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成因
2015-08-13
这个世界崇拜因果论,大家都喜欢用因果关系来归结世界的规律,但是,当所处的环境足够复杂的时候,往往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因果论来证明。而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也是如此。大部分的心灵鸡汤,励志小说,都喜欢用努力,坚持不懈,自律等字眼来表示成功的因,而这又往往正中那些每天浑浑噩噩的人的下怀,使他们深受鼓舞。
《乔布斯传》那本书前前后后花了一周多才读完,效率虽然低,却是不想错过每一段文字,每一个表述。
乔布斯是个富有争议的人物,争议的地方在于他性格上的缺陷,但是他却拥有如此可怕的成就。先谈谈成就,一直一来,我都没用过苹果的产品,虽然一直想试试。貌似很多没用过苹果的人,都能轻而易举找到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批评苹果,大学的时候买不起苹果的我,也偶尔会贬低一下苹果。什么苹果信号不好;苹果开放性差,软件肯定没安卓好用;安卓才能折腾适合技术人员,安卓可定制化高,想要什么功能都能很快地拥有;苹果性价比差,配置不高;苹果摄像头像素不高;苹果是那些爱出风头的人的奢侈品……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但是,批评再多,却发现苹果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有创新能力,最具品牌价值,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对于没用过苹果的产品的人来说,提出这些那些批评,只能说太稚嫩了,就像那些因为喜欢某个明星而夸他们的电影有多好,不管口碑和市场如何。在这个复杂而浮躁的社会里,理性往往变成稀缺。
回到成就上来,我算是看完书后,才知道乔布斯和苹果到底有多可怕。个人计算机,计算机雏形,图像显示,软件设计,细致到鼠标拖动等等;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小硬盘存储,外型,播放按钮,功能设计,还有单曲收费下载等;智能手机,不管是从多点触控显示屏,外型,到软件设计,到软件应用市场;平板电脑,从最早的概念提出,到产品定位设计,到强调内容等等。苹果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会是这个时代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先驱,并为整个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不对的输送灵感,乃至被不断地抄袭。乔布斯和苹果总是在引领者时代的潮流。而也正如乔布斯所说的: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
当然,乔布斯竟然还是皮克斯的第一大股东,这点以前完全没留意到。很多大名鼎鼎的的动画电影很多竟然都和他有关。用数据来说明它的成功吧,皮克斯1995年发布第一部动画至今已经15部,平均票房在6.14亿美元(记住单位是美元),最差的一部还是95年的第一部,想想那会的环境,3.6亿美元的《玩具总动员》。
乔布斯的争议在于他的性格,他脾气暴躁,甚至有点人格分裂,甚至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抛弃怀孕的女友,不承认他的女儿。而在早年,乔布斯还喜欢吸食迷魂药,大概是大麻摇头丸类的毒品。而且在管理公司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把手下的观点占为己有等等。单单看这些缺陷,去除他的光环,估计所有人都会认为这肯定是个糟糕透顶的坏蛋。但是,事实上是,这些缺点和他身上的优点一样都是他成功路上的原因之一。
乔布斯拥有极强的控制欲和对完美的追求,所以有了苹果全封闭的产品设计到解决方案,能够控制产品的所有环节,提供给用户苹果最完美的苹果体验。他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使得苹果创造了很多工业设计上的不可能。他对毒品对禅的痴迷,也是他对心灵,对自我启迪的追求,也给了他很敏感的直觉。之前看过《思考,快与慢》,其中也说明了直觉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而乔布斯便是如此,拥有超乎常人的第六感。而他易怒等性格,也形成了他在公司有很多理解他的人,也有敢于和他叫板的人,而就算是反对者,只要你的电子足够睿智,都能赢得乔布斯的反思和信任,所以两类人都是其成功路上不可少的。
乔布斯的成功有太多因素了,不管是个性上的优缺点,还是他身边的环境,他的家人还是好友,亦或是那个时代的机遇和狠点灵光一现的电子,从天时地利人和全被占尽。很多时候,我们也不妨包容自己的缺点,也许当你正视那些东西得时候,改变也更加简单,亦或是它们也能成为你在某些事情上的优点。
想到理想主义,就想到了罗永浩,其实他和乔布斯确实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不管是性格上的,还是对产品的追求,对艺术的追求,甚至细致到产品发布会的形式,演讲方式基本都很很多类似,但是很明显,罗永浩没有复制乔布斯的成功。可能没处在正确的环境,没拥有最好的时机,也可能是他不是一名工程师,他是实实在在不懂技术,所以他的现实扭曲力场不管用。
成功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每种性格,每种技能,每个不同的环境下,都总会有适合在那种条件下成功的人。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正视和接纳自己身上的优点缺点,充足的学习和提升能力,才有可能捕捉到适合你的成功轨迹。成功并不是努力就可以,但是努力却给了你多一分抓取机遇的可能。
————读《乔布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