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最重要的答案,都隐藏在我们所视而不见的角落之中
2016-03-04
或许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篇幅颇短(全篇只谈了一个关于变化的寓言),且寓意不算很深(甚至连作者自己都站出来告诉你这故事想说明的是个啥)的故事书是如何被广为流传,并且被各国人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
也许有人会说:应该是因为这本书所谈论的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关于变化现实问题吧,所以很实用。
嘛,这句话倒也没说错。但这本书所谈论的道理也算是老生常谈,在此前有提过类似道理的书已是不计其数。
私以为,部分现代人往往也会有一种通病:同样的事物宁可听现代人大白话讲出来也不愿意听古人之乎者也。再者现代人也讲究快节奏,能够看完就立刻当工具用的书,则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作者能把读者都去思考了,那简直就是经典了。刚好这本书就对上了这些现代人的胃口,因此也不难理解它能够在大放光彩,红得发紫了。
因此,因以上种种,而讨厌这类书的人也是有的。
这点我们还是应该尊重,毕竟不是所有讨厌这本书的人,就一定是否认书中内容的人。也许他们只是对这本书中提到的内容在现实中重复太多次而感到厌烦了吧。就像某些鸡汤一样。
不过重复与否,是第几个人说出来,并不是真正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确实曾经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起到了效果。这不就是其价值所在吗?
再者,此书的内容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简单。然而很多人却是栽在了这个“简单”的问题上。这本书的意义,更像是一面镜子。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让自己克服恐惧、做出变化,最好的途径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
而如果没有一个能让我们看清自身的镜子在那儿,从故事当中的角色遭遇再联系自身的遭遇,我们又怎能看出自己哪儿是愚蠢的呢?
所以,即使道理简单,我们也应该对其给予重视。往往最重要的答案,都隐藏在我们所视而不见的角落之中。
剧情大纲:
在故事初期,两个小矮人因为找到了一处很大的奶酪站而沾沾自喜,沉浸其中。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事物是在变化的。以至于突然有一天奶酪消失了,他们却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与之相对的,两只老鼠对此不以为然,直接就去寻找下一处奶酪了。
而两只小矮人却宁可空等,认为现实对他们不公平,奶酪应该回到他们身边,因此拒绝变化,拒绝去寻找新的奶酪。
直到过了很久以后,他们其中的一位叫唧唧的小矮人才终于意识到,是自身无法接受变化,对新生物产生恐惧的心态使得它一直都沉迷于过去,而无法收获新的事物。因为心态的变化,以及饥饿等原因的驱使,使它离开了这个奶酪站,前去寻找新的奶酪站。虽然路途曲折,它的心境也数次动摇,但最终它坚定了信念,找到了一处比上次规模还要更大的奶酪站。
理解:
在故事中,迷宫就是人生的各种事件与遭遇;奶酪就是好事情、奖励。
而书中的两对小老鼠和小矮人,分别对应着两种现实中的两类人:随着变化而迅速调整自身,进入状态的人;以及贪图安逸,不愿意接受现实变化的人。而我们读者,通常更偏向于后者多一些。
在书中,作者通过小矮人唧唧从一开始不愿接受变化,再到后来变化自身,从而获得比以前更大的收获这个历程,来传递给读者诸多经验及道理。
首先,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变化,是因为曾经的安逸禁锢了我们的思维,认为接受变化便会失去现有的安定,而且新的变化未必会给自己带来如愿以偿的回报。正是因为这些患得患失的想法,使得本来不过如此的情况,经过我们的联想以后就会变得”可怕“得让我们无法接受。而且,当我们害怕这些改变时,心中所留恋的过去的美好也已经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而这种局面并非无法改变。改变它的最大阻力,实际是来自自身。“除非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否则一切都是枉然”。而改变自身的贪图安逸与恐惧的心态、并寻找前进的道路的过程,是没有人能够替你做到的,因为真正改变你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而改变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对自己曾经做过的愚蠢行为进行自嘲。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过去释然,并且迅速朝着新方向前进。
当自己能够做到接受变化,并且从变化中收益时,才会发现变化并非是一件坏事,有时你还能够发挥出它的积极价值。并且变化也并非是之前自身想象的那般艰难,只要克服自身的阻力,集中一心,没有什么无法做到。
人们认为,呆在安乐窝离不谙世事是一种追求稳定生活的做法。而实际上,现实往往。现实中,只有跟随变化而变化自身的做法,给自己找到更多的机会,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稳定的生活。因为真正的稳定,不存在于外物,而存在于自己的内心。
但是改变,并非是随波逐流,也并非同流合污。书中所提到的变化,是一种“外化而内不化”的变化。书中就给出了一个例子,听完这个故事的其中一位女士说,自己的婚姻就像故事中的“奶酪”一样,已经变质了,应该去寻找新的“奶酪”了。而她的朋友则告诉她。新的“奶酪”并非指的新的婚姻对象,而是指的对待婚姻的一种新的态度,新的言行举止。若是如此,同样的婚姻也能够得到改善并收获新的价值。反之,如果自身不变,而只追求外物的变化。那么就算是换了下一个对象,同样的事情仍有可能发生。
因此我们可以说:让自身保持一种正确的秉性与方向,同时对于外物能够通权达变,灵活应对事件的变化。这才是这个书中所提倡的,也是普世哲学所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有如水,变化无形,却蕴含大善大德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