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米乌斯河反击 :清除登陆场_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米乌斯河反击 :清除登陆场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二战 >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 > 米乌斯河反击 :清除登陆场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米乌斯河反击 :清除登陆场

(3)清除登陆场 党卫装甲军的巨大损失震动了德军高层。另一方面,鉴于苏军向哈尔科夫发动进 攻的可能性,继续把强大装甲兵力用于米乌斯河反击的必要性,显然是值得怀疑 的。据称在7月31日,曼施坦因就要求将第2党卫装甲军调回哈尔科夫方向。 但他的决定遭到了武装党卫军军官们的强烈反对。他们竭力强调,只要再加一把 劲,就可以大获成功。最终,曼施坦因被他们说服,允许党卫第2装甲军在米乌斯 河多停留几天。 上述说法见于西方描绘的武装党卫军“光辉战史”,准确与否无从得知。但可以 肯定的是,强大的装甲部队的确是被留在了米乌斯河。曼施坦因在当时或许并未 意识到,这将导致多么惨重的失败,以至于用不了几天,他就得为此而后悔。 同样被巨大损失震撼的霍利德,不得不改变了进攻方向,暂缓对斯捷潘诺夫卡和 213.9高地的攻击。18时15分,他命令第2党卫装甲军将主力集中到右翼(“帝国 ”师地段)。显然,他打算利用第23装甲师取得的成果来扩大胜利。 8月1日,德军集中600门大炮、多管火箭炮以及大量飞机,对苏军防线狂轰滥炸。 巨大的弹幕几乎覆盖了战场!在火箭炮造成的烟幕掩护下,“帝国”师的士兵迅 速穿过开阔地,越过带刺铁丝网,把手榴弹扔进苏军的壕堑和掩体。8时30分前, 该师经过加强的“元首”团夺取了203.9高地。 10时30分,第6集团军参谋长马斯克·波尔克少将亲赴“帝国”师。经过观察,德 国人感到苏军的抵抗正在变弱。霍利德命令第23装甲师和“帝国”师继续突击。 至午后,德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苏军全线动摇! 14时30分,“骷髅”师突破苏军在213.9高地前的主要防线。其后,他们又和苏军 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血腥战斗,才最终于17时占领213.9高地。 8月1日,由于连日来的巨大损失,加上213.9高地丧失等一系列失败,苏军的抵抗 开始瓦解,大批无法撤离的人员沦为俘虏,人数达3600名。德军宣称已经在米乌 斯河以西打败了俄国人。企图退回东岸的苏军,又陷入第4航空军俯冲轰炸机的屠 杀。德军火炮则轰击德米特里耶夫卡附近的北部桥头堡。 8月2日早晨,霍利德命令第6集团军所有师团出击,以恢复固有阵地。在他的压力 下,托尔布欣被迫将红军撤回出发阵地。米乌斯河之战至此告一段落。 德国人发布了胜利战报,宣称自7月17日以来,俘获苏军17895人,毁伤俄国坦克 730辆,火炮703门。苏军的总损失据称达6万余人,包括被炮弹炸死的第33近卫步 兵师师长塞里夫斯多夫少将。 但霍利德所获得的依然只是一次惨胜。按照官方报告,他的第6集团军在战役中损 失了21369人,其中死亡和失踪5552人。仅仅参加了几天反击的“骷髅”师就伤亡 1500人。8月2日,“骷髅”师只剩23辆可用坦克,“帝国”师22辆。刚经受过“ 城堡”严重摧残的武装党卫军精华,又在米乌斯河变得更为凋零。 通过此役,德国人被迫再次修改他们眼中红军的形象。俄国人的炮兵已经变得极 为强大,可以保证步兵轻易的突破德国壕堑体系;而随着红军反坦克能力的逐渐 改进,尤其是他们的快速就地防御能力,使德国坦克不再成为致命的克星。 而红军在米乌斯所收获的,却不仅仅只是战术的提高。他们在登陆场半个月的浴 血苦战,迫使曼施坦因先是投入了用于“城堡”的预备队和主攻军团。这不仅促 进了库尔斯克防御的胜利,而且还间接削弱了德军在哈尔科夫的防御。就在德国 人庆祝米乌斯河胜利的第二天,红军撕裂了哈尔科夫方向的德军防线。而党卫装 甲军已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反击这次突破。 我们无从得知曼施坦因是否为此而后悔。至少在回忆录中,他只是简单的把一切 责任往希特勒头上一推了事。可从库尔斯克到米乌斯河的一系列失败和失策,已 足够我们怀疑他的战术敏锐性。尽管西方将他描绘为“最优秀的德国指挥官”、 “天才”、“伟大的战略家”。但从他开始东线作战以来,更多表现的却是对局 部战术胜利的痴迷,以及对侧翼(包括他自己侧翼)的忽视。 公平的说,曼施坦因的确是一位优秀的进攻组织者,尤其是在指挥最优秀德军精 华的情况下;战略上,他也确实会“灵光一现”那么一下。但他缺少一个真正战 略家把握全局的高明眼光。宛如一个只会局部拼杀的九段,无法成为具有良好大 局观的顶尖国手。而他的头脑却也足够顽固,至死不愿承认自己的缺陷,自然也 就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改进。 苏德战史中被长期忽视的米乌斯河之战,见证了德军在库尔斯克的战略失败,引 发了哈尔科夫的战术崩溃。曼施坦因从此丧失了进攻者的资格,而必须应付更复 杂的防御和撤退。他能否经受住这严峻的考验,正是本书所要叙述的重点。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其他试读目录

• 夏天的回音:姆加战役
• 夏天的回音:米乌斯河—北顿涅茨河之战
• 苏军攻势:米乌斯河防线
• 苏军攻势:突破
• 苏军攻势:北顿涅茨河之战
• 米乌斯河反击 :霍利德的兵力集结与反击计划
• 米乌斯河反击 :进攻受挫
• 米乌斯河反击 :清除登陆场 [当前]
• 战争主动权的易手与斯大林的新计划
• 希特勒的东线屏障
• 顿巴斯之战:兵力与计划
• 顿巴斯之战:西南方面军攻势
• 顿巴斯之战:南方方面军攻势
• 顿巴斯之战:德军撤退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南方集团军群北翼态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苏联中央方面军的攻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草原方面军与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曼施坦因与希特勒的争吵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
• 被排斥的罗科索夫斯基
• 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建立布克林登陆场
• 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第聂伯河空降战役
• 追击-草原方面军: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
• 追击-草原方面军:克列缅丘格以南登陆场
• 斯摩棱斯克会战
• 计划
• 罗斯拉夫利进攻
• 叶利尼亚—多罗戈布日战役
• 布良斯克战役
• 夺取斯摩棱斯克
• 希特勒的撤退计划
• 红军的进攻企图
• 登陆与强攻
• 高加索会战的终结
• 新的态势与新的计划 :上阶段的损失
• 苏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 德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 曼施坦因的防线与实力
• 第聂伯河下游战役与科涅夫的攻势
• 扎波罗热之战
• 梅利托波尔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