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的上海女子
2009-12-08
在沈的推荐下,开始注意到陈丹燕这位作家,一口气去图书馆借回了好多本陈丹燕的书。
《上海的红颜遗事》是我看的第一本,泛黄的书页,快要脱落的封面,这本书的历史就像它的内容一样深厚。
虽然自己是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却总对老上海有种说不清的迷恋情结,那华丽的外滩,各种风格的建筑争奇斗艳但又极力表现出大方谦让的样子,张开眼似乎能看到穿着精致旗袍的女子高傲的漫步走过;那暗黄的弄堂小巷,书写着寻常人家的生活,闭上眼似乎能听到舒服的吴侬软语在耳边响起。
我总是对上海有着这样的一种幻想,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也记不清了,也许就是小学时《上海滩》那部片子热播的时候开始的吧,让我记住了那有着中西风情的宛如一个成熟魅惑的女子般,穿着典雅性感的旗袍,红唇微微张开,吐出浓雾烟圈,举手抬足都风情万种的上海。
姚姚,就是这么一个风情万种的上海女子,她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上海人,但是有着在当时而言并不光鲜的出身背景,她的母亲是上海老演员上官云珠,她的父亲是《清宫秘史》的作者姚克,换作是今天,这样的出身应该是让人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但在那个年代,她却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虽然我想,她心里多少也是骄傲的,只是这一份骄傲被收进心底,小心隐藏了起来。
我喜欢姚姚这个女子,她很平凡,她也尽量的表现出合群的样子,她也会妒忌,会记仇,会小心眼,会仔细隐藏自己的心事,会在现实的面前屈服于利益,她没有那种高不可攀的清风傲骨,但也不是一个庸俗落寞的名门之后。
即使在那个不主张个性的年代,在那个随时可能被批判的年代,她依旧体面的打扮自己,就算努力隐藏也总散发出一个大家闺秀的魅力。为了生存从不让人看透,她把苦都往心里咽,然后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去感染身边的人。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那场政治风波把从不参与政治的她也扯了进去,带走了她身边一个又一个重要的人。
当那些她爱过的人一个个被逼到走投无路,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时,她活下来了,这一次,她没有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伤害亲密的人,这一次,她学会了保存自己的尊严去争取想要的。
这样悲剧的人生,我想姚姚也想过一死了之吧,见证过那么多尊严被践踏后一心求死的人,在乎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她是凭着什么意念撑过来的,是希望么?
在这看不到头的黑暗中,依旧抱着活下去就会越来越好的天真希望。只是梦想即将成真的时候,她却死在了黎明前夕。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文革可以怎样腐蚀一个人的身心,可以让女儿为了生存张贴批斗母亲的大字报;可以让儿子独善其身与母亲划清关系;可以让最亲密的恋人忘了还有一个需要他的人,怕自杀不成,割破身上的多个大动脉流血而尽变成一个干瘪的气球;可以让清高的教授夫妻在学生面前相互甩巴掌,为了死的轻松一点,在煤气中毒之前大量服食安眠药;可以让一个坚强的女人一滴泪都不掉的生下孩子,却一次也不敢抱抱自己的孩子,因为怕舍不得送给别人;可以让那个让戴笠输掉官司的女强人最后隐身于菜市场后面,苟且偷生却也怡然自得;可以让曾经风光无限、如今颠簸潦倒的上官云珠纵身一跳,死在楼下的菜篮子里;让一个美丽女子为了政治被迫一生颠沛流离,葬礼上的介绍也不过是一句“这是一个没有为国家做出过奉献的人”。
他们,都是努力过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过,对现实忍耐过、妥协过,最后的结局,大部分人都没熬夜这十年,以自杀来抗议,以自杀来解脱。少部分的人,在十年后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平凡生活,为了生存,他们再也不是当年的才子佳人,他们做过了很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活下来了,心里积压的回忆,却再也不想提起,再也不敢提起。
再一次繁华起来的上海,越来越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有机会,我还是想去逛逛上海,看看外滩,也看看弄堂。只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在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地方,原来也有着浓浓的悲伤、淡淡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