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被营销
2011-10-23
最近很喜欢行为经济学,却对学经济本身的理性人假设产生越来越多的疑问。
单说“经济人假设”,只是一个模型,不能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好多现实问题。但是生活中的人大多数是不完全理性的,这是否就是说经济人假设仅限理论呢?
回到《买单》这本书。
书中营销密码、混沌营销模式这些概念似乎为我打开了另一种概念的视窗。作为厂家,今天生产什么 ,再决定营销步骤,通过这些途径卖出产品的传统模式似乎不再适用。似乎更应该是,了解市场,做好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的口味研究产品,这样的路径好像无意中就省去了“营销”的步骤,但是是更加讲这一步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产品是生活模式选择的一部分。
套用理性人模型。这样的结果不正是供给、需求模型下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么?消费者拒绝被营销,理性选择自己似乎真正需要的消费品,以达到既最少消费,又符合自我生活品味的目的。商家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定制产品,正是为了更多的销量,达到利益最大化。
当然,《买单》书中似乎是为这样一个理性分析的步骤从一个商人化的视野加入了很多文化、人性分析的缘故。
话说回来,这样的分析表面看来是一种“混沌营销”,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似乎更像产品市场调研的步骤,不过在现代人更理性的基础上,从为了更多的供给产生利益试图控制市场上的“需求”,到根据“需求”调整“供给”的更加合理化的过程罢了。
经济初学,如有不足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