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了解經濟學者為什麼對食品有怪怪的言論前,要先了解造假的歷史
2016-02-27
在2013年時,台灣朝野正在爭吵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時,一位政治大學教授寫了一篇文章【美牛充分標示 國人自由選擇】。文中主張瘦肉精如果有害,國際上早就禁止;而美國是台灣的重要夥伴,要選擇利大風險小的標準,最後主張對含瘦肉精的牛肉標示,讓台灣人自行選擇。最後民進黨的一項在歐盟與美國角力中的國際食品標準放寬對瘦肉精要求後便放行通過,這位在國民黨智庫兼職的經濟學者後來也入閣成為一名兩岸事務部門的副主管。
在幾年前,商業週刊的一名主筆也發表評論,主張說對奶粉的標準訂得太高,導致低收入的父母無法購買便宜的低質奶粉,才會有當時的奶粉造假問題。最後還是回到他一貫的市場萬能邏輯結束。
西方法律通常分為英美法系與歐陸法系,在對於打擊食品造假與政府干涉程度上,300年前也是分成這兩種態度。在工業革命起源的英國,輿論界認為食品造假是自由市場的必然結果;如果設定太多標準,反而是對商業活動的妨礙,因此一切還是交給市場處理。但是在一海之隔的歐陸,對於食品造假保持的強烈地干涉,如法國政府便針對法國麵包的長度訂定統一標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面批評的行會,卻是保證食品品質的自律力量,這也延伸到後來成為法國葡萄酒開始的現代食品產地認證制度。
但是在英國,要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在國會確定立法打擊造假食品。這也是得力於辨認造假的鑑識技術進步。同一時期的美國,也是在相關社會運動推動下,才有相關的立法出現,從顧客負責變成賣方負責。但是在兩次大戰期間的食物缺乏年代,便宜的人工食品又變成一種在社會道德上又取回一定的地位。而且在食品添加物技術不斷創新的時刻,食品是種化工產業被洗白成不是那麼罪惡的概念。這中間也有大型美國企業所供養的御用學者、傳媒與政客發威。而化學添加物對人體有害的爭議直到被實驗證明對人體有害才會引起強烈的社會運動。儘管有了立法強制要求標示食品添加物,但是在技術上還是有許多漏洞可鑽。美國對這方面的干涉態度還是一樣不如歐陸國家進行全面的禁止。在農業上,基改食品與添加物的農產品貿易戰爭也是一直纏鬥到現在。
台灣經濟學界許多概念,是在二戰後大量從美國移植過來,這些研究能力一流的學者也是留美歸來的,他們留學的年代便是食品變成化學工業被洗白的年代,而且當時還是自由放任主義重新被啟用的年代,因此他們會如此主張,雖然很奇怪但確是紮紮實實的傳承。
了解到這個問題後,我們該選擇的是不那麼人云亦云的中了"相信我之術",而是重新去認識這個世界並不是像你以為的那麼樂觀,選擇卑躬屈膝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是一個近百年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