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常常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已,甚至有一种读了就掌握了知识的幻觉。
更要命的是,我们常常陷入“低水平的勤奋”,读了不少本书,但只是学到了书中的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并没有把新知识同旧知识连接起来,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么如何管理自己的知识,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更有解释力和预测力。这些知识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中,就把这种知识叫做“临界知识”。一旦掌握了这种临界知识,就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加以应用,同时还可以快速迁移到其他领域,从而实现不同知识的融会贯通。
那么如何掌握和应用临界知识呢?搞清楚“概念”是关键。
我们没有读懂一本书,没有掌握一门知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概念。
概念是对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的抽象和归纳。我们既要搞清楚概念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又要搞清楚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常常“自以为是”,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而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判断是否已经掌握基本概念的方法,就是能不能给别人讲清楚一个概念。如果别人听不明白,证明你还没有掌握这个概念。所谓教是最好的学。
另外,我们读一本书或者学习一门知识时,应该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本书最核心的东西讲什么?
2、这本书的知识脉络是什么?
3、读这本书时,你想到了什么?
只有搭建起了个人的知体系框架,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成你自己的财富。
-
误读的背后
2010-01-09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算不上经典,但创造了一个销量神话,堪称图书营销策划的成功案例。它讲述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麦金莱要求中尉罗文把一封信交给加西亚将军,罗文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任务。后来一个名叫埃尔伯特·哈伯德的作家(书商)将这个故事写了出来,意外成就了这篇史上最值钱的短文,同时罗文也被塑造成为企业优秀员工的典范。但实际上,这个神话的产生实际上源于一个个“误读”,以下试举四例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误读一:罗文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就完成了任务
书中作者哈伯德开篇就强调:美国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却最终把信送到了加西亚手中,这也成为这本书宣扬的重心以及后来被“老板们”封为知音的重点。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书中附录的罗文自述:《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实际上罗文在见到总统之前,首先见到的是瓦格纳上校,瓦格纳已经事先提示罗文要坐去往牙买加的船,更为关键的一个被哈伯德有意忽略的地方是,实际上总统明确地对罗文说了加西亚进军可能在古巴东部的一个地方。知道了这一点,再加上后来一连串的周密安排,即使不是罗文,依然可以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
误读二:罗文仅靠自己个人力量就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根据书中罗文的自述,事实上罗文的行程早已被精心安排妥当,并有一个团队的力量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全力协助罗文。我们可以看一下整个过程,罗文在接收总统的命令后,瓦格纳上校安排军需官哈姆菲克斯把他安排到金斯顿上岸,然后乘坐阿迪伦达克号轮船前往牙买加,之后被安排乘坐马车见到了向导瓦西奥,在瓦西奥的护送下,又见到了瑞奥将军派来的卡斯特罗上校,之后瑞奥将军又派两百人的骑兵部队护送罗文,于是最终见到了加西亚将军并把总统的信带给了他。这一切的周密安排、无间配合,难道仅仅是个人的力量吗?
误读三:罗文可以成为效仿学习的对象
首先,故事的背景是美西战争,是在美国急迫地需要了解西班牙军队的情况,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如果不是战争环境,绝也不轮到让一个年轻中尉完成这样一个重大任务。其次,罗文是一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商业组织不同于军队,不可能奢求员工绝对地服从,企业的民主化管理已不容否定。另外,这本书实际上其实是一本很“美国”的书,宣传的是一种硬汉精神,歌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在国内,特别是企业中是不现实的。
误读四:这本书的销量很高,受到了普遍欢迎
实际上,哈伯德的文章只有三千字,要在国内根本不能算作一本书。它的畅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购买”。先是纽约中心铁路局,后来“俄国铁道大臣希拉科夫亲王在读了丹尼尔重印的文章后,又让人将它翻译成俄文,并且将《致加西亚的信》分发给他的所有铁路员工,让他们人手一册。”“接着,俄国军队也引进了这篇文章:每一个被派往日本前线的俄国士兵都拿到了一本《致加西亚的信》。日本人在俄国俘虏的物品中发现了这篇文章,随后将它翻译成日文。根据天皇的指令,每一位日本政府人员都要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书中又提到美国总统布什也读过这篇文章。连日本天皇和美国总统这样的人物都对它如此重视,这说明了什么呢?究其原因其实与《圣经》、《毛选》得以成为最大销量图书类似。
国内很多企业老板总是认为是企业养活了员工,员工应该感恩戴德,誓死效忠,但事实上应该是员工养活了企业,员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很多老板都喜欢拿马云说事,但奇怪的是马所倡导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企业第三”却没有几个企业愿意倡导并践行。国内公司在所谓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共同推崇《致加西亚的信》,究其原因,奥秘就在于这本书宣扬了“员工要学会服从上级,始终忠诚于公司,主动克服任何困难,直至完成任务。”这实际上也正是《致加西亚的信》得以流行并被刻意误读的背后原因。
-
没有惊喜,却有遗憾
2010-04-21
这套书的前两本都读过,看到出了第三本。明知“续集越来越差定理”,但还是期望李欣频能带来新的惊喜,但很遗憾,的确不如前两本好。
首先是诚意。这一本更多是以前演讲、读者问题和以前两本书观点的结合,也没有能像第二本那样,起码从另一个角度对第一本进行超越,那么这本书只能算作一个问答录了。不得不说,确实有点辜负了读者对这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书名而生出的期许了。
其次是内容。这本书中,更多是援引了前两本之中的观点,这就有点炒冷饭了。前两本还只是列举别人书中的观点怎么说,这次大幅度列举自己书中怎么说,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另外,在书的后半部,作者明显转向了灵修、心灵治疗、成功学的路子,这种倾向其实在第二本中已有反映,在这本中就更加明显了。我不反对这类东西,但如果太过唯心并把成功寄托在这方面就有点玄乎了。
没有惊喜,这原本再正常不过了,再伟大的作者也有才思枯竭的时候。至于遗憾,或许真的是我太过奢望了。
-
无关权术的技术管理者职场成功日记
2010-06-21
之前在mp4上看过部分内容,可惜不全,这次看到全本,读完感觉获益匪浅,特别是拨开了笼罩在职场类书籍之上的乌云浓雾,让我们看见了阳光和正途。
之前看到的其他的职场类书籍,要么不是空泛、干瘪、无趣的教科书体裁,就是介绍办公室政治的血雨腥风、勾心斗角的虚构小说体,真正从个人成长、体悟、心得的角度真诚面对读者的,目前我只发现了这本《修炼--我的职场十年》。
首先值得肯定的就是,其中洋溢的积极向上、踏实努力的精神。就像作者所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在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且真的能够竭尽全力。”因为“幸运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需要天才来解决的问题极为稀少。我们面对的问题,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只要真正努力,就能够解决的。”那么“只要努力,一个普通的灵魂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另外,作者从一开始就提倡企业职业化建设,减少内耗,提高效率,从而更好面对外部市场的竞争,而不是把传统政治斗争之类的权术带到公司管理中。作者指出中国封建帝王因为缺少外部竞争的视野,更多考虑自己的权利稳定性,因此“很大一部分心思,不得不用在了如何利用各种诱惑,派系之间的矛盾,权力上的制衡等计谋,来保证重臣们没有能力或意愿来颠覆自己的地位。不断地导演着奴才,人才和蠢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宫廷闹剧;用孝道,知足常乐等文化因素以及社会体制等手段,培养大众逆来顺受的品质,来消除庶民们更多的期望,从而在根本上抑制其揭竿而起的念头。国家的效益和效率,以及文明的进步,基本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但对于要时刻面临外部市场竞争的企业而言,“优秀的企业,在于让企业的要素,包括人,发挥出其可能的最大效益。这决不是中国传统政治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笔触更多放在了个人成长、企业管理的总结和反思上。从一开始在洛杉矶与美国同行共同研发的体悟,到在惠州从事开发时对亲情管理与职业化的反思,再到领导联想掌上电脑的研发团队的思考实践,以及进入集团高层时对企业战略等问题的思考,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像对中国企业“功利化”而带来的竞争力缺失的思考,对“救亡”与“启蒙”的反思等等,都有很高的水准和深度,也能引起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追问。
-
人生如何更精彩
2010-01-28
一个活得明白的人,一个活得精彩的人,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一个好为人师的人,一个让你不得不喜欢的人,一个你自觉不自觉会关注的人。
这就是袁岳。
与其说这是一本给大学生的读本,还不如说这是袁岳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没有严谨宏大的逻辑架构,没有玄奥高深的学术名词,虽然其中有不少社会学、心理学、法学、营销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但即便你没有这方面的储备,依然可以轻松阅读。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人如其字,那同样可以说书如其人,人如其书。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能感觉到仿佛作者就在对面跟你在交谈。《菜根谭》云:“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一个真正修炼到睿智、谦卑、平和、乐观、通达的人,你是几乎感觉不到那种盛气凌人的压迫气场的。一切就像山间明月,一切就如清风水流。
袁岳用他的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人可以有多种身份、多重经历乃至无穷可能。就像他自己可以是创业者、可以是主持人、可以是教授、可以是国际学者、可以是博主。这诸种身份和经历都可以并行不悖、融会贯通。于是,每一种身份都是他,又不完全是他。那么,人生就是要探索诸种可能,就是要生发出各种可能的“化身”,这样的人才是新鲜、有趣、完整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是多元、丰富、精彩的人生。
书中袁岳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在表演,只是我们有意识地忽略这一点。其实,表演与否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是否是自己的导演。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意是表达一种人世沧桑、浮沉变幻的无力和荒谬,但我们如果能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理解这句话,那就是要认真把握人生,积极掌控命运,让自己的人生像戏剧那样多姿多彩、酣畅淋漓。
另外,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到学理科的人与学文科的人真的像是两类人,不仅是知识结构不一样,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迥然不同。就像开复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和袁岳的这本《我的江湖方式》完全是两种风格,一个充满理科的严谨,一个富于文科的轻松。当然,抛开这些不同点外,最重要的还是共通点。那就是学会融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保持积极心态,努力学习和不断成长。
因此,无论你是要像李开复那样成为职场的牛人,还是要像袁岳这样成为创业的楷模,你都将收获精彩的人生。
-
道不远人
2010-01-16
一开始是在《创富志》上看到陈志武的连载的,这是一本专注于商业模式的杂志,这个系列原来叫“志武谈”,后来知道这些连载合集出版成为了这本《24堂财富课》。今天开始去看《创富志》的网站,没想要收费才能阅读,幸好在新浪读书上看到了有连载,但郁闷的是不全,于是又找到陈志武的搜狐博客,可上面也不全,于是就这样看了绝大部分。晚上在豆瓣看书评的时候,忽然看到这本书在凤凰网上有连载,于是又重头进行了浏览并把没有看过的章节补上了。
应该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非常深入浅出,且能结合诸如微软、沃尔玛、星巴克等很多知名企业的商业模式案例来进行分析;同时又时刻联系中国的历史于当下,让人很难不被吸引和思考反思;并且在书中透过女儿陈迪的口吻和观点让我们对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和子女教育方式有了另外一个观察角度;另外作者也在文中倡导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并呼吁建立一个契约化、法治化、制度化商业社会的必要性。
作者在书中感叹女儿很小的年纪对很多经济问题和商业现象都了很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感悟到经济学是一门源于生活且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问。其实任何一门学问实际上都是人们累积并系统化的关于解释世界和自身的知识体系。任何学问最初都来源于日常的疑惑和追问,但很多学科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慢慢地离普通大众河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了。经济学就是如此,日渐地数理化和模型化让非正业人士往往望而却步。因此,这就需要有一些经济学家承担普罗大众的任务。但这也是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把问题搞复杂很容易,但要能讲得通俗易懂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那些写科普读物的无不是大家。
幸运的是,耶鲁金融学教授陈志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性。他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明现实生活的现象,为普通人和非专业人士生活和思考提供了理论指导。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中国当下产权制度和契约文明缺失的痛惜,对中国强盛兴旺的热望,不能不感染我们。从陈志武教授的《为什么我们勤劳而不富有》、《金融的逻辑》、《财富是怎样产生的》、《非理性亢奋》之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华裔学人的赤字之心。
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角度和视点,为你开启一个新的世界,你将得以窥见经济之美和智慧之光。
-
各章节导言精华汇总
2012-12-25
(这本书最精华、最核心的“干货”实际上就在各章的导言里面,文字不多,话语不难,但文字背后的东西,却值得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如何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有所裨益,更值得不断实践和思考。)
一、念力
创富成功始于正确的心态
* 目标太低,容易倦怠;目标过高,容易产生挫败感。
* 1000万不算多,是个非常靠谱的目标。
* 在一个人激情仍在的时候去创富,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 真实的创富过程,琐碎、枯燥、乏味、重复........所谓“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多是事后的“加料回忆”。
* 未长夜痛哭者,不足与语人生。你弄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了吗?
二、统御力
识人、用人和聚人
* 识人、用人、信任、惩戒。这是人性的博弈。
* 创业失败,很少是因为独裁,多是因为俩人一样大,谁也说不服谁。
* 草创时宜专制,壮大后宜开明。
* 战略上宜专制,战术上宜开明。
* 领导,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 管理,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 绝大部分人都是中庸之质,因此要尽可能用一颗无偏见的心识才、用才。
三、成长力
创富心态与企业规模
* 公司如同学校,工资就是你的奖学金。
* 如果一个人要是有换位思考的智慧,就不会再热衷于“办公室政治”。
* 35岁,人生基本上可以看到头了。
* 左手捐钱,右手赚钱。若左手布施,勿令右手知。若右手赚钱,勿令左手知。
* 越往高处走,越需要聚集式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低谷,因为机会来时就能一飞冲天;而是入错行,触到“看不见的天花板。”
四、财物力
成长空间与成本控制
*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定要选择具有成长空间的行业!
*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如果很难扩大规模,再暴利的行业也要慎入。
* 创富,最怕因为资金沉淀而被套牢,失去腾挪跳跃的空间。
* 要看“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再评判一个行业是否暴利。
* 现金流对创业者来说,永远是第一。
* 对待“非策略性成本”,要像杀父仇人般痛恨。
五、前瞻力
价值链、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
* 视野、高度、格局!
* 看任何企业问题,都要首先站在产业链看价值链,然后站在价值链看核心竞争力,站在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上,看品牌、营销、成本控制.......一系列的“药材”。
* 你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决定了你是否需要品牌建设。
* 分析了价值链,才知道往哪儿发力。
* “蓝海战略”的一大特征,用俗话讲,就是“偷梁换柱”!表现为:把顾客不是很注意的环节,大刀阔斧砍掉,或者极力减少。将省下来的成本,狠狠地砸在目标顾客最能感受到“价值”的环节。
* 《蓝海战略》的最大价值在于那套“加减乘除”的工具和思路。
六、决断力
随机应变与战略的手艺化
* 创富成功者,往往是眼中看到了A,真干时就干成了B,干着干着变形居然成了C,结果最终赚到钱还是靠了D。
* 打游击时,必须存着“建立根据地”的心态和嗅觉,否则打成流寇了。
* 抓住机遇,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要见了机遇都抓,该舍就舍,不舍不得。
* 小企业搞“沙盘推演”纯属瞎掰。
* 人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也都具备相应的“下意识能力”。
* 好战略和创业一样,都需要“手艺化”来看待。
七、竞争力
打造“核心竞争力”
* “价值链”对应的,一定是“成本链”——每一个客户价值的产生背后,一定有一个对应的成本。
* “消费者的消费链”对应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如果了解购买决策的全过程,分析消费者在每个环节所关心的不同的问题,并找出最能影响消费决策的环节,重点出击,突出商品所呈现的“价值”。
* 根据什么、谁的意见制定战略?一线的经理的意见而不是一线员工的意见,方能明确指出客户的关注点在哪儿!
* 遇到你业务停滞,如何开创新的增长点?
* 战术玩成了战略,打造核心竞争链,竞争对手就拿你没办法了。
八、洞察力
商业模式的行业本质
* “画地为佬”:细分一块市场,在里面当大佬。
* 品牌建设就是讲故事,讲故事的技巧至于三个字:附着力。
* 奢侈品除“炫耀性消费”的价值以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价值即“美学体验”。
* 美“学”体验的重点,在于把美提炼出来,用理论的方式,发表你的宣言,完成风格诉求。这时,你就能找到知音——也就是认同你那一套理论的一大群人。
* 品牌互动,要讲究“门当户对”,否则只能被别人“吃豆腐”。
* 健身中心的行业本质在于社交。
九、批判力
打破“伪理论”的迷思
* 品牌、创新、质量这些东西,只是一味药。凡药皆毒也,要不要添加,还要因病而定。
* 大体上,世界上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种:“复杂系统型”和“频繁交易型”,前者的代表如波音飞机,后者如宝洁的“海飞丝”。
* 品牌在“复杂系统型”企业交易中,基本起不到作用。
* “英特尔”其实是“穿越型”打法,从“复杂系统型”穿越到“频繁交易型”作战。
* 把“创新”理解为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就太傻了,小公司更适合从“小”发力。
* 质量,往往不是顾客追求的最重要价值,更不是唯一的价值。
* 要拿着“批判的眼光”去听课、读书!否则“尽信书不如无书”。
-
当我们谈论小米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5-01-17
在今天小米已经成为一家现象级的公司了,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小米的消息。或褒或贬,或看好或看衰,都能找出各自的论点,似乎也都言之有理。
但当我们在谈论小米的时候,我们是否足够了解小米?
这本《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无疑是我们了解小米的第一手资料。
一句话总结小米的成功的缘由,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庞大的消费人群,作为世界工厂拥有的强大的产业链配套体系,以及至关重要的雷军本人在金山的经历,做天使投资时累积的经验和人脉,这些条件因缘际会,共同造就了小米。
小米成功一个关键就是重视“用户”,贴近用户,让用户可参与,可体验,可分享,让用户创造内容,让用户成为企业的考评者。另一个关键是重视员工,当然这个前提就是雷军说的做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要有花不完的钱,有钱自然任性,可以给员工足够好的薪酬和办公环境,但对人的重视和充分信任,可恐怕也是小米推崇海底捞的缘由了。
小米的成功还离不开“创新”,这个是争议最大的。小米的产品,确实不同程度有抄袭存在。这里说的创新主要是模式上的。小米造就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直接导致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国产手机品牌的再一次崛起。而这本书揭示的小米在人才制度,营销传播、客户服务等各方面的全面创新。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成功并不简单,小米真的也是蛮拼的!
-
人生需要不断超越
2010-01-11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而你能看多远取决于你站的高度和视角的广度。站的点不同,看到的事物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大不同。
这本书是作者上一本畅销书《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的心灵读本(其实就是续集),在延续上一部个人成长和创意养成的基础上,这本更为关注心灵和潜能开发。全书12章代表12个层,通过视点从“原点”到“新的点”再到“无限可能的点”的不断拓展,实现了从“人生创意”到“人生创造”再到“人生创世”境界的超越,达到了从“原我”到“变我”再到“全我”的提升。
我试着画了一下本书的逻辑结构,这样可能会清楚一些。(豆瓣的这个文字编辑器太简陋了,大家将就着看吧。)
人生创意学——>人生创造学——>人生创世学
原点 ——> 新的点 ——> 无限可能的点
新的可能 ——> 无限可能 ——> 最好的可能
原我 ——> 变我 ——> 全我
看这本书的时候想起来了上学时候做论文的方法:“体系+观点+摘录”,这样做的好处是看起来丰富、权威,而坏处是显得没有自己的东西了。个人感觉其实作者能把这本书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特别是这个体系结构倒是很严整的。看到很多豆油都对此诟病不已,其实大可不必。书中作者不是也说了吗,如果你遇到了不好的电影或是书籍,那么你该想想,假如是你写的话,你会怎么样写?
其实抛开作者的诸多方法和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积极态度的价值。因为有了积极的态度才可能转换思维,才可能提升境界,才可能有一个无比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