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与娱乐致死
2014-02-06
前两天下定决心把微博和微信的朋友圈戒除两个月。微博倒还好,微信却变得越来越没有营养,而且看着别人晒的幸福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幸福,于是不开心。于是就把它给戒了。
另一个原因是出于最近以来对网络上碎片化信息的警惕。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写一篇长的文章,看完一整本书。于是也把这个怪罪给微博和微信。
碰巧,在受戒期间,看的第一本书就是Neil Postman的《娱乐至死》。书中声讨了电视作为新媒体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影响。他阐述了电视没有书本那样,养成人们深度、系统化的思维习惯,同时,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浅薄。
Neil Postman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否则他会更得意于他的先见之明。互联网营造了与电视不同的语境,也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比如不超过140字的微博。还记得Twitter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对它嗤之以鼻。谁这么无聊会每天没事更新他的吃喝拉撒,还有谁会更无聊去关注别人的吃喝拉撒。但现在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除了吃喝拉撒之外,我更会经常翻墙去看twitter上各种新的媒体信息,从国外来了解国内。
但这种类微博的网络媒体形式,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讨伐。不超过140字上下的片段给人们带来了庞大的信息碎片。于是,信息真的爆炸了。人类本性当中需要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可控感,现在却突然发现自己对信息失去了控制。别说消化信息,连看完这些信息都不可能。同时,在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面前,我们也失去了深度思考和专注的能力,前一秒钟为某个段子哈哈大笑,下一秒是条拐卖儿童的微博,顿时义愤填膺,再接着是一处新开张的餐厅信息,于是立马转发。我们连自己的情绪都没法维持超过1分钟,遑论深入地思考一个小时。
互联网的任意连接性是对人类专注力的另一个挑战。从一篇文章跳跃到另一篇文章只需要一次点击,如果你一手拿着鼠标在屏幕上阅读,你十分钟后看的文章和你十分钟前看的可能八竿子打不着。看到文章推荐的一本书,马上搜索这本书,马上链接到书评,马上去亚马逊上去买书,马上被亚马逊推荐的同类书吸引……这时候你还记得你几分钟前看那篇文章时候的感动或思考吗?
这样的信息碎片让人因为失去了可控感而变得烦躁,也开始惶恐。我们会渐渐失去深度思维能力吗?我们的系统化思考力是否会变弱?与这样的反思对立的是对未来的预判:这样的信息快餐是否会成为将来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否大家会开始迎合这种方式而拒绝长篇大论? 作为个人,我们是应该回到过去的印刷体的阅读方式还是拥抱这种新媒体的信息提供方式?
我试图从Neil的这本书中寻找答案,但遗憾的是在书的结尾,他说,我无法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甚至这可能根本就答案。或许他只是提了一个好的问题而已,但从书里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一句,“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把所有的节目娱乐化”。如果推演一下,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并不关键,关键是它把所有的信息碎片化。
我们应该考虑为什么电视、互联网这么快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其娱乐化、碎片化的特征自然有其正面的影响力,比如用娱乐来对抗生活的无聊与苦痛,用碎片来应对生活的繁忙与日复一日的冗长。我们不能只批判新媒体的缺陷,而忽略了其有价值的一面。对于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来说,只要注意避免这两个极端,即“把一切内容娱乐化”和“把一切信息碎片化”,后果就没那么严重。即便是严肃的、系统性的资讯,我们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以娱乐性、碎片式的方式呈现出来,结果也无伤大雅。这不会影响我们现在的深度、专注的思考能力,反而是对我们的阅读和思维方式提供了新的挑战。
评判的另一个角度或许是找一个benchmark。如果和纸质的书本相比,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的确在信息的提供方式上有不尽入人意的地方。但是在纸质阅读时代,书本的深度性与系统性是否也恰恰是阻碍多数人阅读书籍的一个障碍?只需回忆下在互联网阅读还未成为流行的时候,我们每天又多看了多少书,有过多少次深度的阅读?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到底是增加了我们的信息获取,还是减少了我们的信息摄入?如果把专注力当成另一个比较的因素,在纸质阅读时代,我们每月或每年的平均阅读时间比现在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十年前我们每年会读几本书,有过多少次阅读后的深度思考?互联网阅读到底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还是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而且这份转移,到底是把我们从纸质书本上的注意力转移过来的,还是从阅读以外的事物上转移过来的?
也许我们在担心新媒体对我们思维能力的伤害之前,我们要深入、系统地想一想,到底我们的思维能力是被新媒体弱化了,还是它从来就没那么强大。新媒体,作为工具也好,作为信息本身也好(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只是我们的替罪羊。要知道,为自己开脱,寻找替罪羊,是人类最擅长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