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阅读体会
2012-08-20
作者用了大量的解剖学发现和神经系统造影结果去说明个人从婴儿时期是如何跨越一个个阶段学会阅读,人类不同语言的书写系统是如何形成并影响人类阅读脑的发展,以及阅读障碍所带来的对阅读脑机制的新启示。读完这本书确实带来了不少启发。
作者认为,阅读是一种人类回收旧有神经回路发展出来的综合性的行为,在不同层面上的任何异常都有可能阻碍阅读能力的发展:无论是相关神经组织的病变,特化能力的缺乏,抑或是自动化的丧失。不同语言的书写系统具有不同的特色,有的语言如德语,强调熟练度;英语突出了语音性;而汉语则对字的空间性辨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以不同语言作为母语的人在阅读时,激活的大脑皮层区域是不同的。
作者指出,现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书本时代和数字时代的分水岭,如同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所处的口语和文字的时代。那时,哲人曾大声疾呼提醒他的同辈们注意文字潜在的迷惑性,免得为了文字貌似正确的表象而牺牲掉批判、反省的思维能力。当代的我们,也在读书和上网的范围内做着“二选一”的选择题。就像作者举出的那句流行于奥地利的哲语“当你面对两个明显选项时,通常还会有第三个”,也许我们可以择此良机,好好思考书本阅读和数字化阅读背后的真正含义,探索什么关键能力可能随着对网路上泛滥的咨询不加消化的吸收而逐渐消逝。 就像我们的先人借助文字创造了历史和自己一样,在这个人工脑在不远的未来可以在运算速度上超过人类的年代找回自己从远古以来就有的优势,即自神经层面不断创造新的自己。
还有几处很有兴趣的地方留待以后慢慢学习:
1. 作者说以不同语言为母语的人使用不同的大脑皮层区,那么一个第一语言为英语,第二语言是汉语的人,与一个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两种语言的书籍时,所使用的皮层区域的位置、大小和活动强度有多少不同?语言塑造大脑的能力有多少?
2. 获知英语这种拼音书写系统的学习过程后,对我们母语完全是另一种意音系统(汉语)的人来说,可以怎样指导英语的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