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2013-06-25
先说一下书名的翻译吧,我认为“人生的转化”并不是很准确。“人生的转化”听起来很像实用的人生道路指导,貌似“人的转化”更合适一些,这个人既指个体,也指人类,跟一般意义上的人生貌似不是一回事,当然也不绝对。
对此书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理性层面了,一开始看还各种很同意,后来越来越一头雾水,最后发现克里希那穆提所描述的那种超脱状态,这个世界上估计根本都没几个人能企及,也许其实有很多人达到了,不过他们达到了之后,也不会有教育世人的欲望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欲望了。
这种状态,磨灭了自我,超越了所有的界限,不管是民族的、国家的、宗教的、意识形态的,视我与世界为一体,视生命为一个完整的运动,实现了爱和慈悲,以此为任何行动的出发点,但这种行动并没有任何动机。此外,实现了这种状态的人,不会沉溺于过去和将来,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以一种漠然却充满智慧和灵性的态度观察着万物,但万物并不会在他/她的心上留下多余的记忆和印象,不会造成任何纷扰。他/她的心灵里有充裕的空间,并且井井有条,超越了时间、语言、理性,充满了生命每时每刻的狂喜,但他/她其实已经死了。
还有一些细碎的道理,印象比较深的:
人类在融入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碎片化,你是医生,是丈夫,是美国人,是基督徒等等都阻碍了你的整体性。
真理的获得不能仅仅依靠理性。
“我”是人类最原始的分界,有了我和你这个概念之后,人进入了二元的世界,对立面之间总要斗争,而这种斗争只能带来混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消灭这种二元对立。
大多数人都过度沉溺于自我之中,而且没有认识自己的真实面目,而是为自己建立起了虚幻的形象,不仅如此,对他人也建立起了各种幻想。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是从自身出发的,而且充满了暴力。
思想和语言有时候并不可靠,但是它们已经渗入几乎我们所有的感观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