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2013-11-26
2天前,很矫情地参加了一个读书演讲比赛,想想写了东西不要浪费,于是又恨矫情地放了上来。
当一个人紧张的时候,像现在,他的脸会发白、手会发抖,因为人在紧张或者面临压力的时候,全身的血液会自动集中到腿部,以方便随时可以逃跑。所以,跑,是人类的本能,我们天生就会跑。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跑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专门为跑步写了一本书,一如我今天的演讲题目——《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正如村上春树在序中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去健康身体的书,这只是一本积极探寻跑步价值的散文集。正如毛姆所说:“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跑步也是如此。我常常在想,对于一名跑者而言,跑步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跑步?
——跑步带给我什么
村上春树在书中写到:我曾经采访过奥运会长跑选手赖古利彦,在他退役就任日本队教练不久。当时我问道:“赖古君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种情形呢?”赖古君正所谓怒目圆睁,然后用了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我自问没有奥运会马拉松选手这样惊人的耐力、膂力和意志,这种不想出门的问题对我来说其实困扰更大。而我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每次都在出门前默默对自己说,我不是出去跑步的,我只是出去溜达一圈而已。而每当我走出家门,站在起点时,不想跑之类的烦恼就已经被抛在脑后了,因为我已经穿戴好出门了,不跑步很不划算。
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其实是跑步带给我最大的启发,不管事情有多么的困难,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把自己踢出温暖的被窝,丢到冰冷的起跑线上,然后一步一步的跑完全程。用文艺点的说法来讲,就是“万丈高楼从地起”。
7月,当我完成了2000KM的总计跑步距离的时候,一个北京的朋友跟我说“你知道吗?你都能从深圳跑到北京了。”那一晚,我打开百度地图,仔细端详地图上从深圳到北京的距离,开心了很久。就是一步一步地跑,一天一天的积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可以跑到北京了。聚沙成塔,就是有这样难以言喻的魔力。
——为了证明自己
有人在讨论跑步的意义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跑步是我唯一能做好的事情,也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从大学的象牙塔中走出,进入了丛林规则的社会。梦想在哪里?人生方向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很少有人能知道,所以,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往哪个方向用力。这个时候,跑步进入了我的生活。
跑者中流传这一句话:“你跑过的路不会欺骗你。”跑步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付出了马上能看到回报的事情,也大概这世界上最不需要门槛的一项运动。你只需要有一双跑步鞋,一条还算平整的道路,就能够一直跑下去。不管刚开始你的速度有多慢,你的气息有多乱,只要一天天地坚持,马上就能看到一天天的改变。
2012年11月,也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深圳党校入职培训,开始跑步,我只能隔天跑4KM,而且脚步沉重,气喘吁吁。1年以后的今天,我每天能跑10KM, 12月8日我要参加深圳市第一届城市马拉松,沿着深南大道,跑总计42.195KM。1年前我自己从来不敢想象,周围的朋友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会站在马拉松的起跑线上。是跑步,让我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相信梦想总能实现,也学会了相信自己。
——我不是要叫你们跑
不管是村上春树的这本书,还是我以上的一些话语,都不是要宣扬跑步有多好,也不是要让大家也跑步。我只是希望,能通过自己跑步的一些经历和感想,带给大家一些我认为很珍贵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并能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
最后,我仅用日本跑步电影《强风正劲》中的一句台词与大家共勉:
“你认为,对一个跑者最高的赞誉是什么?”
“是快吗?”
“不对,我认为,是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