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
2014-09-11
"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这样一种简素而规则的生活宣告开始。一日之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在我是在清晨的几个小时"。
我是一个有晨跑习惯的上班族,尤其在拜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后,更坚定我要早睡早起向村上君看齐的决心。
看到有个读书群推荐本书,而且豆瓣的内容简介是这样说的,"作者中岛孝志实践十二年总结出的时间管理秘籍,是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所以我满怀期待地开始了阅读。不过,随着书中的章节一一展开,我的心情也由失望转向愤怒。
内容是个骗局,挂羊头卖狗肉。
本书,书名是"4点起床",副标题为"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全书60小节,竟然有38节的内容与"4点起床"搭不上边,完完全全就是作者的职场心得!如果把"4点起床"视为一个结论或建议,那作者应该充分阐述他的论点。可是,读完全书,只有4个小节能勉强算得上论点:"早上荷尔蒙分泌更旺盛"、"早起半小时,地铁变书房"、"清晨让写书轻而易举"、"你知道脑子变聪明的时间段吗"。剩下的部分纯粹是作者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杂烩:早晨问候,早会,向上司的早晨汇报,早晨推销,早餐会议,第一个到公司,看报纸,看电视,学英语,职场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全书共五章,其中第二章和第五章的内容跟4点起床这个主旨毫无关系!
逻辑硬伤,结论武断。
有一句话多次出现,贯穿全书:"成功人士与不成功人士之间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难怪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分青红皂白,埋头照搬就能成为"成功人士"?可能作者知道自己书写得太烂了,理亏,还好想起自己还算是世俗"成功人士"的一员,作此安慰。最让人恼火的是作者的逻辑,狗屁不通,还自以为是。"请大家好好想想,你的脑子已经因为工作辛苦了一整天,大半夜你还要让它继续工作,是不是也太难为它了?所以我觉得,早上工作比晚上工作更好!",村上春树说的比较中肯,"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是夜猫型,你让睡眼惺忪的野猫早上四点起床工作,难道就不难为它?"在早晨采取怎样的行动,养成怎样的习惯,是做抢先一步的人,还是做落后一步的人,其中的差距决定胜负",所以抢先行动就能赢到最后?"成功人士热爱早起的三个理由:想早点开始工作,追回落后的差距,一早上班已经成了习惯",这是表现不是理由,而且很肤浅。"我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总是每天第一个到公司",这是另一个让人火大的地方,作者的很多结论都是从自我经验出发,把自己标榜成成功人士的代表,其片面之谈的样本数量、质量,令人汗颜。"最适合在早上学的就是外语了。NHK教育频道将外语学习节目列为每天的第一档节目就是最好的证据",作者如此的逗逼思维,简直罄竹难书了。书中的很多内容和建议,就算我做不到四点起床,甚至踩点上班,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照样可以一一用上,那我为什么还要早起呢?
闪光片段之一二。
伍尔夫说过,很多书虽然实在都没有什么价值,甚至可以根本忽略不管,可是偶尔当你看这些残渣,在其中发现戒指般可贵的破碎片段,而把它们重新加以组合时,那又是多迷人的经验呀!说完我对本书的"控诉",也聊聊我能发现的闪光片段吧。作为一名日本的作家,作者细腻的心理也能见一二。"眼睛是一种很随便的器官,你以为你懂了,其实不然","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上的","互联网时代......节省不少交通费和时间......的确挺划算。可我并不这么想,人的心理,还是得通过见到面、听到声音、用肌肤接触对方来揣摩。人的心思本来就难以捉摸,不见面就更捉摸不透了",这几句还是能引人深思的。
郝明义在《越读者》中提到:"我倒更愿意用这本书值得你花多少时间来评价它,对一个读者来说,最昂贵的成本是他的时间。"在这个人人都想表达,人人都能出书的年代,我希望下一个诉诸文字的创作者在动笔之前能够再三斟酌,下一个决定将书出版的编辑能够想想读者的昂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