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彤一直是一个情绪起伏剧烈的小孩,前一刻还风平浪静,下一刻就开始嚎啕大哭,原因可能是想起了不小心丢了的小电话或者是非要在寒冷冬天穿一件夏天的裙子。爸爸认为孩子被惯坏了。姥姥认为孩子天生脾气倔强,不听话。就是忍耐力最强的我,有时候也被折磨的濒临崩溃,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
有一次,我和姥姥带彤彤去儿童医院复查,那天正好赶上家里的车限行,我们只能坐地铁过去。路上堵车,地铁拥挤,从地铁到医院还得步行一段,复查虽然很快,但是折腾了一上午彤彤应该是有点累了。她开始提各种要求,要大便,找到厕所后又不拉了;要吃烤肠,没有找到卖烤肠的就大哭不肯进地铁;要吃蛋糕,非要我给爸爸打电话买蛋糕。我跟她说,你不哭我才打电话给爸爸。可是她就不停地哭,哭的我和姥姥脑袋疼。上了地铁,我给爸爸打电话说买蛋糕的事情,打完电话,彤彤马上不哭了,非常开心、非常乖的一直坐到终点。本来,我是想用打电话为手段要挟孩子不再哭。可是没想到却成了孩子哭泣的源头,早知道我应该早打这通电话。孩子的思维方式跟成人怎么这么不一样啊。真是后悔晚矣!
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最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伊莎贝拉费丽奥莎的《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Understanding your child)。其实,在去年的时候我看过这本书,可能是因为当时孩子还小,还没有出现许多让人头疼的问题,感触并不是很深。今年重新翻看觉得启发非常大,尤其是前三章,立即把此书推荐给了爸爸和姥姥。书中就提到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前逻辑思维”,他会停留在当时的境况中,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这不正是彤彤因为我不打电话而嚎啕大哭吗?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孩子的情绪。情绪的商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身为父母,我们都非常重视孩子“智商”的培养,办公室里每天都会讨论为孩子报英语班?数学班?还是舞蹈班?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识字了、会数到一百了,会背好多唐诗了,自己就开始着急。身边朋友的孩子基本从三岁左右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我们也会说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可是,怎么培养?如何培养?这些问题却是一无所知。其实,我们很少把孩子的情绪当一回事,每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我们总说“你要乖,要听话”,父母总是反复强调成人的权威,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需要,压抑了孩子的正常情绪宣泄。此书让我意识到,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她也有自己的权利、自己的意志、自己的选择,而不仅仅是依附于父母的“乖宝宝”。
面对孩子的恐惧、快乐、愤怒和悲伤等种种情绪,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并且重视这些情绪信息,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无理取闹的,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让他自由的选择、自由的表达;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进行“共情式的倾听”,不加任何评价、不提任何建议,不做主观引导,不问“为什么”,培养孩子自己解决情绪问题的能力;要拓宽自己的思路,找出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具体的步骤包括:
1. 尊重孩子的情绪。
2. 倾听孩子的感受。
3. 接纳和理解孩子。
4. “我也是”——缓和孩子的情绪。
5. 帮助孩子利用过去的经验。
6. 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能量。
7. 为孩子提供必要的信息。
8. 鼓励孩子尽可能地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书中有一个关于孩子晚上睡觉的例子。彤彤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嚷嚷:“妈妈,我不想睡觉,我想玩。”我以前会说:“如果你想明天去幼儿园就得睡觉。”这正是书里不推荐的回答方式。书里推荐用共情式的回答:“你一点也不想睡觉,你想接着玩,我能理解。”同时指出睡得稍微晚一点也没有那么严重。当孩子明白父母尊重他的感受的时候,就会学者自己去感觉自己的 ,也更容易在适合的时间上床睡觉。看到这一段后,我当天晚上就进行了实验。
彤彤躺下后照例哼哼:“妈妈,我睡不着,我想玩。”
“你睡不着,你想玩。那你想玩什么呢?”
“我想玩蛋糕玩具。”
我立即到客厅里面把蛋糕玩具拿了过来,并且打开了灯(以前,我是根本不可能这样做的)。彤彤很高兴,拿着蛋糕玩了起来。不过,我还是没有忍住,说:“明天起不来,去不了幼儿园了。”彤彤看看我,想了想,说:“妈妈,我不玩了,我要睡觉。”整个过程只有一分钟而已。我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这真是太神奇了”,我说的那句话其实也不多余,不过是给了孩子一个不玩玩具的台阶罢了,她其实已经困了。之后的晚上,当彤彤表示不想睡觉的时候,我还是会重复“你睡不着,你想玩。那你想玩什么呢?”这句话。但是没有给他拿玩具,而是问她你幼儿园有蛋糕玩具吗?彤彤就会跟我说幼儿园的事情。大概往复两遍她就不会再提玩的事情了。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办法。
我觉得这本书除了教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以外,更难得的是提出了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情绪,重视自己的需求,父母的示范效应最重要,“相对于有意识的行为和说教,父母无意识的行为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全书的第一章就强调了“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情商?”一是提高父母自身的情商;二是相信自己,比起专家,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解决途径。第二章则提出了七个问题,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应该问一下自己这七个问题:
1. 他有过什么经历?(让孩子有机会表达情绪,慎重对待这些情绪)
2. 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观察行为背后的真相)
3. 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父母的语言、行为、情绪影响孩子)
4. 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重视孩子的要求)
5. 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要理解和认同成人自身的需求)
6.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7.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在关注孩子成长的时候也应该适时的停下来看看自己,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另一半都不尊重,能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需求都无视,会看到孩子的需求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把控不了,能帮助孩子控制好情绪吗?答案显而易见。“身教”永远比“言传”更重要。
从这一刻起,关心自己的情绪;从这一刻起,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感受生命的美好。最后谨以纪伯伦的《论孩子》献给我和我的女儿。
-
人类的未来
2016-08-30
与《大灭绝时代》一样,《生命的未来》是一本关于环保的书。我刚刚接受了《大灭绝时代》带来的强烈震撼,再读《生命的未来》不免会对两本书进行对比。
《大灭绝时代》是一位记者、科普作家伊丽莎白•科尔伯特所写,而《生命的未来》则是美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所著。因此,前者长于叙述,情节引人入胜,极具故事性;而后者长于著述,论证鞭策入理,富于科学性。
两本书都提到了许多共同的灭绝现象,比如苏门答腊犀牛、黄金蛙、珊瑚礁等等,但是在讲述灭绝的故事方面,《大灭绝时代》要更加出色,更加震撼人心,更能引起共鸣,所以要了解当前地球上生物所处的境况,一定要读《大灭绝时代》。
昨天看了电影《奇幻森林》的开头,郁郁葱葱的森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神秘而美丽。我不禁想,这样的原始森林在地球上还有多少?是不是在不远的将来想认识原始森林、非洲大草原、浩瀚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只能通过3D电影、VR或者AR技术?多姿多彩的生物只能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了呢?或者,我们根本等不到那一天,因为照现在这个情形发展下去,人类灭绝虽然不是这场大灭绝的前奏,亦不会是终章。当植物开始大量死亡时,人类就必须时刻准备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人类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在地球上可以肆意妄为。然而,就像《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中所讲述的一样,人类在埃博拉病毒面前却脆弱的像一张纸。埃博拉病毒包括马尔堡、扎伊尔埃博拉、苏丹埃博拉、雷斯顿埃博拉四种病毒,属于丝状病毒,单由RNA链复制,只有7种蛋白质组成。就是这个结构简简单单的小病毒,一经触发,就会疯狂复制,撑爆人类的所有细胞,七窍,不对,是身体的所有空窍都会流血,最终人的内脏化成一摊血水。这个情节,仿佛是金庸《鹿鼎记》中海公公和韦小宝使用的化尸散,只要一点点就把尸体化成一摊血水。读小说的时候我们会惊叹于金庸大师的想象力,但是读纪实文学,在现实中发生,却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谈“虎”色变。
非洲埃尔贡山的奇塔姆洞——一座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幽静之处,大批的野象群定期到这座山洞摄取盐分,甚至有人认为奇塔姆洞是大象用象牙挖掘出来的。迄今为止已知的,有两位患者是游览了该山洞后感染了马尔堡病毒。可怕的埃博拉病毒可能已经在非洲的大山深处沉睡了几亿年了,几乎与地球同龄,犹如睡美人般无声无息。随着人类不断的繁衍扩张,我们的触角伸到了这些我们本不应该触碰的区域,将这位“美人”吻醒了。它们开始了对人类的屠杀,马尔堡病毒的死亡率为40%-50%,而扎伊尔埃博拉的死亡率竟高达十分之九,其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无人生还。埃博拉又像幽灵,来的时候汹涌澎湃、难以招架,走的时候又无声无息、不留痕迹,让人抓不到、摸不着,恨得牙痒痒。
《血疫》的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不顾危险,只身探险前往奇塔姆洞,探寻埃博拉之源。在前往奇塔姆洞的路上,普雷斯顿看到的是大片原始森林被破坏、被砍伐,最后的一批野象群不得已躲到了森林的最深处,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回到奇塔姆洞摄取盐分。普雷斯顿由此感叹,认为埃博拉病毒是地球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埃博拉、艾滋病,这些几乎可以灭绝人类的病毒,是否真的是地球自己的“免疫”系统?它们如地球一样古老,而且也如地球一样简单,同时野生得桀骜不驯。那么,地球,这个同样界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我们的依赖,是否已经不能承受人类如此飞速的发展而开启了减压?”我们的盖亚女神已经被孩子们折磨的疲惫不堪,要反击了。
在古希腊神话中,十二巨人泰坦力大无穷、战无不胜,当他们双脚离开地面的时候却变得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因为他离开了大地女神盖亚,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未来》也提到了这个故事,威尔逊还给读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对于当前的国家和人类来说,一致都在搞经济、谋发展,而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地球的资源。获得资源的直接后果则是对地球生态圈的破坏,作者建议把生态建设和破坏也作为经济指标,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作者也进行了举证,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双赢的。环境的改善可以为人类提供一系列免费的资源,其中免费使用大自然环境的成本大约为每年33万亿;而生物的多样性也为人类的疾病提供了解药,就像中医中的“相生相克”,“百步之内必有相克之物”,我们当前使用的绝大多数的药品都是从生物中萃取、提炼出来的,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本书的最后一章给出了政府、民间组织以及科学技术共同努力的“解决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环保之路“道阻且长”。
“风物长宜放眼量”,收回短视的目光,共同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母亲。打造美好的“生命的未来”,也是我们人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