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为何要在睡眠期间重复如此复杂的程序,产生快速眼动睡眠期?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尝试在实验中选择性地去除快速眼动睡眠。实际上只去除快速眼动睡眠期非常困难。快速眼动睡眠期通常出现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之后,要想只去除快速眼动睡眠期,必须使用多导睡眠监测设备始终监测睡眠情况,一旦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就立刻强行叫醒实验体,但是多次重复后,动物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前的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会慢慢变短。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入睡后立即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情况,这就如同完全去除了睡眠本身。 前文介绍的电台DJ彼得结束断眠重新睡觉后,比正常情况下更快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而且这一时期持续时间很长。由此可见,人体不仅可以自动平衡睡眠,还能平衡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说,用下次睡眠补充之前快速眼动睡眠的不足。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推测快速眼动睡眠具有异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功能。断眠实验后的补充睡眠中,“深睡眠”无疑对弥补睡眠更加有效,如果快速眼动睡眠真的是“浅睡眠”的话,那么补充睡眠中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应该变短,但实际却正好相反。 那么人究竟为何需要快速眼动睡眠?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所以之前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快速眼动睡眠应该和人脑记忆有关。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人脑记忆的稳定和整理功能其实和非快速眼动睡眠密切相关,这让快速眼动睡眠的功能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