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时期的企业家和市场
2016-05-24
看《大败局》最大的感受是,终于明白小时候电线杆子上的各种小广告是怎么回事了。
一时之间好像全中国的男人都肾亏,好像到处都有人得了梅毒。
然而呢,是商家的保健品需要急寻买主,是粗放型营销刻意搞出来的铺天盖地。
从秦池到爱多,到飞龙,到三株,他们都喜欢采用密集式轰炸型广告策略,这也是90年代市场经济初期独有的景观。
他们具有相似的成功,以营销制造需求,进而拉动产出、创造利润。但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又各自有各自的不幸,未能走远。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飞龙,它本来可以抢先上市,改造体制,研发新产品,让企业从开始的粗放经营体制逐步蜕变成现代化体制。
但因为CEO姜伟那脆弱的完美主义,即骄傲又自卑的心理,这个企业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自我诋毁、内部检讨,再加上媒体雪上加霜的宣传,终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
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后,迎头赶上才是智者所为;可是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自尊心受挫,画地为牢、束手束脚。
巨人史玉柱凭借高科技+高学历成为万民追捧的创业偶像。媒体对他的关注为他带来无上荣光,也为他埋下失败的隐患。
“舍得”二字说来容易,操作起来却有各种阻力。内心的贪婪、外在的追捧、政府的支持,这些都很容易让人迷失,忘记自己的初衷。
凭借汉卡一举成名的巨人,在芯片市场占有率减少之后,想到的不是研发升级、引领潮流,而是多领域经营,追房地产、保健品市场这种热点。一下子推出三十几种产品。
巨人之败,在于公司决策机制不合理,在于产品结构不合理,在于对公司的实力没有清晰的认识。
这样庞大的公司,由于管理决策机制的缺失,由于对财务现金流的把控不足,顷刻之间轰然倒塌。
虽然之后史玉柱凭借脑白金和征途网络重回大众视野,但那次失败对他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更多是商场上聪明的投机者,是有钱人,却不是可以影响后世的实业家。
强人们总是想凭借一身之力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则,然后他们被规则愚弄了。亚细亚商场在市场经常尚不发达、国民购买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导致现金流短缺走向失败,盲目相信青年才俊、信仰现代管理方法的太阳神在产品研发上乏力,一声痴迷做官的牟其中凭借“说过等于做过,做过等于成功”的张狂一时成为国民口口相传的财富神话,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景象。
这些创业者凭借勇气和热血在商场上翻云覆雨,赢得国人瞩目,但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素养、应变措施,终于壮志难酬。
他们的失败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作为市场上的先行者,他们遇到的挑战都是前所未见。
风和日丽中,突逢暴雨,怎能不让人手足无措?
危机公关、产权分配、企业文化向心力,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是用一次又一次壮烈的失败换来的血泪教训。
纵观依然活跃在经济舞台上的80、90年代企业,比如万科、步步高、联想、华为,都是能够沉潜下去做实业的。
他们在赌博式的原始积累后,迅速意识到这种模式的不长久,进而确立主业,寻找资金,改造体制,不断向现代化企业迈进。
就像吴晓波说的那样,“”
只有踏踏实实,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