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死而知生
2016-02-06
我自小就有成为医生的愿望,小学时候受到法医美剧的熏染,便有当法医的念头,并且深根蒂固。是不是因为这个这个成为法医的念头呢,我看鬼片,大概是想要让自己变得勇敢。却又被这种死去的亡灵的执念给惊吓,开始有些退却。可是,今时今日翻开《不知死,焉知生》,确实又激起我成为法医的愿望。
死亡与轮回的话题说不尽,法医就像平衡在人间与冥界的执行官,尸体有如媒介。《不知死,焉知生》这部书的作者,堪称日本法医界之神的上野正彦,在书中有写道,他认为的死亡,大概是一个人出生前的状态,是虚无的世界。死亡是有机物向无机物的转变,是归零。即使这样,他认为自己面对着的死者,仍然活着。
上野正彦先生带着思考性的文笔向我们阐述,四个章节,四十三篇案件。每一篇文章,都像一部推理回忆录,从容地述说着,每一篇都给予我们一份哲思的总结。侦探从细节突破,法医靠现象解谜。虽然语气很平淡,但是很吸引人们读下去。
似乎很多人都对法医带着偏见,就像入殓师。当年我告诉父亲我想当法医的愿望,却被狠狠地呵斥,因为常人都对带有死亡气息的东西避而不谈。可是我们忽略了自己走向死亡的事实。法医的工作就是毫无情调可言,他们冷静判断死因,推断死亡事件等等,所以会被落以不近人情之称呼吧。上野正彦先生常常被问:“您在验尸,剖尸时不会感到恶心吗?”——这大概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答案。上野正彦先生即刻回答:“活着的人更可怕啊。”
本书的日文版原名是《尸体在讲述》,乍一看还真的挺吓人的,法医的工作就是与尸体对话,聆听他们的话语。可是,我更喜欢翻译后的书名,对孔子先生所说:“不知生,焉知死。”进行了反义,比起原书名,这更加有对死亡的思考,也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口味。
其实我们无须害怕死亡,也并不用郁闷活着的人更可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这本书能让我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生与死,无论知死知生,还是知生知死,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正视自己活着的人生。只要能够学会尊重与敬畏,我相信,其实生活就是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