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笔记
2013-09-21
我的操作吧.....
电脑: 删除卸载,文件多多上传网络,保存专业知识, 建立归档文件夹 , 用PKM软件进行分类管理 ......
生活: 文档整理 ,通讯录笔记备份
-------------------------------
以下是我的摘录笔记,不调理即凌乱之处敬请谅解与补充......
PKM常见有两个解释:一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中文的含义是“个人知识管理”
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显性化,多分析多分享....
2 PKM五个问题
学习知识---你会学习吗?
保存知识--用时能找到吗?
知识共享---能让人知道你知道吗?
知识使用--能让知识带来价值吗?
知识创新--能用创新超越竞争吗?
一: 如何学习
3 为什么要学习
时代在变化。
需要学习什么?聚焦: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兴趣是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达到优势并且超越砖家,3年以上的专业领域。
4 你的学习方法模型
(1)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 (初识)
(2)了解该领域的全貌 (深入认识)
(3)跟踪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升级)
(4)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总结自己的真知灼见和教训经验)
二: 如何保存知识
5 恶习-无限制的保存
人们下载的知识是显性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这部分知识,如果没有被你处理过(阅读,知道是什么;思考,知道对你有什么用),根本不可能成为“你的知识”,根本不会对你产生一点点作用,只会让你“淹没在知识中”而无法自拔。
6 该保持哪些知识
对于保持知识,聪明的知识工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制定要保存知识的类型和规则:只有符合目前和将来发展方向的我才会去保存。
我保存的知识都需要经过自己处理,为这些知识建立索引才能保证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这个建立索引的过程大部分是通过大脑、关键词,我要阅读思考起码知道自己保存的内容是什么,知道哪里可能用到。
7 文件分类法....
(按照个人而定吧感觉...)
8 清爽你的电脑
(1) 卸载不常用的软件和删除不常用的东西
(2)建立常用和每日习惯的文件夹, 将那些不常用的未整合的东西过滤删除 。
(3)整理快捷方式:在快速启动栏建立几个常用的方式,然后桌面的都放在文件夹中。
(4)看过的文件或者不是很常用的保存在互联网。(要不然硬盘越来越满)
(5)寻找文件的方法:本地搜索
(6) 找些PKM知识保存工具
9 对“人”的保存
通常按照:
姓名: 职业: 个性: 兴趣: 特长:
除了利用图书资料、电子文档等学习外,知识工作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向他人
学习。
在工作和实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是“知道谁知道”,即你在做事情的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向谁去请教,知道 谁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因为尽管这些知识不是为你所有,但可以为你所用。所以,在知识保存的阶段除了要考虑保存显性的资料和我文件外,还要关注对人的“保存”。当然,我们无法保存人本身,我们只需要保存这个人的联系方式,以便能通过最快捷的方式获得他的协助。
此外,为了能获得他的协助,我们最好还能够知道这个人的背景、专业、优势、特长和个性等情况。了解一个人越多,那么你跟他交流与沟通的效率就越高,得到真正帮助的机会就越大。
三: 共享知识
不在于你认识什么人,而在于什么人认识你,不在于什么人影响了你,而在于你影响了什么人。
10
为什么你觉得不得志
西方文化曾有这样的谚语:我宁愿让人们怀疑我心怀叵测,也不能说话暴露我的愚蠢!强调了“隐”的重要性。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把“隐”的境界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高手在隐!在武侠小说中也总是发现:真正的高手总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大漠、山颠、深洞,跳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一般很少参与江湖纷争,直到非需要他来挽救武林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要谨言慎行,祸从口出,出头的椽子先烂,所以我们都信奉沉默是金,信奉高高挂起。在我们的教育中,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死记硬背,然后考更高的分,上更好的大学。但悲哀的是,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读完大学连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都缺乏,不论这些想法对与错,你起码要能够表达出来让人明白!
??? 在学校也好,在单位也罢,总有那么多觉得不得志的“怨妇”。我承认,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的确有许多是因为你体制、文化、管理者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因素造成领导任人唯亲、唯权、唯钱。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即便是一个混蛋的领导,他也需要能帮助他做事情并能带来业绩、政绩、成绩的人,况且对于大部分领导还是具有一定辨别力的!
??? 反思自己不得志的原因,除了外部环境,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本身的原因呢?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水平高低不是你说了算,而必须是别人的判断。要让别人说你是一个“牛人”,人家怎么判断?你没有主动让人去了解你,了解你的能力、水平、性格、价值观?好酒也怕巷子深,是不是好产品要让市场来评判,是不是有水平和能力的人要让你的同事、朋友、领导、合作伙伴来评判。他们评判需要依据,你不要奢望这些同事、朋友、领导和合作伙伴会有耐心和时间来“发掘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没有人会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你、分析你,然后才发掘出你是一个人才,你必须主动的将你优势的、擅长的东西展示出来让别人知道!而不得志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不错”而不是别人认为你不错,因为你没有主动去做知识共享的工作。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
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主动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就更加重要。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很短、国家资源缺乏而人口数量多,整个国家从温饱问题上走出来也不过三十多年,尚没有全面建立完善的资源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所以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是竞争性的:工作岗位、薪水、职位、医疗保护等等,你不主动争取别人就会得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许多东西都需要“抢”。
知识工作者不能做“隐士”,你不能“我觉得我怎么样“,而应该让别人觉得你怎么样。你应该通过共享知识形成别人对你的认识、控制别人对你的感觉,而不是一幅高高在上、牛皮哄哄的嘴脸,这样的人十分可憎而非可爱。
有不少人总在跟别人解释他多牛、水平多高,但你不能代替我的判断:你怎么证明你牛,你怎么用很舒服的方式让我觉得你牛。你不能强制告诉我结果(你牛)并让我接受,你需要拿出东西来证明,然后让我作出自己的判断。美国总统也不能强制人们选他,而需要他不断的去展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愿景,如果人们都认可他的观点和愿景,他就可以当总统,如果大家不认可或者认可的人少,那就别人当总统。
所以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应该去主动共享和传播自己的知识,愿意将自己的知识显性化的表达出来,这一方面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也为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发挥作用。
11 知识共享的好处
那是杠杠滴啊 ....就不说而来 balbal
最大的好处就是建立个人品牌,并且扩散志同道合的盟友啊....
12 结识高质量的朋友
看一个人的身价,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看他的朋友。
要结识高价值的朋友: 还是要用建立个人品牌的最简单方式....
就是让别人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信任自己,最简单的方式是自己主动去做知识共享的工作: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共享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并认可。
13 共享知识的工具
个人博客
微博
系统但闻的IT系统
正式的出版物
四: 使用知识
百无一用是书生
14
胆识:无知才能无畏
有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得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
捷诺用手在桌上画了大小两个圆圈,并说:”打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的多。但是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打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的长,因而我接触到的无知的范围比你们的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
的确,知识越多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所以知识越多的人越谦虚。但有时候这种谦虚也会成为恐惧和胆怯的原因:因为知识越多,感觉到的事物的不确定性越多,所以许多事情不敢去干,总奢望条件再成熟一点、环境再好一点、掌握的信息再多一点才敢决策,导致许多事情不敢开始。这类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年我也想如何如何,如果要是做了一定比他好许多”。对于这类人,笔者向你推荐一句话“无知者无畏”。
无知者无畏的本意是说因为对某一项事务一无所知,反而对它没有畏惧心理,敢于去尝试,敢于创新,但无畏的后果往往容易以失败而告终。人们对于了解的事物因为知道它存在的难度,所以缩手缩脚不敢去做。但事实上,任何决策和判断都是在信息和知识不完全充分的条件下做出的,而机会更是在信息和知识支离破碎的时候出现的,如果等所有的信息、知识和外部环境都成熟了再去行动,那时候将与成功失之交臂,机会也就不成为机会了。所以说,知识工作者要有一股无知者无畏的干劲,要敢于去尝试,罗斯福总统曾经说过“唯一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如果仅仅生活在恐惧中,那什么事情都无法作,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你的一生将一事无成。
至于要确定你的知识用在什么领域,确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在大部分状况下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更多的是靠胆识。相对来说,知识工作者更习惯于逻辑推导、严格证明或者证伪,你的知识可以用在这个领域,也可以用在那个领域,可以用来解决某个当前急迫的问题,也可以用在解决未来更有价值的问题。选择了某个方向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方向,在你的时间是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知识使用的方向和领域对于你个人的发展影响很大。在科学研究领域,那些选择速成的方向和领域的科研人员不大可能成为知名的科学家,虽然他们可能有许多小的发明和创造;而那些选择挑战性较大的领域的科研人员,他们宁愿为一个激动人心的问题和机会“要坐十年冷板凳”,他们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做出最具颠覆性的创新和发明。
15 使用知识的三种方式
找份工作
使用个人专利:个人知识产品化专利化
1.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相结合,向某个固定的机构提供知识服务:
2.把个人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全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3.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16 让你升值的三个绝招
让你升值的三个绝招
经过以上对四个象限的分析,如何提升个人知识的价值就比较明确了。下面笔者给出几条简单的建议:
第一,向前看三年。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某领域知识的需求强度使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却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作为知识工作者,必须要有向前看的眼光,不要跟风、赶潮流,如果一味地追赶潮流,那你得到的很可能是残羹冷炙。你最好能找到两三年后社会需求会变大的知识领域,并能在这个领域学习和积累,这样当几年后该领域发展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获取高额收益(这个收益是你关注的内容,例如金钱、地位、安全感、尊重等)。但对于大部分在企业里做的人,你没必要也没有能力去预测十年后的社会需求,因为这个社会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第二,持续提高你知识的独特性。
你能读硕士我也能读,你是博士我也是博士。如果个人知识的独特性单靠学历和证书的话,将来会越来越靠不住的,因为这些显性知识或者显性知识较多的学习不具备很高的壁垒,你必须充分掌握你的行业、你的领域的隐性知识,必须多实践、多总结,这些包含你的经验、体验和操作的知识更难被别人复制,即更具备独特性。
提高个人知识独特性的路径有两条,第一条是在某方向上的专,这是基础,对于学生和处在职业生涯前十年的人而言至关重要,就如同前面所说的,你要在你的领域内达到行业前十名或前一百名的水平,这样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有保障,都会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二条是整合资源的能力,你能将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种综合实力更难以复制,创造的价值更大。这里面涉及知识的创新、知识的整合,需要个人远大的目标和眼光来支撑,需要战略决断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作基础。
第三,通过知识共享树立你的个人品牌。
同样的商品,有的因为有品牌所以价格会贵,而且销量更大,讲究品质的消费者都会倾向于选择品牌商品,这种趋势将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愈发加强。每个知识工作者其实都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推广自己:让别人了解你、信任你并与你合作。在知识独特性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谁拥有品牌,谁就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所以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应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在第3象限中,你我都好像洗衣粉,如果你是拥有品牌的洗衣粉,在同样的知识水平下你的发展机会和薪水待遇很可能就更高。
因此说,共享和传播自己的知识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好方法。
五: 创新知识
张瑞敏曾说,佛教禅宗上有一句话——“凡墙都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去。如果不能创新,在你跟前的一扇门也过不去。
17 知识创新工具
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