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序:奋斗在活着的边缘_活着序:奋斗在活着的边缘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活着 > 序:奋斗在活着的边缘

活着——序:奋斗在活着的边缘

“奋斗在活着的边缘”,这是一位网友评论《活着》时发的感慨。 看着腾讯的《活着》,心里总会一震一震的。 正当我们这群传统纸媒工作者“奋斗在活着的边缘”的时候,网络媒体已经活出了另一番精彩。 正当我们对网络媒体品头论足时,网上的原创影像,已经把我们不敢讲的、讲不好的和没讲够的人间悲喜剧娓娓道出。 正当我们用日渐干枯的身躯,努力支撑着那个摇摇欲坠的所谓主流顶戴时,“奋斗在活着的边缘”的一群影像记录者,已经展示出了他们飞鸟一般的视角。 今天,作为中国网络媒体第一档原创图片视觉栏目,腾讯已经不再满足于那份在线的精彩,最终还是把精彩融入沁人的油墨,印出沉甸甸的文化分量。 纸媒由衷地向网络媒体致敬,道声:“回来了,活着真好!”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看新闻、读评论;找营生、谈情感;喜了、怒了,甚至渴了、饿了都会上网。很多人没网没法活,但天天挂在网上,又不知该怎么活。来得太容易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网络就是双刃剑,时刻满足你,也养成了你的冷漠,对他人,更对自己。这时候《活着》出现了,它让人们知道自己还活着、应该怎么活着。 《活着》说:“我来过,我看到了。”我说:“我看到了,我要活着。” 网络传播之所以比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受人青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由人为变成己为,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活着》中的每一个参与者——主人公、摄影师、专栏编辑、读者都在用自己的行为,通过虚拟空间,影响现实社会。无论他们多么弱小、多么无助,他们都会成为相互支撑着活下去的力量。最终也会成为温暖人生的正能量。正如《活着》所说,这里没有无法自拔的痛,在最隐匿的角落,有更热烈的“爱”。 《活着》说,倡导平和的影像观念,呼唤平等的公民权利。我说,平和的影像一定是没有侵略性的,是去标签化和宣传化的本真展示。《活着》中的许多感人的影像都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还原,更不是对社会价值的人为拔高,而是摄影者用本真的影像语言对自己内心感觉的真实还原。在公民摄影时代,摄影的门槛虽变得极低,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记录都叫纪实,优秀的纪实一定是用有灵魂的影像去表达灵魂。 平和的影像一定是关注人的情感和命运的。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我们几十年来固守的传播定式。网络世界里没有空洞的说教,网络媒体的原创影像一定是通过传递情感、关注命运、呼唤平等的人本情怀获得成功的。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历练,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浓郁的情感都在《活着》中永远活着。 平和的影像一定是从小切口逐渐展开,讲述故事的。一位西方记者说:“当你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报道对象,你完蛋了;选择一个街道,你困难了;选择一个社区,你能办到了;选择一个家庭,你容易多了;选择一个人,你成功了!”《活着》每期近300万的浏览人数,足以证明质朴视角下质朴人物故事的影像魅力。 《活着》说,《活着》怎么活着,看你们——认真生活的读者们。这里的读者“不是冷漠的旁观者,更不是绝望的抱怨者,他们易感、仁爱,是草根公益的行动者”。我说,当读者因你成为行动者,你也必将因行动者成为领导者。 愿《活着》永远活着!奋斗吧! 李 舸 《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编辑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活着》其他试读目录

• 序:为活着,也为每一天
• 序:奋斗在活着的边缘 [当前]
• 尊严:挖掘最后的尊严
• 坚守:钢笔爷爷
• 病痛:目睹自己美丽地死去
• 梦想:二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