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制造形成、强化、规范、运转_哈佛制造形成、强化、规范、运转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哈佛制造 > 形成、强化、规范、运转

哈佛制造——形成、强化、规范、运转

第一学期的第五门也是最后一门课程是《金融学》,这门课要到第四周才开始上。尽管上《分析论》时已经接触过这门课,但我仍然十分遗憾地感觉自己毫无准备。我复习过好几次《分析论》课程中的案例,反复修改自己总结的课程概要,但是上《会计学》和《技术与运营管理》课的过程中情况已经非常明朗:班里很多人在数字-当然还有Excel表格程序-面前不堪一击,而我更是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我无意中听到同学们分享一些关于表格操作捷径和"宏"方面的笑话。"宏"是在电脑上把某些按钮编程、让其反复进行运算的一种方式。我距"宏"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仍然是一名勒德分子①,只是攥着一根粗短的铅笔,食指由于经常猛力敲击计算器而磨出了茧子。 更让人气馁的是,我对到底何为金融学只有最模糊的概念。我知道金融学与购买、销售和数字有关,还知道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声称"在金融界"。我知道有这样一些金融服务公司:每次我使用自动取款机,他们都要敲诈我一笔钱。我也知道,有些金融家穿着裁剪得体的西装、戴着无框眼镜,坐在伦敦或日内瓦这类城市的某个地方给债务打包、发行股票,而且只要经手他们就要从中牟利。就等级地位而言,他们比会计师高,与公司律师相当或大致相当,有时候和政客一样有权势,但是却遭到实业家们近乎鄙视的怀疑。说到底,金融学其实就只与一件事有关:价值判断。面对一份资产你估价多少钱?从这个基本问题中派生出所有其他问题。我应该为此支付多少钱?出价多少卖家就能接受?我该如何支付?现金还是信用卡?怎样才能让我已经拥有的资产增值?现在是卖出的好时机吗?哪些风险可能损害我的资产的价值?我怎样做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只有你对某物有了一个明确的价值判断之后,你才可以考虑所有其他的事情。 教我们《金融学》-或者说《金融学》(一)-的不是别人,正是经常妙语连珠的必修课课程主任瑞克·卢巴克教授。我们分析的第一个案例涉及巴特勒木业公司(Butler Lumber Company)。这份案例只有3页纸,附有两份材料:一份资产负债表和一份收益表。巴特勒木业公司是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销售木材制品的一家小公司。公司一直在成长壮大,而且利润不菲,但却总是资金短缺。卢巴克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这家公司吗?"这个问题冷不防落到了25岁左右、在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工作过的谢丽头上。当时她一直在低着头看笔记,显然不希望卷入这个案例的讨论,但她还是被叫到了。每次分析案例,我们的教授都会浏览一下班级人员情况卡片,从中找个合适的学生来突然袭击。如果案例是关于木制品的,就提问家得宝的雇员。如果案例的主人公毕业于布朗大学,那么布朗大学的毕业生就会被点到。如果案例涉及报业公司,我知道我就会被点到名字。 "是的,"谢丽打起精神说道,"这似乎是家很好的公司。银行评价该公司老板有着很好的判断力,而且其业务也一直在增长。" "那么如果你是该公司的贷款银行的话,你会允许他们贷更多的款吗?" "嗯,是的,我想是的。" "为什么?" 谢丽愣了一下,把胳膊放在了桌子上。"从收益表看,公司的利润在增长。营业费用也在控制之下,而且似乎也有稳定的客户群。"她停了停,卢巴克开始要她提供一些数字和比率。谢丽坚持了将近10分钟,等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卢巴克又点了班里其他人的名字。最后的结论是,巴特勒木业公司正在犯小企业发展壮大时常犯的错误。他们对现金管理不善。为了公司的发展,他们从供应商那里购进了越来越多的木材。然后公司把木材贮存在库房里等客户来买,并且给客户30天时间来支付账单。与此同时,无论这些木材是否已经卖出,也不管客户是否会按时付款,他们必须支付给供应商现金或者赊账。为了应付买卖木材的这段时间差,他们就从银行和供应商处借款。因此随着公司业务的壮大,他们对贷款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而且在供应商迅速回款会有折扣时也吃亏。 因此巴特勒木业公司根本不是一家优良公司。公司的资金周转周期-付款进货到收回货款间的周期-非常令人沮丧,而且随着公司的发展这一周期会变得更长。我们了解到,公司出现了"资金缺口"。因此该公司需要停止对顾客慷慨大方,尽早向供应商支付现金,而不是从银行借贷更多的资金。 关于现金问题我自己有过教训。那是读大学期间,当时经济始终不宽裕。为了在银行账户告罄时能维持生活,我会到当地一家酒馆去用支票兑换现金,每兑换一张支票他们都要向我收取1英镑的费用。我不仅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总是陷入这样一种境地:每张支票所写的数额总是高于我实际需要的数额,结果却一花而光。到最后,银行要我支付账款,我不得不企求银行再次给予融通额度。就这样循环往复。最糟糕的是,无论我如何试图扭转形势,情况依然恶化。每个学期,我用于清偿上学期债务的零用钱都有增无减,到毕业那年,我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把所有的零用钱签字移交给银行,两手空空开始那一年。最后我悔恨交加,在米德兰银行的莱斯特先生面前低声下气地反复哀求,才挽救了我的大学生涯。现在我已经彻底摆脱了资金周转周期问题。 戴尔公司就是一家善于处理资金周转周期问题的公司。实际上,在我们分析的1996年那段时间,他们已经把对资金周转周期问题的完美处理转变成为了一种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其他计算机生产商还在装配电脑、入库,然后发往各个商家-顾客可能买,也可能不买-去的时候,戴尔公司却袖手等待,直到收到订单和货款才装配电脑。竞争对手冒着电脑发到商家之际可能过时的风险生产电脑,而戴尔公司却只是在客户订单已经明确的情况下才生产电脑。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要有比竞争对手运转更自如的生产系统,他们做到了;订单到达时,公司必须备有各种部件,具备生产能力,他们也做到了;公司还必须对消费者的需求有精确的市场预测,借助于销售人员的帮助,他们也做到了。就像迈克尔·戴尔自己解释的那样,"我们所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消耗最少的资源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正如我们将反复接触到的,库存在商界不是什么好词,你的库存越少,情况越好。对一家生产电脑这种似乎很复杂的产品,并且承诺收到订单后一两天内发货的公司来说,戴尔基本没有库存这一点让人十分惊讶。要是巴特勒木业公司也如此幸运就好了。这种方式的现金效果体现的是:当竞争对手们耗巨资生产那些他们自己也不确定顾客是否需要的商品时,戴尔公司却赚到了通过压缩库存节省的资金的利息。这给公司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几百万美元,从而增加了其价值。 因此,如果金融真的只与价值判断有关,那么确定一笔资产价值唯一真正的方式就是搞清楚它能带来多少现金。人们有时会用"无形价值"、"协同价值"等各种古怪的术语来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但其实真正重要的就是金钱。因为没有现金,你就会发现你和巴特勒木业公司有相似之处,虽然自我感觉在发展,但由于缺少短期资金,却成为贷款瘾君子。有了资金,你就可以成为戴尔公司,大步超过你的对手,跳到摆满美钞的蹦床上去。 但是,只知道你的资产现在能带来多少现金是不够的。你还要知道将来它会带来多少现金收入。如果我今天投入100元,在今后10年中会有多少回报?投资在其他领域能否有更好的收益?本学期《金融学》课程的其他时间将专门关注这一项任务:预测现金流。这是价值判断的基础,尽管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让人煞费脑筋。 "领导力"这个词潜藏在哈佛商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里。当学生社团为"活动组织者"或"报告协调人员"征募新的候选人时,他们会强调这不仅仅是工作,还是锻炼自己的"领导力的机会"。每一个社团职位,不管多么卑微,都带着"副主席"的头衔。有朝一日,或许我们班也有可能成为美国这个大公司的副总裁诞生之地,所以我们还是先习惯这一头衔的无足轻重为妙。在我们小班内部,我们为各种职位进行选举,包括班长、体育委员、校友代表、国际代表等,还有10个还是11个其他职位。这是学校所谓的"使小班成为自己的小班"内容的一部分。似乎哈佛商学院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方面或那方面的领导人。 在小班选举的准备阶段,班主任本·埃斯蒂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管理自己的小班。随后他分发给大家一个案例,里面介绍有个小班的两名成员在班里贴出了一张小甜甜布兰妮的海报。有些成员觉得这张海报令人不快。也有些成员说他们张贴海报的权力是属于言论自由方面的问题。最后他们举行了一次投票,结果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把那幅画留在那儿。在我们自己的小班进行过激烈讨论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大家的主要责任在于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竞选小班领导职位的每一个候选人必须向全班做一次竞选演说。这些候选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像马丁·路德·金那样鼓舞人心,有的却紧张地站在桌子后面,哆哆嗦嗦地攥着讲稿,结果失去了当班长的机会。有个学生创作了一首说唱歌曲,告诉我们为什么他想成为准入代表-设计安排申请人和新近入学的学生到我们小班旁听课程的一项工作。在那两个竞选班长的主要候选人中,有一个说我们的小班就是一个家庭。而最终胜出的布莱恩则许诺说他会跟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朋友,并且让大家毕生保持联系。 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院长克拉克教授来给我们讲话。从他身上,我们一下子发现了哈佛商学院现在形象的来源。讲话重点非常明确,他一再强调哈佛商学院的使命是培养对这个世界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他谈到了哈佛商学院的"改变性经历",好像这是一种宗教信仰转换的形式一样。这个讲话他肯定每个月都讲几十次,但他还是努力让他讲的话听上去很新鲜,很重要。哈佛大学的另外几个领导陪着他,就像政治局成员一样,坐在那里听党魁讲话。班里的摩门教徒比我们更了解克拉克,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其中一个教徒告诉我,在摩门教徒俱乐部的一次会议上,克拉克解释了他成功的秘诀。他把自己的生活压缩为四件事情:工作、家庭、信仰和高尔夫。作为学者,他过去常常黎明时分就到办公室,默默地工作到午饭时间,然后才与旁人打交道-回电话、回信等等。星期六他打高尔夫,星期天他和家人一起到教堂度过。这些清规戒律推动着他成为了商学院的领导人。 当他让大家提问题时,好几十个人举起了手。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哈佛商学院在媒体公布的商学院排名中的位次。刚刚面世的《华尔街日报》的调查结果把哈佛商学院排在了第13名。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是密歇根大学和卡耐内·梅隆大学的商学院。哈佛的排名靠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招聘者们的否定意见,因为他们对记者说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不可一世",有种"舍我其谁的优越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克拉克说他重视这个排名,但又不是很重视。他说关于这些他不想说太多,因为说起来会没完没了,但他还是讲了15分钟。他告诉我们,如果你查看一下10年以来所有的调查结果,并把平均数算出来,那么毋庸置疑,哈佛商学院一定高居榜首。就这次调查而言,"你们必须问一下自己,这张排行榜回答了哪些问题"。《华尔街日报》的调查是在招聘者中间进行的,而很多招聘者发现很难招到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他说,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往往从几个工作机会中挑选,所以让很多公司很失望,并向报界发牢骚。 克拉克谈到了他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中的两个挑战:一是尽快改变人们心目中哈佛商学院毕业生自命不凡的傲慢形象,尽管这种想法并不贴切;二是向预期可能申请就读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展示学校的环境多么舒适宜人,从而鼓励更加多元化的群体提出申请。克拉克告诉我们,学生来到哈佛商学院一个月左右之后,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感觉这儿的人与他们心目中想象的有很大差距。一旦从"深红色的问候"游戏中恢复过来,我就开始认同了他的说法。哈佛商学院是一个文明的地方,不过也偶有恐怖的故事从其他小班传出来,比如有"鲨鱼"试图羞辱同学,有关班级规范的争执等等。我已经开始讨厌米斯蒂了,因为她每天上午到教室时会大声吼叫:"嘿,伙计们!"她真是个例外,我们小班的其他人都好得不能再好了。我如果不明白上课讨论的一个概念,总是会有人给我解释。但我却有点儿离群。每天的生活无非就是上课、学习、回家看玛格丽特和奥吉,然后学习、睡觉。 接触小班生活更密切的那些人则注意到了更黑暗的情况。没过多久,"观景台"活动已经变得非常邪恶,目标总是针对很少几个人,他们要么上课发言太多,要么在小班活动中出过洋相。考虑到同伴之间看热闹的压力,他们很难提出投诉。有个印度人由于集体讨论时总是离题万里,被一再嘲弄,现在他干脆在"观景台"活动开始前就卷包袱走人。"我用不着听那些狗屁啰唆,"后来有一天我们碰巧在食堂遇见时他对我说道,"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必须天天跟这些人掺和在一起。本周坐在'观景台'那边的一个家伙找到我,说如果我再发言,他们就会在'观景台'钉死我。我不在乎这个。" 此后不久,关于小班发展动向的担心就变得很明显了。我们与教授间的联系人泰德·法罗斯(Ted Fallows)要求大家课后留下来。他来自路易斯安那州,是个真正的金融天才。就履行职责而言,他简直无可挑剔,无论出现多么荒谬的情况,他都会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去认真处理。他告诉我们,关于流行词语的宾果游戏已经出现过几次投诉。这个游戏是上周的一次"观景台"活动中提出的。其创意是奖励那些能够在课堂发言中夹杂某些表达方式的同学。当时选择的短句是"我父亲以前常说"和"作为未来的商界领袖"。这个游戏很蠢,但无伤大雅。其初衷就是想打破课堂的单调无味,注入点儿活力。的确如此,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在泰德召集这个会议之前的日子里,有些同学已经成功地运用了这两个短句。每次有人说到这两句话,班里所有人都会猛地抬起头,忍不住想要发笑。甚至教授们似乎都感觉到了班里的骚动。不幸的是,许多同学告诉泰德说担心受到学业上的制裁。泰德解释说大家有点儿神经兮兮了,因为我们已经在学业表现上和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方面多次受到告诫。如果我们在哈佛商学院出差错影响学习成绩,那么流行词语宾果游戏似乎不那么值得去玩。他让大家评判一下,结果同学们气势汹汹地参加了进来。 罗杰是大龄同学中的一员,课余还打理着自己的技术公司,他说我们应该在自我娱乐和认真学习之间找到某种平衡。曾经在芝加哥担任投资银行家的非洲裔美国人安妮特勃然大怒,大声叫道:"为什么把我们当小孩对待?还有这么多清规戒律?我感觉我像个十几岁的孩子。有人迟到时,教授为什么要停止讲课盯着迟到者呢?然后还要无缘无故地突然袭击提问。我们可是成年人了。" 担任过广告经理的埃里克指出,听到针对宾果游戏的抱怨前,我们以为教室是玩这种游戏的安全环境,现在看来这显然是错误的。最终,我们班里年龄最小者之一、一位23岁的阿肯色州人大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并不担心校方的制裁,而是发现这个游戏有些让人分心。流行词语说出来之后,班里洋溢着阴谋得逞之后得意的笑声,这会让他有30秒左右听不到老师讲的内容。 因为我们是讨论规则问题,米斯蒂不得不举手发言。她对许多人上课迟到、上课时去洗手间很有看法。脾气很坏的印度软件工程师顾伦德说,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如果有人迟到,那是他们的问题。泰德补充说,一些教授已经注意到大家在上课时去洗手间的次数,并且告诉顾伦德说这已经失控了。米斯蒂笑了。今年早些时候,本·艾斯蒂曾告诉我们,每次有人去厕所,他就让整个小班损失了90分钟。他是把来回的两个30秒加到一起,再乘以小班的学生数得出这个数字的。他认为如果有人出去小便,那么所有其他人也就无法集中精力。"如果必须去,就必须去。"顾伦德咆哮道,"我们不能为这种事制定规则。"鲍勃也来参与意见:"大家都不能不小便。但在我们那里,大家都是按时出现,预先去洗手间。"顾伦德回敬道:"可这里不是军队!"那个军方的伙计大为光火,原本满面笑容的米斯蒂也因为生气皱起了眉头。 后来,我与那位被卢巴克突然袭击提问的家得宝公司前员工谢丽不期而遇。她已经被选为"领导力与价值观培养"活动的代表。她的工作包括传递学院"领导力与价值观培养"组织的信息,探索在小班内增强成员领导力和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她告诉我,在她读工商管理硕士之前的工作中,团队要经历四个步骤:"形成、强化、规范、运转"。"我们显然仍处在强化阶段。"她说。那天我与布一起骑车回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从军队到商学院走这一遭肯定特别不容易习惯,部队有统一的指挥链,命令和纪律都有明文规定,如果违反,就会被移送到更高一级的组织处理,而在商学院自由自在的环境里,满是粗鲁的印度软件工程师和言语尖酸刻薄的英国记者这种人。拿米斯蒂来说,她就不喜欢这种环境。 此后不久,开信箱时,我发现里面有一张纸。那会儿刚刚吃过午饭,在斯潘格勒大楼里,很多学生收到了同样的信。我们都沿着地下室的走廊站在那儿,仔细阅读收到的这封信。信是2005级的一个同学写给全校所有同学的。信的开头先泛泛谈了一下在哈佛商学院的转变性经历,以及作者如何懂得了责任的重要性。他写道,进入哈佛商学院之前,除了照顾自己和最近的圈子里的人,我们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承担多少责任。(就迄今为止我见过的人而言,这个说法并不成立,但我没有理会。)作为商界的领导者,他写道,我们的责任范围将宽泛得多。"我们将不再是某某投资银行或咨询公司最初级的员工,"他写道,"我们曾经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憧憬着满两年之后进入商学院,把那儿当成安乐窝,这些也已经过去。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真正生活包括权力、领导力和成功。"哈佛商学院给了他"高度的自我意识"。从每周100小时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后,他能集中精力想一些重大问题、对他最重要的事情以及他将如何度过自己的生命等。随后他谈到了学校如何为他调整了道德指南针,到最后我们终于读到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就在去年圣诞节前,他写道,在学期末的Holidazzle聚会上,他饮酒过量,卷入了校园一座公寓楼内的一起"令人遗憾的财产毁坏事件"。他的道德指南针在那晚出现紊乱,他对此深感抱歉。这一经历强迫他再次思索在哈佛商学院讨论道德状况的价值。如果他那么容易就出轨的话,那么在不得不花时间讨论价值观这一问题时,他似乎不应该那么冷嘲热讽。他的行为使他意识到:要真正明确地把握自我,他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毫无疑问,是学校让作者写这封信并分发到每一个在读的工商管理硕士手里,以此作为对他的惩罚。我很为他难过。这封信让我想起了那些被绑架者在录像中发表的声明。你知道,就是受害人穿着难看的运动服、被迫坐在斑驳的暖气片和干枯的盆栽植物之间宣读的那些声明。他们感谢劫持者对他们的优待,并且说对恐怖组织的指责是不公平的,而与此同时,你会看见他们头顶的墙上晃动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的黑影。布后来告诉我,这封信的作者的罪行就是从Holidazzle聚会喝得酩酊大醉回来之后,在他隔壁公寓的门上小便。对此类事情,若在两个月之前,我会大笑不止。但是此刻我挑剔挖苦的神经痉挛了一会儿。嘲笑这种事情不再让我感觉舒服。这是很严肃的问题,对吗?领导力。核心价值观。转变。不要在别人的财产上撒尿。真诚地对待自己。 我把这封信带回来给了玛格丽特,她站在厨房的台面那儿看了一遍。起初她一直不动声色,但读到"令人遗憾的财产毁坏事件"时,她忽然一惊。 "他干了什么?" "布说他在邻居的门上撒尿了。" 她继续往下看。看完以后,她把信放在台面上,盯着我的眼睛:"你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怪物。不管怎样,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将来就会成为领导者呢?谁会愿意在他们的领导下做事?" "我知道,我知道。"我说道,"我只是担心,如果我认不出这些怪物,那我也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这的确值得担忧。" 我们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即将来临,要考的是《技术与运营管理》和《财务报告与控制》。校方面对的挑战是劝说不会不认真对待考试的900名同学不要太拿考试当回事。要想因为不及格退出哈佛商学院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按时上课但保持沉默,到最后教授也会把你挑出来,让你发言,从而得到学分。如果你连续在每门课程中排名处于最后的10%,你会得到学校的警告、帮助,以及各种各样的支援,目的就是不让你退出。要想因为不及格而退出,基本上你只能通过旷课的方式,并且卑鄙地应付每一个想要帮助你的人才能得逞。 然而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我们小班迅速采取了行动,安排理解课程内容的同学去帮助那些不理解课程内容的同学。大家电子信箱的收件箱里堆满了 "关键内容"、总结的PPT,以及能够帮助我们通过多项选择测验的各种材料,因为测验成绩将占我们最终成绩的20%。泽伊内普想劝我们不要太专注用功,但丝毫不起作用。艾迪·里德尔画了一个钟形曲线图来展示商学院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他告诉我们,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处于曲线的最右端,是最聪明、最可能成功的学生。即便我们在哈佛商学院排最后一名,我们也遥遥领先于多数其他工商管理硕士。可是,他无奈地耸了耸肩说道:"可这毕竟是考试啊,一定会有压力的,你们又能怎么办呢?" 在《技术与运营管理》期中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通过电子邮件从另一个小班的同学那儿收到了一份6页纸的课程概要。在这封信的收件人处还有很多其他人的名字,但几乎没有A小班的。没有丝毫的犹豫,我把这份概要发给了整个小班,结果收到了措辞不一的各种感谢短信,还有人回复说"我已经有了"。然而,还不到5分钟,一封电子邮件回了过来,是米斯蒂写给我们所有人的。 A班各位同学: 我明白,大家把学习笔记分发开来是想公平一些。这体现了真正的团队精神。但是我们是不是冒着违反校园规范的风险呢?我觉得我们似乎非常接近了。咱们讨论一下吧。 祝大家学习快乐! 米斯蒂 此前我根本没有想过此举有违反校园规范的可能性。我只是想公平一些。第二天上午上课前,我们小班一位从没说过话的前对冲基金分析师走到我的课桌前来安慰我:"谢谢你分享笔记。那个女人疯了。"正如先前保证的一样,期中考试没出什么意外。有20个多项选择题。《技术与运营管理》考试我排名在班里的前20%,而《财务汇报与控制》考试我居中游,60%。我非常满意,自己与数字作的那些斗争有了回报。 为了清除期中考试带来的阴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俱乐部组织了学校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普里西拉舞会(Priscilla Ball)。它要求男士穿女装,女士扮成男性。每人的费用是120美元。因为我们靠贷款维持生活,而且不很热衷异性装扮的游戏,我和玛格丽特决定放弃。但我们带着奥吉一起去参加了我们小班组织的舞会前的聚会。有个男人披着白色的披肩,戴着黑色的假发,很像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另一个穿着哥特式的黑皮衣、戴着鼻环和嵌满饰品的手镯。另一个穿着一套紧身的海蒂风格的套装和女士内衣,可惜内衣包裹不住他胸前那两个太不安分的球。那天下午,法国男生文森特向我发誓说他会成为舞会上"最美的女人"。的确如此,他到场时,我们看到他扮成的玛丽莲·梦露真可谓无懈可击。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哈佛制造》其他试读目录

• 目录
• 序
• 让我们放慢速度
• 重新开始
• 在水一方
• 冰槽灌酒
• 我是谁?
• 形成、强化、规范、运转 [当前]
• β系数及其他
• 风险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