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首先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又称宣告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可以用语言说明的记忆,受颞叶的海马体影响。 陈述性记忆还可以细分为“情境性记忆”和“语义性记忆”。情境性记忆指的是像日记式的个人生活经验记忆。例如“上周四,我在涩谷见到了朋友景子”就属于情境性记忆。情境性记忆中与空间有关的被称为“空间记忆”。比如我们都能记得停车场里自己车的位置,这就是空间记忆。与情境性记忆对应的语义性记忆指的是个体对周围一切事物的认知。例如“涩谷”的位置和名字,朋友“景子”的名字等。 与“陈述性记忆”对应的“非陈述性记忆”中包括“程序性记忆”和“情绪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无法用语言表现出来的,与技巧或技能相关的记忆。比如演奏乐器、体育运动、电子游戏等都属于此类记忆,这些活动不需要思考,重复练习就能提高水平。 实验中经常测试的就是“非陈述性记忆”中的“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需要大脑意识作用,会受情绪和集中力的影响,而且个体差异大,对其很难做出正确判断。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结果受实验对象集中力影响的实验,多不会采用陈述性记忆测试。前文所说的“旋转图形描画实验”和电子游戏实验都是测试程序性记忆的实验。 对程序性记忆起主要作用的是大脑皮层、大脑基底核以及小脑。前述实验也可以证实,睡眠对程序性记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睡眠强化的不是早期记忆,而是近期的新记忆。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形成机制差别很大,所以在讲解睡眠和记忆的关系时不应将二者混为一谈。不过在詹金斯和达伦巴希的报告中也指出,虽然陈述性记忆没有程序性记忆牢固,但是其对睡眠的强化作用毋庸置疑。 美国哈佛大学的斯蒂克戈尔德等人的报告称,睡眠可以提高智力测试的成绩。可见睡眠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还可以提升智力和认知能力。德国吕贝克大学的博伦研究小组最近的实验结果显示,让实验对象在学习过程中闻特定的香味(比如玫瑰的香味),再让其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也闻这种香味,那么其学习效率就会加强,而且此时的海马体活跃度加强。所以,若在睡眠中再现学习时的感觉可以提高“睡眠中的记忆强化”效果。 由此可以推断睡眠可以稳定、强化多种记忆。我们清醒时会经历各种事情,并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而这些知识会在睡眠中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