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车十年》这本书分为两部分。2011年7月和8月,作者丁海笑在新疆搭车游历的感悟和游记。7月份的日记分主题,8月份的就多了一些在路上的经历和见闻。当然其实大部分都是作者满满的小心思,对社会的感悟等等。里面的信息量很大,摘抄了很多学者、旅行者书籍里的文字或者文人的诗歌,但翻来覆去可能也就是那几本书那几个名人而已。我想可能是因为作者是人类学的硕士的关系,看的书自然是这一类的偏多。里面还有很多没见过的名词,一般多为社会现象、地貌、文化、新奇的地方方言等等。
读了五天,从最初的对作者满满掉书袋的反感,到开始对这个作者满满的同情。对作者的文字读的越多,越感觉他似乎离你越来越近。这是一个脆弱、心思细腻敏感又对生命充满好奇的人。
有很多他节选的话我也很认同,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我和作者有些程度上的相似。作者在字里行间时常透露出对旅行的看法,对旅行者的看法。认为旅行者爱旅行只是对现实的逃避,我挺认同的。而他行走了这么久,却没有爱情的发生,也是有点遗憾。为什么呢?作者是不是有病?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喜欢的女孩也不敢主动去追,却又敢独立搭车上路。
我有时候在想,那些行走在路上的人,不论是从哪个国家出发到哪个国家去,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觉悟,洒脱不羁,都是什么造成的呢?有时我也羡慕那样的人格,希望做到对这个世界有不在乎的态度,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身无分文,哪怕穷困潦倒,但也不后悔,因为内心是充盈的。可等到那时,我会不会又真的还是这么以为的呢?然后后悔放弃现在的好日子不过,非得要去折腾。
不管如何,尽管这本书的豆瓣评分不是很高,尽管有的时候你会心想这是在写书吗为嘛读者要看你的私人小心思?但是花了五天时间认真阅读之后,如果你认真去体会,我得承认还是有一定收获的,至少开拓了一些我对新疆及大西北的视野,给我一些不知名的启迪,也许不是立马就有点什么,但是一定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作用。
装帧设计
一本装帧相当精美的书,无论从书页设计还是书页手感,都显得很舒服。内页是彩色的,翻看之下会看到一些旅游照片作为插图,和文字相得益彰得摆放在一起。这样精美的书籍让我爱不释手,于是翻开书页寻找装帧设计的负责人,发现了“棱角视觉”这个名字。
本着对于设计的喜爱,在网上寻找了这个设计公司或者工作室,发现搜索结果少得可怜。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还是似乎被我发现了一个疑似“棱角视觉”的新浪博客,将它设计装帧的图书一一列了出来,最后的更新时间是2016年1月11日。我只是希望这么良心和优秀的图书装帧设计公司继续存在着。在其中我发现了有一套蒋勋的艺术美学系列看起来很不错,立马种草。对,我就是属于那种会为了书的美貌而买单的任性青年。真不知道是喜欢看书呢,还是只是喜欢书的样子。
疑似棱角视觉的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07642682_0_1.html
初印象
这本书还是14年的时候在亚马逊上买的,当时以为是畅销书。谁知今天在网上一查,发现连作者名字的网页也寥寥无几。跟我印象中的书完全不一样。原本还以为这是一本非常容易读的书,“不过就是关于旅行的嘛,很快就能读完了”。于是本着轻松的心情开始阅读了起来。然而翻看目录后,发现怎么有些看不懂这本书想讲什么。
“哎呀,不管,先开始读吧。”
这本书的风格跟我的预想实在是千差万别。忍不住去豆瓣看了一下书评,豆瓣评分7.4,共有100人打分。“实在不是我以为的畅销书。唉。”
亚马逊的书评和豆瓣书评寥寥无几。但是好评很少。
在看了这么些个评论后,我的心情更加复杂了。所以我该读还是不读呢?这时候,看着这本精美的书,它的装帧令我欣喜,看着这些美貌的旅行照片,令我悸动不已。我读下去了。想着,应该也不会太差吧?!
读了1/4后
的确,作者满篇满篇都是不停地在掉书袋,在引经据典。各国文人作家哲学家的名字及话语在文章中满目可见,令人不禁怀疑,他是想以此彰显自己有多博学多闻么?
按捺着复杂的心情,我继续读了下去。他描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想,和旅行生活的点点滴滴、所见所想。他有过无病呻吟,但他也承认自己的无病呻吟、浅知拙见。他总是从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彼时的历史曾经的过往。如若你认真沉浸他那个充满忧伤又文艺的世界,会发现他的话语居然有着那几分美,有着那几分道理,联想的史实及社会现象有那么几分有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还会遇到很多生僻的词汇或名词同时附注了英文单词,比如社会的过渡仪式(Rites of Passage)、集体欢腾、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美国西部沙漠李的阿科桑底生态试验城、人类学中的混杂状态(Hybridity)等等;你会看到过分多的书籍名称和作者,比如英国作家加文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法国人类学家列为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捷克作家《过于喧嚣的孤独》等;你会看到过分多的几乎很少在现代旅游类书籍里会看到的注解,让你不禁怀疑你是在看一篇学术严谨的论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平均每页至少有两个注解)。
虽然作者在满满地掉书袋,彰显自己的阅读范围之广,功力之深厚,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名人名句的节选几乎每一句都触动到我了,而且新的词汇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发现新的世界。我还喜欢他的这种学术气息浓厚的注解风格。
至于内容么,他描述的大西北,描述的一路搭车旅行的画面,描述的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相处,除去有些过分华丽的辞藻,也是蛮有意思的。
他说是他的父亲一直认为旅行是通向真理的桥梁,他写他的父亲小时候给他讲《唐吉坷德》,念中国的边疆诗和雪莱诗集,带他去看贝纳多贝托鲁奇导演的《末代皇帝》,我就很好奇,这是一名什么样的父亲呢?令人有几分羡慕呢。
节选几句今天阅读中喜欢的话吧。
尼采曾经说过,不加选择的求知欲与不分对象的纵性欲无异。
尤瑟纳尔:有些书,不到40岁,不要妄想去写他。年岁不足,就不能理解存在,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自然存在的界限,不能理解无限差别的个体。
人们总是将游牧(Nomadic)一词冠以浪漫(Romantic)之称,对于不甚了解的生活方式,习惯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对于身边彼此了解的人,却因距离而疏远。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探险家们追求权利的现象相当风行,逃避当代文明夹在他们身上的种种规范,逃避的方法有时是往上爬,去登山;有时是往下掉,掉入地球的内部;有时是平面行走,到遥远的地方旅行。
但旅行久了,若没有深入的探寻,难免会感觉空乏无力如同去听一场没有提前做过功课的古典音乐会。
计划就意味着对结果的预设。
在旅行者看来,任何过重的奢侈品都应该扔掉,一种不顾一切的欲望驱使我们想毁掉所有不必要的东西。
因为无法决定出生,所以才期望死亡带来的平等。死亡哲学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试图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而得到传播。
英国旅行作家南希木特福德(Nancy Mitford):昨天的野蛮人就是今天的旅行者。
自古文人多病,即便是小片儿的思想,恼人的欲望,也难以自拔。
所谓芸芸众生,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处,都在傲慢与不安中、溺爱和谦卑里摇摆不定,有的王国因为物种引进而兴衰,有的文明因为他族入侵二灭亡。历史总是这样。
对了作者是法学硕士,辅修人类学,我想这应该多多少少影响了他的文风吧。:)
DAY 2
开始沿着作者的视角去感受他的旅行,他的情感态度,他的内心世界。似乎开始喜欢上作者那一点点细腻而又伤感的文笔,喜欢上作者博览群书引经据典的风格,也开始向往一个人浪迹天涯的孤独感。
旅途中的一点点细节,一草一木,都被作者写的非常仔细,仿佛身临其境。令许久不读这类书的我颇感意外,有时会勾起我青春时读书时的感觉,亲切而陌生。有时也勾起我对于情感态度的思考。我想继续读下去。
以下是今天的节选:
鸿雁传书、眉目传情,细微而浪漫,浪漫的实质是“慢”,慢中感情迂回曲折,荡气回肠。
让吃着汉堡,喝着星巴克、疲于各种社交聚会的诗人,去想象苦难哲学,未免有点可笑。
想要忘记一个人的方法是在时过境迁后再见一次,想要忘记一个地方的捷径是在物是人非后再去一次。
我们不用怀疑为什么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这些事项去抛洒青春,因为我们从父母身上得到了太多的例子:差一点,我就不会在这里工作;差一点,我就不会嫁给你爸;差一点,我们就举家移民海外了。但我往往在想,真的只是差那么一点吗?
她要一份确定的爱,所以才步步为营。
旅途是在已知中苛求未知,不是吗?
生活正像是缠绕在一起的长长的胶卷,我们的回忆和期待只不过是选择其中的精彩图片。
去与不去,没有人会知道发生什么。
重要的不是事情的初衷,而是恰好因为无意间的失去,去选择了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从婚姻也可看出社会的开放与封闭,我娶的不是你,而是你身后的文化。
网络上的缘分更无法当真,和抱有侥幸心理的赌徒一样,期待终究会落空。
自由散漫、擅自主张的伙伴,会让旅途变成博弈论。画家毕加索说,最失落的两个职业是牙医和摄影师:牙医想当医生,摄影师想成为画家。
DAY 3
继续阅读作者的游记,开始有些厌倦了。对于新疆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每提到一个地方,对于我而言,完全是陌生的。不知道那里在哪里,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也许是被作者那对于公路搭车旅行的厌倦和疲惫之情给传染了,有些无力地看着这些篇章,看着作者对生活的人情冷暖提出无奈的抱怨和悲怆的感悟。也许,我该去了解一下新疆.....?
身为旅行者,总是爱对其他旅行者提出质疑和鄙夷的。比如作者就将其他旅行者的吐槽记得牢牢的。
为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探险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所有花里胡哨的旅行日记中,充斥着的无非是商业包装后面的小资生活。”
如同每个从未下定决心的旅客一样,总是想着离他来的方向更近,随时准备返乡。
他也爱吐槽,旅行的本质是什么呢?关于明信片的吐槽我觉得说的很对呢。
弗洛伊德:......你所携带的区域图总体上的确与事实相符,但你必须包容细节上的偏差。
美国旅行作家保罗索鲁(Paul Theroux)《旅行上瘾者(Fresh Air Fiend)》:明信片是许多自我宣传者偏爱的媒介,它结合了生动、廉价、省力等诸多优点——有点像是小型的广告看板。
我也爱旅行,但是我也不甘平庸。我,好像也患有Escapism呢。
Escapism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状况,通常是从悲伤地情绪和平庸的日常生活中逃逸。旅行的人或多或少患有此症状,他们在人生最关键的几年里休学辞职,可能是因为失恋、失意抑或生活失去重心而选择出走,创造出“间隔年”“休学辞职”“义工旅行”等关键词。
正如地理学家段义孚在其著作Escapism里写道:“离开家务,哪怕只是自愿而且暂时的,也能感到像是逃逸出走,暂居于一个幻想的世界。”
群氓的时代里,人们天真地以为旅行可以改变自我,梦想也能改变世界,就像有人以为喝酒可以御寒,殊不知酒力一过,更觉得冷。
.....大部分的人默守陈规,在强大的权力面前变得唯唯诺诺。
今天读到的内容有这么一句话,作者说
大学时,常坐在明亮的仓储式图书馆顶层,去阅读鲜有人光顾的中世纪哲学,或手捧一本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诗集,以缅怀过去。
不知道这是作者的故作姿态,还是真的欢喜这样,享受这样。如若是真的,那这样的文笔便可以理解了。看着这些在有些人看来或许矫情造作的文字,开始觉得作者的内心虽然充满情感,却可能是个幼稚小鬼呢。
.人生就像是一杯苦艾酒,你可以细细品尝它的清爽憧憬或是苦涩芳香,也可以将其一饮而尽,即便是有相同的味蕾,也无法喝到同样温度和浓度下的一杯,同样你也无法对他人的人生品头论足。
尼采:不知道怎样生活,是最好的生活。
DAY 4
作者继续他在新疆的游历,不断地搭车,遇到新的人,又离开,他们是谁,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往哪里去了,事无巨细。望着作者旅途中的风景照,觉得十分漂亮,十分向往。特别是关于沙湖的这张,简直令人无比神往。
一些句子:
旅行过于密集,便无法分清自己究竟身在何地。旅行不仅是时空的位移,还能证明所谓普世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存在。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是以身体为语言,由内向外、有节律的心智交流和表达艺术。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
旅途过程中,特别是当你致力于思考时,你不断地调整耳机里的音乐以适应环境,想到你正在阅读的书,翻阅地图以确定你的目的地,如果需要的话,你跟旁边的人聊天;还要考虑心情、食宿、光线和天气状况,最后留给摄影的时间很少,而机会总是转瞬即逝。
......暗恋者更是试图在对方的一举一动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对爱情的定义。
旅途中最容易迸发感情,偶然的邂逅也许会像认识一辈子那么久,譬如登山看风景,在大海中航行,都会让人觉得特别。恋爱的人看世界,一花一草都在调情。“一起去旅行吧。”这是恋人间的承诺,残酷的事实是,未来无法预知,看风景的人明年还会在吗?最初的爱情,成为过渡仪式。
站在红山塔下看乌鲁木齐,每层楼、每条路都被无限地仿效,人在这样的城市中也时而被放大和缩小。
DAY 5
全书完。后面的内容游记性质更多,也没什么可新奇的了。作者掉书袋的部分也少了太多。唯一觉得新奇的就是,出现的人物越来越多,和作者之前有过交集的人更多了。当作者描写他在青旅里意外遇见了以前的朋友时,那种青旅的感觉和画面还是让我有些感触的。
我也是一个爱旅行的人。但是明显,作者的这种旅行不是我的那种旅行。是什么呢?我通过他的笔触去感受一种我从未经历过的人生,一种我现在更能体会的那群人的想法。不远的某一天,我也将真正行走,抛却世俗的束缚,有勇气追求真正的自己。
在路上。
一些句子:
城市的喧嚣让北京情侣感慨不已,也许这趟旅程让彼此产生了新的体悟,试图去探寻生命的真谛,像两个初对世界充满神奇的小孩,正待建立对生活的不同看法。
他们是十几岁和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之中比较酷的类型,没有从全国范围内的通用仪式之中获得益处——他们自主选择地从社会持续之中分离出去,打上地位较低的阶层的烙印。他们的穿着像“流浪汉”,习惯于四处游荡,喜欢乡村风味的音乐,随意接手的工作也是体力劳动。他们不仅强调个人之见的关系,轻视社会义务,还把性行为看作即时交融的多种形式之一。
大部分的人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不假思索的忙碌构成了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