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还记得著 名的美国传教士和汉学家卫三畏(S.Wells Williams)在他最具偏见的一篇 评论中,以外交家的架势说:"除非用恐惧唤起他们的正义感,(中国人)是什么也不会同意 的,因为他们属于最胆小的民族之一--他们像其他异教徒一样既残酷又自负。 因此,如果 我们希望他们听话的话,就必须以武力作为后盾。 " 卫廉士:《生活与通信》,第2 57,268页。 转引自S.C.米勒:《目的与手段: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强词夺理》,载费 正清等合编:《在华的传教事业与美国》,第261页。 〖ZW)〗 每当战争爆发,传教士即认为是天意使然。 假如这类战争显得不够正义,因为其目的是使中 国对非法的和不道德的鸦片贸易打开大门,他们便声称那是上帝的意志,"我们有限的理性 是无法理解其深意的" 同上,第254页。 美国一名名叫伯驾(Peter Parker)出身于医生、传教士的外交官,因主张把台湾变成美国的殖民地而臭名昭著 。 他曾以这样的语言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辩护:"我不得不认为目前的形势与其说是由鸦片或 英国人造成的,不如说是上帝的一个伟大计划--利用西方人的邪恶打破中国的排外之墙。 这是上帝对中国仁爱之心的表现。 " 卫廉士:《生活与通信》,第254页。 〖ZW)〗 76 虽然19世纪末叶传教士和商人在中国的利益关系有日趋紧张之势,但普遍的看法仍然是:西 方文明普及的标志是贸易和基督教的携手并进。 传教士支持鸦片战争,因为他们坚信当中国 向贸易敞开大门时,也就是向基督教敞开了大门。 后来,1891年长江流域发生了骚乱。 这次 骚乱在某种程度上是湖南的反基督教宣传鼓动起来的。 事后,有位重要的传教士认为只有迫 使湖南屈服,"令其二三个大市场向外国贸易开放",骚乱才会停止 《北华捷报》 ,第47期(1891年10月9日),第498页。 有时商业利益的保护人--像美国外交官 田贝(Charles Denby)等--会分派传教士在贸易机构任职以表示对他们的回 敬。 田贝说:"传教士是贸易和商业的先遣队……受宗教热情鼓舞的传教士无处不往,外国 的商业和贸易会接踵而至。 " T.J.麦考米克:《中国市场:美国对非正规帝国 的寻求,1893-1901年》(四角出版社,1966年版),第66页,转引自施莱辛格:《传教事业 与帝国主义理论》,第345页。 〖ZW)〗 〖BT2〗山东的传教活动 要充分认识传教士和帝国主义结盟的后果,我们必须把视线转向我们最关心的义和团运动的 发源地--山东及其边界地带。 在蒙古人统治时期,有位景教主教曾在济南进行过活动。 在 14世纪20年代,传教士和德理(Odoric de Pardonne)曾沿大运河从事传 教。 但是,直到17世纪30年代耶稣会占据了支配地位的时候,山东的传教活动才频繁起来。 开始,耶稣会教士从他们在北京的基地出发,定期前往山东。 1650年,拥有耶稣会传教士和 天文学家身份的汤若望(Adam Schall)把一位意大利方济格会修士介绍给了济南 的一位官员。 翌年,这个意大利人在济南建起了一座永久性的教堂。 17世纪末叶,北京的天 主教主教被迫到大运河岸边的城市临清去开发一个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