批评他的上司南云缺乏领导才能,“司令官南云中将总是不说一个字,参谋长草鹿是得力的助手但又缺乏勇敢的胆略”。山口找到了能接受他的抱怨的听众,因为宇垣本人对南云中将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并且鼓励山口在将来尽可能多地继续提出他的看法。 如果要在机动部队中发掘真正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处于最高指挥链远端的源田实海军中佐。他是南云中将的航空参谋,是普遍公认的天才。就像他的上司指挥官一样,他对于戴在他身上的军衔佩章有点不安,但这两者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他的航空经历没有丝毫的问题。源田最早是作为一名具有高超技术的战斗机飞行员被大家熟识,随后,他组织了海军空中表演队而周游日本。在他管理“源田实表演队”(它后来的名称)之后,他来到中国任职日本陆军航空参谋、飞行教官和助理海军武官。源田有天赋也有见地,并且熟练地掌握了航母作战的规律。的确,他在南云中将麾下的任务是负责空中战斗力量的成型和投射。他是由山本五十六亲手提拔到这个岗位的,并且在到目前为止的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这就是源田实,他曾是海军舰队空中力量的规划者,正是他和海军中将小泽对高层的不断游说,促使山本五十六正式建立了第一航空舰队。 南云中将喜欢将权力下放给有才能的下级军官,让源田来负责航空计划的制定。就源田本人而言,这是喜忧参半的事情。虽然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据草鹿所述,简直到了嚣张狂妄的地步),但他也有他的局限性。南云中将很少对他的计划提出批评。源田倒是希望有人能够监督他,从而确保他不会犯下低级幼稚的错误。不幸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洞察空中作战存在的问题,因此没有人能帮助源田。所以说机动部队空中作战失败的责任是不能仅仅由他一个人来承担的。 南云忠一的舰队离开柱岛港朝南行进,穿过屋代岛和中岛后,就转入了宽阔的濑户内海的水道。这些开垦过度的内海岛屿是那样的青翠而陡峭,从湛蓝的海水中突兀而起,渔船上的渔夫也停下来向驶过的巨大战舰挥手致意。机动部队继续驶向丰后水道的北入口,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水路,将四国岛与九州南部的岛屿分开。舰队通过狭窄的水道后,就朝东南偏南的方向航行,前往公海,大概在中午时分就看不到丰后水道了。 这时,机动部队的护航军舰开始分散,前往周边的警戒位置巡航。为了这次任务,南云中将的护航舰队是能与航空母舰完美配合的水面战斗力量。它们是快速的战列舰“榛名”号和“雾岛”号(第三战列舰战队第二分队),将为舰队提供任何需要的重型舰炮火力支援。尽管这两艘战列舰很老,但也经过了多次的升级改造。由于最初是作为战斗巡洋舰建造,因此它们仍然可以驶出31节的速度,是机动部队中极为理想的重型护航战列舰。每艘战列舰装有8门14英寸火炮和相对重型的防空武器。它们虽然不能与现代的快速战列舰相提并论,但还是有能力对抗重型巡洋舰,当然这也是它们的主要任务。同时,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它们也可以奉命在晚上攻击周边的美军。 南云中将的支援部队司令官是阿部弘毅海军少将,他的旗舰是重巡洋舰“利根”号。“利根”号和“筑摩”号是为航空母舰建造的附属舰。每艘战舰在4个前向双塔楼装有8门8英寸的火炮,而整个后甲板留给水上飞机操作使用。每艘战舰一般有5架飞机,但“利根”号现在只有4架飞机。这些巡洋舰的任务是用水上飞机来搜索敌方舰队,从而确保航母留有足够的舰载机进行攻击行动。 轻型巡洋舰“长良”号是木村进海军少将的旗舰,木村是第十驱逐舰战队的司令官,指挥11艘驱逐舰负责警戒。它们是“岚”号、“野分”号、“萩风”号、“舞风”号、“风云”号、“卷云”号、“夕云”号、“矶风”号、“浦风”号、“滨风”号和“谷风”号。“长良”号是一艘比较老的巡洋舰,排水量只有5500吨,在战斗中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它的作用是担当所有驱逐舰的旗舰,驱逐舰是真正的水面战斗力,每一艘驱逐舰就是一个独立的舰队单元,而且所有的驱逐舰都武装到了牙齿,拥有5英寸火炮和可怕的93型鱼雷。 南云中将的舰队朝东南航行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了广阔的太平洋。在剩下的白天时间,它们还将保持航向继续航行,直到晚上转向东并朝目标巡航前进。静冈县的海岸线渐渐在远方隐去。来自静冈的三等海曹土屋良作还差四个月就满十六周岁,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通过“赤城”号的栏杆眺望海岸线消失在他身后。而五十七岁的方立健,是来自鹿儿岛的海军少尉,可能也在“苍龙”号的舰桥上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俩注定是3057名日本海军官兵中最年轻的和最年老的人员,由于MI行动,他们从此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家园了。十天之内,他们和他们所服役并引以自豪的航空母舰将长眠于冰冷的太平洋海底。 注释: ① 本书全文中的日本人名均采用姓氏在前,名字在后的格式。 ② 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我们将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舰种的名称进行了西文式的简写,但是帝国海军中并非采用此种命名方式,例如,他们将第一战列舰战队直接简称为第一战队。 ③ 要注意很多作者在提到“机动部队”的时候没有做过说明,给人造成了帝国海军中的机动部队只有一支的错觉。实际上,“机动部队”只是一种为了方便的简称,而非正式的官方名称。中途岛海战也见证了第二机动部队在阿留申行动中的作为,第二机动部队的核心是“龙骧”号和“隼鹰”号。但是在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机动部队特指南云忠一所指挥的第一机动部队。 ④ 根据最初预算,“赤城”号和“加贺”号将会分别耗费2470万和2690万美元。但是在两艘航母的建设工程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时候,日本同意加入《华盛顿海军条约》,导致两艘航母的建设暂停下来。但在停工之前,两艘航母已经各花费了约800万美元。到1922年,日本再度投入了惊人的9000万美元来完成“赤城”号和它的姊妹舰“天城”号(以及后来的“加贺”号)的建设,它们将被作为下一代的飞机母舰。结果,第一航母战队的两艘重型航母最终耗费了国家大约5300万美元。这一数字中没有包括维修维护和1930年中期对两艘航母进行现代化改装的费用。数据来源: 埃尔克·拉克鲁瓦的《比利时舰船爱好者》。我们可以做一下对照,1922年开工的英国皇家海军的“纳尔逊”号战列舰耗费了750万英镑,根据1928年的汇率相当于4700万美元。感谢沃伦·贝利博士的协助。 ⑤ “赤城”号的开工时间比“加贺”号晚六个月,但是服役时间比“加贺”号提前一年。 ⑥ 内容出自阿部善次发给迈克尔·威戈的Email,时间2002年6月5日。 ⑦ 内容出自福井镇男的《日本海军舰船》,1869—1945年,第3期,p.66(东京: KK Best Sellers出版社,1982年)。 ⑧ 实际上,如果它们未能参与轰炸珍珠港,那么珍珠港突袭能否达成还是未知数。内容出自马克·皮阿迪的《太阳之辉: 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崛起1909—1941》,p.61(安纳波利斯: 美国海军研究院出版社,2001年)。 ⑨ 第一次攻略尝试是由几艘过时的二流舰船进行,结果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驻军轻易击沉了2艘老式的驱逐舰,最终以日军耻辱的撤退而告终。 ⑩ 1942年2月9日左右,“加贺”号正航行在帕劳群岛附近。它参加了爪哇岛行动和达尔文突袭,所受损伤十分严重,按计划将在3月27日返回佐世保的干船坞中进行必要的维修。很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将“加贺”号船底重新刮擦并且刷漆的,以保证“加贺”号能以最好的作战状态参与中途岛行动。 内容出自亚瑟·曼德的《老朋友,新敌人》第二卷。明确地指出这一点严重影响了英国海军东方舰队的士气,并且这种影响渗透到了整个舰队的指挥链中。亚瑟·曼德的《老朋友,新敌人,1942—1945太平洋战争中的英国皇家海军和日本帝国海军》(英国·牛津: 克拉伦登出版社,1990年),pp.148—149。 罗伯特·巴尔德的《中途岛海战: 指挥学的研究》(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71年),pp.15—16。 对于南云忠一性格的描述,主要取材于渊田美津雄的《中途岛海战: 毁灭日本帝国的战役》(安纳波利斯: 美国海军研究院出版社,1955年);同时还有戈登·普兰奇的《中途岛奇迹》(纽约: 企鹅出版社,1982年)、宇垣缠的《褪色的胜利》(匹兹堡大学出版社,1991年)、戴维·埃文斯和马克·皮阿迪的《海军: 日本帝国海军的战略、战术和技术研究,1887—1941》(安纳波利斯: 美国海军研究院出版社,1997年)、原为一的《日本海军驱逐舰舰长》(纽约: 百龄坛出版社,1961年)、约翰·普拉多斯的《解密联合舰队》(纽约: 兰登书屋,1995年)。我们要特别感谢美国海军的丹尼尔·拉什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了和南云忠一最小的儿子——南云申智的交谈记录。这一记录来自丹尼尔·拉什先生与帕歇尔的一系列交流邮件中(2001年5月27日—6月3日)。 巴尔德著作,p.52。 对于草鹿龙之介的性格描述主要来自渊田美津雄、宇垣缠和普兰奇三人的著作。 唐纳德·戈德斯坦和凯瑟琳·狄龙的《珍珠港研究报告》(梵蒂冈,1993年),p.151。 池内佐和子的《勉强的将军》(东京: 讲谈社,1979年),p.193。 内容出自美国海军上尉路易斯·泊松·戴维斯写给第十一驱逐舰中队指挥官的信。1923年5月2日,山口多闻参观了戴维斯上尉的驱逐舰——美国海军“伍德伯里”号(DD309)。该信件出自路易斯·泊松·戴维斯的论文,档案号309,东卡罗来纳大学,乔伊娜图书馆。非常感谢戴维·迪克逊为我们提供这份档案。 戈德斯坦和狄龙著作,p.330。 宇垣缠著作,p.141。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