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   _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   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近代史 >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   

尽管天气变幻莫测,常使该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但华北平原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业 区之一。 事实上,在19世纪末,农业是那里维持生计的惟一途径。 调查表明,甚至到20世纪 30年代出现铁路和商业之后,大约90%甚至是95%的人口还是农民。 虽然有些地区种植像棉花 这样的商品作物,但是,小麦、大豆、小米、高粱和其他粮食作物在本地区仍占统治地位 张心一:《 山东省农业概况估计报告》,见《统计月报》第3卷,第1期(1931年1月),第20-45页;《 统计月报》,第2卷,第11期(1930年11月),第1-56页。 这些作物供养着异常稠 密的人口。 有一本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经济地理书曾作过统计,整个华北平原的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里200人以上,而且,大部分地区每平方公里平均在300人以上 孙敬之:《 华北经济地理》,第15页。 19世纪末的人口密度大概会小一些,但是,根据20世 纪30年代的统计数字推断,我估计鲁西平原的平均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250人。 华北地区 广阔的黄河平原位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所称的"华北大区"的 中心。 近年来,在分析中国文化地理方面,再也没有比施坚雅的区域系统理论更具影响力了 。 他把长城以南的中国划分成8个大区:华北、西北、长江上、中、下游、东南沿海、岭南( 以广东为中心)和云、贵周围的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北与长城毗邻,西与山西的太行山脉相 接,南以淮河流域为界(参阅图1:中国大区图[略--编者])。 根据施坚雅的估计,华北 地区人口密度仅次于长江下游(1893年每平方公里163人,而8个大区的平均数为100人),但 是农村的商品化水平却最低。 无灌溉系统的农业提供的可供销售的剩余产品极少:华北平原 较为单一的生态环境阻碍了大区内商品作物及辅助活动的地方专门化,而北方漫长的冬季则 给农民们提供了一大段农闲时期,在此期间,农民们可集中进行手工业生产(尤其是纺织)以 供家庭消费。 实际上,华北的贸易总的来说相当不发达。 在华北,几乎没有可通航的河流, 而谷物陆路运输每200英里的代价就相当于其本身的生产值。 这种停滞的商业化的一个结果 就是:在都市化水平上,华北低于实际上是边疆地区的长江上游和西南一带。 考虑到华北是 中国文明最古老的中心之一,而且自19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全国首都的所在地,这不能不是一 个极令人惊讶的事实。 和中国的其他任何地区相比,华北大区都更是一个城市稀少、 5 人口稠 密、贫穷落后和完全自给自足的乡村内地。  根据施坚雅的分析,划分中国各大区的标准是其基本独立的经济结构。 "大区内商业城市之 间的经济联系比它们与大区之外城市的联系要多"。 在每一个大区内,平原核心地带人口稠 密,边缘地带(通常位于大河间的分水岭多山地区)人口稀少。 核心地带不仅比边缘地区人口 多,而且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商业化程度更高,运输网络较好。 与之相比,在边缘地带 "社会呈现出最异端而且最多样化的外观"。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其他试读目录

•   中文版前言(1)   
•   中文版前言(2)   
•   中文版前言(3)   
•   中文版前言(4)   
•   中文版前言(5)   
•   中文版前言(6)   
•   中文版前言(7)   
•   中文版前言(8)   
•   中文版前言(9)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    [当前]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3)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4)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5)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6)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7)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8)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9)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0)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1)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2)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3)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4)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5)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6)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7)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8)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19)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0)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1)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2)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3)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4)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5)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6)   
•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2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9)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0)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19)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0)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29)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0)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1)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2)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3)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4)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5)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6)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7)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8)   
•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39)   
• 大刀会(1)   
• 大刀会(2)   
• 大刀会(3)   
• 大刀会(4)   
• 大刀会(5)   
• 大刀会(6)   
• 大刀会(7)   
• 大刀会(8)   
• 大刀会(9)   
• 大刀会(10)   
• 大刀会(11)   
• 大刀会(12)   
• 大刀会(13)   
• 大刀会(14)   
• 大刀会(15)   
• 大刀会(16)   
• 大刀会(17)   
• 大刀会(18)   
• 大刀会(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