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只与前面有关,整本书还是不错的。
2013-07-20
在徐家汇图书馆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先是被书的名字吸引了,然后看到是豆瓣的网友写的书,基本上是同龄人,就更想看看了。这本书从同龄人的角度探讨了很多我们这个年龄(二十多岁)会遇到的问题,带着一点励志的味道。有人说这本书有些矫情,我想说这话的人应该还没有看过后记,如果看过后记还是有这种感觉,那他一定是在城市中长大的。
看后记的时候让我突然想起一篇很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刚来上海的时候内心坚决而又悲观失落。坚决的是无论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各种打击,却从未有过离开上海的想法,悲观失落是因为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转眼间,三年过去了,那时候的许多感觉也消失不见了。但在读到后记时,那种感觉再次被触动,熟悉而又强烈。
也曾在无助的时候在大马路上嚎啕大哭,也曾被自己的努力和认真感动的落泪。这一路走来,一直都在经历,思考和成长。现在的我虽然可以更加从容的对待很多的问题,但是我离优雅还有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