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大刀会(7)   _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大刀会(7)   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近代史 >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 大刀会(7)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大刀会(7)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传徒授艺的活动毫无宗教色彩。 徐州道台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其仪式的 非常完整的记载: 其习法时,贫者不收贽仪,有力者以京钱六千为贽。 夜半跽而受业,燃灯焚香,取新汲井水供 之,以白布画符箓。 其符字鄙俚不经,有"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铁甲护金身"等字样。 传 艺者并不能书,或不认字,多遣人代书之。 另授以咒,诵咒焚符,冲水令其跪饮。 即于灯上 吸气遍吹其体,复以砖棍排击之。 诵咒三夜即能御刀,谓诵久即火器亦不能伤矣。 大致略似 运气之法,气之所至,猛击一刀,可以不入,而稍一顿挫,则仍饮刃也。 愚民无知,惊为神 术 阮祖棠禀,引自刘坤一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十八日奏,《教务教案档》第6辑,第1 册,第151页。 几乎所有关于金钟罩仪式的记载都与此相似。 他们强调念咒和吞符, 106 然后进行排砖排刀的基本武术训练。 当时的另一份资料将大刀会的迅速传播归因于它"运其 全身功夫以达刀枪不入之境,故又名金钟罩、铁布衫或无影鞭" 《山东时报》,1896年9月11日,《山东近代史资料》,第3分册,第183-184页 。 口述史料的说法与此类似。 他们强调通过对身体的击打来造成抗拒伤害的能 力,同时诵念非常简单的咒语。 因此,大刀会武术训练的精髓正是至今尚在中国武术家和杂 技表演家中流传的硬气功或功夫之类的东西。  正是大刀会的咒语和符箓使它和这一地区的其他武术流派,如大红拳区别开来 见《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第14-18页所引的许多记录。 咒语 被看得尤为庄重,对此有严格的保密规定。 "子不告父,父不告子。 " 高世才口述,《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第15页。 高以前是大刀会的成员。 参 阅宋崇星,山东大学调查原稿,郓城。 在打仗时,他们胸前穿着大红护身兜肚 刘汉臣口述,《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第17页;亦见刘山地、杨建邦口述, 山东大学调查原稿,郓城。 他们至少拜一位神祇即"真武神"(或叫真武帝, 也叫玄天上帝)作为其祖师 楚风云口述,《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第56页,梁迂春口述,同上,第17页 ,陈华臣等口述,同上,第13页。 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并将大刀会与白莲教联 系起来,因为据说1774年的山东王伦起义,也崇拜真武帝 佐藤公彦:《乾隆三十九年王伦清水教叛乱简论--义和团研究入门》,《一桥 论丛》,第89卷,第96页。 参阅韩书瑞:《山东起义》第39页。 但真武帝是中 国民间宗教中非常普遍的崇拜神祇,特别保护地方免遭盗匪袭击 杨庆坤:《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信仰》,第152-155页。 在对祖师的 崇拜上,大刀会似乎宁愿保留民间宗教的一贯精神,而抛弃某一教派的个别传统。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其他试读目录

•   中文版前言(1)   
•   中文版前言(2)   
•   中文版前言(3)   
•   中文版前言(4)   
•   中文版前言(5)   
•   中文版前言(6)   
•   中文版前言(7)   
•   中文版前言(8)   
•   中文版前言(9)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3)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4)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5)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6)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7)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8)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9)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0)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1)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2)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3)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4)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5)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6)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7)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8)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9)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0)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1)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2)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3)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4)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5)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6)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9)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0)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9)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0)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9)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0)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9)   
• 大刀会(1)   
• 大刀会(2)   
• 大刀会(3)   
• 大刀会(4)   
• 大刀会(5)   
• 大刀会(6)   
• 大刀会(7)    [当前]
• 大刀会(8)   
• 大刀会(9)   
• 大刀会(10)   
• 大刀会(11)   
• 大刀会(12)   
• 大刀会(13)   
• 大刀会(14)   
• 大刀会(15)   
• 大刀会(16)   
• 大刀会(17)   
• 大刀会(18)   
• 大刀会(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