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查大刀会即金钟罩邪教,由来已久,虽经地方官示禁,根株总未能绝。 上年海疆不靖(由 于中日战争),民间以此教可避枪炮,传习愈多,几乎无处不有,其愚者以为可保身家,其 黠者遂藉以逞其凶暴,兼以外来游匪从而煽惑,渐至聚众滋事 李秉衡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1896年8月3日)奏,《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第4页。 山东巡抚李秉衡在解释大刀会的起源时这样写道。 1896年夏天,大刀会在苏鲁边界沿线煽起 了对当地基督教徒的广泛攻击。 像后来的义和团一样,大刀会也声称他们能避刀枪,当时的 目击者也常常将早期的义和拳等同于大刀会。 所以我们对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叙述必须从大刀 会开始。 〖BT2〗金钟罩的早期历史 据史料记载,1735年在皖北曾出现"大刀会" 赵弘思、赵国麟雍正十三年闰四月初十奏。 《义和团源流史料》第3页。 〖ZW )〗,但是,对这个组织的实质我们一无所知,这样,我们就必须转而注意19世纪90年代重 新出现的这个组织,其正式名称为"金钟罩"。 金钟罩作为一种练刀枪不入的武术, 97 至少从18世纪末起就已经存在。 其中,若干习练者在1813年八卦教起义前后曾与教派活动发生 过联系。 人们把写在红纸上的普通符箓焚烧吞服,并且习念咒语--其中有些内容是请求祖 师的佑助 崇禄奏折,无日期,《义和团源流史料》第87-88页。 比较清楚的 一点是,金钟罩只是一种武术,而并不是什么组织,如同我们前面谈到的义和拳成员一样, 他们与教派活动只有一种脆弱的联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在第二章中提到的山东冠县甘集的张洛焦。 像他的父亲和弟弟一样, 张洛焦也是一位道士,1782年从一位姻亲那里学到了拳术和某种医道。 1793年,有位来自河 南的师傅教他学金钟罩,并给了他两纸符箓。 "伊自学会金钟罩法以后,即在各处耍拳传徒 渔利"。 后来,在1800年前后他从师一位来自冠县十八村的离卦教徒,学习"真空咒语", 这时,他才与八卦教发生了关系。 由于对其师傅敛收钱财不满,张本人亦不再从教,尽管他 有位第二代弟子卷入了1813年的密谋。 我所看到的证据均与张洛焦的言词相符,即他与那个 教派脱离了关系,而且没有卷入那场叛乱 那彦成嘉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奏,《义和团源流史料》,第84-85页。 亦参阅 韩书瑞:《千年王国起义》,第30-31页。 可以肯定地说,一百年前的金钟罩是一种在华北平原上业已形成的拳术,并且如其名称所示 ,特别与刀枪不入相关,尽管那时只是抵御刀剑而已。 无疑,习练这种武术的人曾卷入教派 活动(历史档案是这样记载的),但这种关系似乎只是个别的,短暂的。 那么,19世纪90年代 的金钟罩又怎样呢? 李秉衡确实说过金钟罩是一种邪教,有相当多的鲁西南地区的老百姓也向前去做口头调查的 史学家们证实,大刀会与坎卦有关 《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第12-18页。 中国的史学家们在大刀会与秘密教派的关系问题上仍有争端--有人认为,大刀会显然起源于白莲教;而另外有 些人认为,它只是一种武术团体 山东大学的两位教授对这两种观点各自作了最好的辩护:路遥在《论义和团的源 流及其他》(《山东大学文科论文辑刊》,1980年,第1辑,第37-38页)争辩(大刀会)与教 派间的关系;徐绪典的《义和团源流刍议》(同上,第24-25页)持论相反。 目前,要做出一个权威性的结论还很难, 但是1890年至1900年这10年中有关金钟罩的其他资 料却富于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