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小朋友的立场看世界,就是给小朋友最好的礼物
2014-01-21
亮一个观点:强烈推荐每个家长,或者准备当家长,或者像我这样想更好地跟小外甥女玩的有心人,或者单纯喜欢小孩子的人,都读读这本书,很有可能我这是大惊小怪,因为很多妈妈已经知道这本书,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不仅仅是有娃的。
说小了,看看,对自己养育孩子有好处,说大了,看看,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点,而不单单去抱怨中国的教育制度多不好多不好。我已经看完这本书,而且认为这本书不是看过就过,需要时常翻,就像那个同事说的那样,她的儿子出现相关情况了,她就把书中相关页码折出来,试着按这样的思维跟孩子沟通。
为人父母的要看一看。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我喜欢画画,家里没有小黑板或者类似的板,就拿着不知哪里来的粉笔画到家里的大衣柜门上,画完了擦掉再画,还为自己找到一个“画板”暗自高兴,沉浸在自己的欢乐的小世界中,直到我把妈妈叫到画好的画前边,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表扬,妈妈不看则已,瞬间告诉我好端端的大衣柜都让你弄成什么样了,赶快擦掉......兴趣就是这样被磨灭了......如果当时,给我一点鼓励,或者告诉我画到纸上等其他的指导性的建议,小小的孩子会是多么高兴。
甚至觉得当老师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老师,更应该看看这本书。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候,有段时间我坐第一排,老师经常在旁边,有一次,因为什么要我们交钱已经忘记了,老师就在我旁边收钱,我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想着每个人都过来交钱,老师也不记名字,怎么知道谁交了,谁没有交呢?越想越想不明白,担心老师最后忘记了,不是该要交过的再交一遍了吗?我就急急地跟老师说,老师你赶紧记下名字吧,要不忘记了,老师跟我讲,我都记在心里了啊,不用记在本子上的,你还挺细心的嘛。渐渐长大之后,再回想起来,当时班上的人不是很多,大家跟老师也都很熟悉,作为大人,完全有能力记住小孩子谁交过钱谁没有交钱,但是当时老师没有说这孩子真多事,或者说这孩子不好好学习净瞎操心,而是给予一个鼓励,让我小小的心安定下来。
小孩子生活中不仅仅是接触爸爸妈妈老师,还有不得不打交道的妈妈的同事、同事的同事等等,大人不能避免孩子接触到行为不正确的人,只能及时地引导孩子,但倘若我们连鉴别孩子是否有不安情绪的能力都没有,又怎么去引导她(他),只能是知道真相后心有余悸。而这本书能更加强大我们这方面的能力。上小学一年级时候,有一次交作业先传给每排的靠路边的那个同学,老师收作业时候就从路边走,再把所有人的作业收走,那次我很伤心,因为传给那个同学之后,她把我正确的答案故意给改成错误的,交给老师之后,她还亲口告诉我这件事,幸灾乐祸地看着我乐,当时只是觉得很受伤,被人欺负了,还不好意思告诉大人,怕说自己怎么那么好欺负。现在看来,这也不过是小孩子的恶作剧,家长或者老师不能避免平时孩子能接触什么样的人,倘若当时老师看到涂改的作业,不一样的字迹,找到我,纠正做错事孩子的行为,及时安抚我;又或者家长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能及时过来了解,这场恶作剧也会变成一个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家长或者老师跟孩子沟通的机会。
没有生下来就是优秀的孩子,也没有生下来就是恶作剧的孩子,所谓的“好”与“坏”都是教育的结果,或许有人会说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我们不也是成长的很好吗?高三时候的化学老师说,十八岁之前人的眼神透露出什么样的神情,那是父母给的,十八岁之后的眼神再透露出什么样的眼神就是自己的事情了。其实,又怎么能以十八岁为节点,小时候的教育没有做好,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是一辈子的,有一些毛病或者习惯可以通过努力慢慢改掉,但是对事物的认知、面对困难的第一反应等等,想要改变就很困难。只能是从娃娃抓起。
整本书看起来很厚,但是很吸引人,基本一天时间就能看一遍,然后放在手边,再翻。
《窗边的小豆豆》是以孩子的角度写小朋友想要什么样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从成年人的怎么理解小朋友的角度写小朋友想要什么样的教育。能站在小朋友的立场看世界,就是给小朋友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