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记得陈晓旭的死 然而忘记了高老
2010-07-28
07年5月13日 陈晓旭病逝 结果就是各大主流媒体那个报道啊 那个追忆啊 那个召集《红楼梦》各演员一起访谈啊。5月17日 高鸿业与世长辞。虽然我也不曾记得当时是否有相关报道,但是今日读了第三遍高老的微观之后。我想缅怀这个日子。80年代之前中国的经济学主流思想皆受俄罗斯那儿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影响。之后才开始逐步引入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马歇尔之作品。高老最先提出了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对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取否定态度。确实在那个年代要想引进资本主义的东西实属不易,高老创了先锋。之前我对同学说高老老是爱在每章末尾对西方经济学批评一番,未免显得过于矫揉造作(一边教我们别人的东西一边又骂他怎么怎么不好,怎么怎么不科学,怎么怎么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过对于一个初学西方经济学的人来说,确实首先的是要端正态度,摆正对待资本主义意识的姿态。这点我今天才发现其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觉得西方经济学如此完美如此有用。因为21世纪是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引导全球经济大局的年代,不时的能听到中国受迫于美国汇率升值,要买美国国债,大豆期货被美国坑了,股市被美国套现了,出口跨了,收购又收购美国的烂货。中国总是经济内伤。19世纪30年法国和英国的大革命应运而生了以马歇尔为主的庸俗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提倡政府干预国家经济,运用财政政策才能摆脱经济萎缩之困境。20世纪70年代美国再次陷入经济滞涨期,此时通货膨胀与失业共存。凯恩斯的政府手段已经无法解决该问题。因此出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由此可见,一种经济思想必须与该时代的特性相符合才能立得住脚。我相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终究有一天会被各位大学生内心所真正认可。而不是当做乏味的政治理论来学习。只是时代未到。一定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经济学。这是高老教会我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