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自由意志
2010-03-14
王小波评价自己的小说比杂文写的好,10多年前我不觉得-因为那时候我没看完他的任何一部小说,因为那时候太浮躁。现在自己也快四十了,浮躁改没改不好说,身体是越来越差,三天两头病倒,虽然没到顾影自怜可心态越来越保守,什么也难得看上,公司的领导说你工作什么的都好,怎么就是心态老显得消极呢,我当时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的一辈子没碰上什么高兴的事儿。都是灰色,所以我也灰色,再说我也到岁数了,你再让我亮丽起来,我可以装,但是怕吓着谁。
这阵子又病了,偶然把这本放了好几年的《黄金时代》翻出来看。开始图的是有意思的文字,流畅风趣不沉重。看着看着就放不下了,作者的“黄金时代”其实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段,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都被阉了,之前的知识都不算数了,代之以拼凑起来的革命思想和赤贫基础上的庸俗逻辑,我是1971年生人,少儿时代都在这些东西里面泡着,所以现在思维能力很有限,也没法不灰色。好了我不想在这儿埋怨谁,我们回来说王小波的 书。
波总(我们如此昵称亲近的朋友,相信他不介意我这么称呼他)说他的小说更好,有好些人不太赞同,我猜跟我一样,看过他的杂文的人肯定比看过小说的多,其实我们当时没有发言权。我现在明白了,是因为他的文字在小说里更肆意横行,更能过瘾地表达,不受幅面的限制,更爽。就像郭德纲评说相声的长度:电视里的相声只能说20-30分钟,可是好的相声这时候腰还没伸开呢。现在看来王小波杂文里面精彩的论断,并没有给予足够篇幅论证,而在小说里面他可以把他经历的生活、那个论证过程都仔细说给我们听。
《黄金时代》里那么多文革故事,波总尽情揭开这个民族的大伤疤,给我们瞧瞧那个年份的愚蠢,也就是他那个年龄能知道的细节。言几段存在不存在的爱情,也抡开了做白日梦。情节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人,看到活生生的人的感情,还有人们的反应和思考,怎么压也压不住人的思考。
我活到快四十了,才理会到什么是生活质量高,根本问题是你快乐不快乐,跟你是谁、你有什么你干什么你跟谁在一块儿不相干。一个印度人跟我说他们那儿见面不问“你好吗?”,而是“Are you happy?”直指本质。阿Q其实过得也不错,只要鲁迅不要把对革命群众的要求加在他身上。作为王二这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小朋友(大跃进、文革期间),他的日子应该是很糟糕的,不论物质还是精神。但是我们在《黄金时代》里面看到了一个充满快乐的人,若干年后他回顾往事的时候他命名这段时光是黄金时代。
日子不管怎么难,只要你还没有自杀(像贺先生),总有一种能够快乐的活法。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当然这容易的多。在王朔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找到大量互相呼应的时代背景,和缺了管教、随便撒野的孩子们(唉我多羡慕他们),但是朔总好像那时还小,也不够像波总有想像力。王二 的黄金时代是他思维放纵的时光,一切都砸烂掉了,周围人们都活在莫名其妙里,但是谁也拦不住一个孩子的发育。他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可以做大人的体力活,也能实施性爱了。而且他的思辩水平并不因为缺乏家庭之爱 和学校教育而衰弱,反而更强大更有力。
一份真挚的“伟大友谊”(或者爱情)更擦亮了这个时代,不论这份爱情的起源是如何荒谬结局如何不堪,她(们)总是故事里的主心骨,闪耀着快乐之光。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言情故事:直白自主,充斥肉体欲望,智慧,不顾检讨收获。
忘了在什么地方看到,说王小波之所以有大量“门下走狗”是因为他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思想,当时不以为然,看完《黄金时代》不得不说我非常同意:王小波的自由思想很纯粹很有魅力,不论你活在什么年代,能和王小波一样,能拿自己的脑子想想事儿,你都不会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