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产品再好,也比不上大自然的原创。
2016-10-06
《生命的未来》,一篇越读越卑微、越读越无力的宣言,一曲悲伤与希望同行的牧歌。这是一部讲生态环保的社科著作,台版的翻译很流畅,至少让我感觉到在纸张和文字下掩藏着呼吸和灵魂。
小时候喜欢在田地里翻砖、挖洞、灌水抓蟋蟀,要么砖底下躺着几条粘乎乎的肥白蚰蜒、要么从洞里钻出来几条黑乎乎的百脚蜈蚣,甚至还记得拨开一堆枯地瓜秧时,一条细长小赤练蛇“噌”的一下游走........现在想想这些,头皮有阵阵麻意,可那时真是胆大。读完《生命的未来》,用里面提及的概念比对一下,这些是亲生命性与生物恐惧性交杂的行为。
“旧石器时代固定下来的人体硬件结构使得人类的本能只囿于一小块地区、一小群族人以及未来两三代”,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在世莫管身后事,这些所谓的处世哲学其实是智人的本能啊。
作者作为一名博物学家很客观、很冷静地描述了这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并在字里行间流露了他的观点,但没有痛心疾首、没有义正言辞、也没有举重若轻,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发现。就像p100页写的那份遗嘱里提到的:“......如果你们勇往直前而且成功了,我们还是会遗憾,你们的产品再好,也不可能比得上大自然原本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