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8日)
文/俞耕耘
倘若以生命起源的视野看,海洋无疑是我们的原初摇篮。人类在陆地生存的“文明”,在漫长的进化史面前,不禁显得沧海一粟。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鲁姆·罗伯茨的《假如海洋空荡荡》,或许就像一个警世的箴言,提醒我们:生命既然可从海洋来,亦可在海洋中消亡。表面上看,全书副标题“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似乎危言耸听,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却不容你无视否认。因为,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来就是一体两面:它既不断探索、利用自然,让生命得到更好延续发展;也无限扩张、贪欲不满,使自然受到荼毒破坏。
从而,这部著作也突破了一般海洋史写作的“单一格局”:没有简单将海洋生物、海洋生态作为客体化的研究对象,而是看重一种人与海洋的“关系史”描述。这种关系就建立在主体(人)对客体(海洋)的“改造”之上。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大体经历了从畏惧到探索,从利用到征服的过程,贯穿始终的是改造、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假如海洋空荡荡》里也出现了两条极具“张力”的意义轴线:一面是技术进步、机械捕捞的工业文明,一面是物种消亡、资源殆尽的荒野之境。
在某种意义上,海洋的文明史就是海洋开发的“现代性”历程,它完全是工业化机器生产在海洋领域的渗透。这种“文明史”之所以被作者认为是“自我毁灭”的,源于它建立在一种单向性的思维之上:简单、粗暴、直接。我们看到,全书大多章节都有同样的论述:围绕扩大“渔获量”的中心目的,讨论了各种渔捞工具(渔船、渔具和仪器),渔捞技术的使用。无论时代怎么变易,渔场如何变换,人类在捕鱼的逻辑上却出奇一致。这就是为了维持渔获量,不断改变“主要渔产”的品种,当一个物种锐减濒危时,迅速寻找下一个“替代物种”。从而,海洋生物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排队式”消亡。
作者的考察既是全景式的(地毯式巡礼了主要渔场、渔产和渔捞方式),同时又是微观的(利用各种小说、档案、法案的记录再现捕鱼、捕鲸的历史场景)。然而,它们都指向了海洋资源从无限丰沛到极速枯竭的“毁灭史”。《假如海洋空荡荡》的深刻在于揭示出这种衰竭的“加速度”到底从何而来?在我看来,是科技给人类的贪欲插上了翅膀。从原始鱼叉到围网,再到清盘式的大型拖网,捕捞方法愈加残暴;从沿海、近海再到远洋,从水表到深海,人类侵蚀资源的深广性叹为观止。这些都离不开工业革命(提供远航的动力)、保鲜存储技术(支撑捕获更多鱼类的野心)以及电子信息技术(高效自动化的搜寻)的推波助澜。
在当代语境之下,生态保护的主题早已是老生常谈。无论是全球命运共同体,还是绿色开放、包容共享的崭新理念都已成人类共识,深入人心。但是,回望海洋文明的历史,就会发现历史的每个断裂细节,都潜藏了人类“自毁”的危险。我想,这也是罗伯茨此书的超越意义:处处都反省着人性的弱点,检视了海洋保护所面临的困境、逆流与历史创伤。事实上,我们并非不知自然的“教训”,只不过往往容易患上“历史失忆症”。每当科技有所突破,物种有所休复时,就会立刻重复着更大的压榨与伤害。
这也让我们反思:技术文明并不一定能换来生态文明。相反,当一种“技术理性”大行其道时,海洋资源只会沦为人类疯狂掳掠的“战利品”。换言之,与欲望诱惑相比,人类常常愿意为了今天的“实利”,断送子孙的未来,甚至不惜为此自我欺瞒。在书中,你能看到历史上诸多法案背后的“官僚主义”,在禁止拖网捕捞的问题上态度暧昧,摇摆不定。更有一批海洋学者公开宣扬:“海洋开发,取之不尽”。他们用增多的“渔获量”论证着海洋就像是耕地,越是深耕越有生产力的荒谬逻辑。我们会质询: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只是一个自欺的“障眼法”吗?资源再生的速率远远小于捕捞,我们不过是在利用技术“透支”着海洋的“元气”根底。
技术到底是用在掠夺式捕获还是抢救性保护?学者的立场到底是自我催眠的欺瞒,还是警世醒世,发挥专业的智识?也许,在海洋生态的保护上,我们从不缺乏知识、政策和科技,我们缺乏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从而,在我看来,这部书的启示意义或许远比描绘海洋文明进程价值更大。因为,作者通过此书表述了一种“重建生态伦理”的价值追求。这种生态伦理始终在追问:我们是谁?依赖什么?为了什么?这种康德式的提问,时刻在强调人类面对海洋的姿态与不能僭越的限度。
只有清醒地回答这三个问题,海洋才有明天,人类才有未来。在书中,任何杀戮海洋生物的行为背后,都暗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核。这完全是一种认识论的谬误,主体性的滥用:人们从未将自身置于生态链中,狂妄地以为能够凌驾在海洋生物之上,孰不知在自然史的框架内,并没有什么物种可以全身而退(人也毫不例外)。我们是人,更是生物;我们依赖生态系统,为了人类能更好延续。在利用资源的前进路上,始终不忘生命曾从海洋诞育这一初心,或许是《假如海洋空荡荡》一书给我们的最大教谕。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10/18/nw.D110000renmrb_20161018_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