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饭
2013-08-01
每天上班的路上都会经过一个快递分拣站,一摞一摞盒子堆着,上面写着“回家吃饭”。再往前走就是一个菜市,迎面而来提着大兜小兜生鲜食材的人们。下班沿着同一条路,除了上班族们在公交站心不在焉地等车,很少其他人。越往小区里走人就越少,却一点不荒凉,因为一路都有油锅翻炒的滋滋声和新鲜米饭的微甜香味。此时一定不要多想,一定要赶快回家,洗净切好,点好烟火,热油下锅,刺啦一声,翻炒两下,起锅装盘,就着刚蒸熟的米饭把每一丝羡慕嫉妒、自怨自艾狠狠吃进去,填满肚子。放下筷子的那一刻,身体和情绪都会是饱足的了。
这套“心灵保健操”是我最近的领悟,碰巧也被章小东写了。“东东”胆结石发作,“面孔蜡蜡黄、眼珠子发绿”、“小便是茶色的,大便是灰白的”,自己觉着不对劲去了医院,一进门就直接被医生安排按倒在了病床上,恍惚听见医护人员们手忙脚乱地安排着手术,心里想的却是“不得了,自从昨天坐在地上吃了两个红薯以后,到现在我还没有吃过任何东西呢,不行,死也不能做饿死鬼啊!”就这样她光着脚一路开车回家,利落地洗啊剁啊,做了一锅子海鲜菜泡饭,吃了一碗后才被紧急赶回来的丈夫再送去医院的。结局自然圆满,以病房中的一锅人参香菇大补鸡(不止有鸡肉,还有猪肉和甲鱼)收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吃饭故事,但真的理直气壮写一本名字俗气到就叫《吃饭》的小说,这勇气着实令人惊叹。对啊,谁不吃饭?谁不会吃饭呢?吃饭又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凭什么你章小东写了二十余万字,写了还有人出版,而且出版了还有张充和题写书名?
说实话,阅读期间我根本不觉着这是部小说,一直想着之前读过的《孩子你慢慢来》、《江 上 的 母 亲》和《大 江 大 海 一 九 四 九》。东东在书中首先是位母亲,为了儿子能有肉吃,一个曾经的大小姐不惜亲自动手拨狗皮,砍掉狗的四肢、尾巴和脑袋,剖开肚子清掉内脏,再把整条狗剁成小块。期间她被狰狞怨恨的狗脸惊吓,被带着余温的内脏和粉红色如婴孩的狗肉恶心,她以为自己会趴在墙根旁边呕吐,但却全程镇定自若,心狠手辣。心爱的儿子高兴地吃着这顿“香肉”,直到小肚子滚滚圆。她自己却被一根骨头卡到了喉咙口,一口狗肉都没有咽下,还因此咳嗽了整整一年。儿子成人后在美国念书,某天梦到自己吃着“香肉”,电话来问她是否确有其事,东东只能否认,说:“我怎么告诉这个在视狗为宠物的国度里长大的孩子,把一条大狗当作他最好的朋友的儿子,他梦里吃的‘香肉’就是狗肉呢?”
东东还是一位妻子。她与丈夫结婚十年,但是聚少离多,儿子出生后即赴美留学,等儿子五岁了才由东东带着他辗转到了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德市,这才一家团圆。到达当天,行李都还未来得及整理,便为丈夫的二十多个留学生朋友做了两个菜,无锡肉骨头和咖喱火鸡饭。
最最重要的,东东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一个人拉扯儿子到五岁不说,到了异国他乡,即使语言不通、环境全然陌生,她也没有依靠有全额奖学金的丈夫,而是早早出去打工,都是“不忘本”的工作——起初在每天要倒换两辆公共汽车去相隔两个城市的《科州华文周刊》工作,后来在一个建筑设计公司工作了十年。还有各种兼职,去快餐店包过春卷,也去中餐馆端过盘子,还去儿子所在的语言夏令营当过大厨,为全营一百来号小美国人做饭……工作首先是为了挣钱,挣钱却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这些性质各异的工作,为东东观察旅美中国人提供了相当的便利。
书里有很多旅美华人的故事,大多是女人。她们因着和东东一样的“伊登”梦,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到了这里。来了之后,有的做太太(不管丈夫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有的仍苦命打工,穷尽所有方法想拿到绿卡,还有的——“我太太死了,刚刚在大街上出了车祸,被撞死了……”原来这位太太打两份工,中午在快餐店卖快餐,下午收工后去一家中餐馆端盘子。这天快餐店结账时发现少了二十美金,一定要她找到,着急处理完后发现第二份工快赶不及了,于是急忙跨上自行车,一身疲惫、一肚怨气,过十字路口时一不小心,就被一个白女人驾驶的“老坦克”撞到,弹到了旁边路牌的钢筋水泥柱上,立刻肝脑涂地。
吃饭的故事有苦有乐。有的吃、吃得好时就乐,吃不上、吃不好时就苦,寰球同此凉热。记得几年前有位老人教我分辨港岛与九龙的人:走路快的就是九龙的人,因为他们一天很可能不止做一份工。赶着做工因此也没空在家吃饭,九龙路边的茶餐厅从中午开始生意就格外红火。那阵子无处吃饭,每天到了饭点都发愁,茶餐厅饭菜不和自己口味,酒楼又太贵,经常最后就走进了路边的便利店买盒泡面了事。回想起那段时间,游荡在路边找吃的的记忆,真是刻骨铭心。有了这段经历打底,我更能体会东东的处境与心情。其实,《吃饭》全书洋溢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执着和热情。“尽管如此,她依然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它的粗犷和不可摧毁,她知道其他的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一定也爱它,虽然没有人说出具体的理由来。否则我们为什么在无论受到怎样的伤害、遭到怎样的不幸的情况下,仍然奋力生活下去?”同时在读的另一本书中写到这段话,用在这里倒也贴切。
最后无关紧要的一个吐槽:出版方的腰封上写着“李泽厚 刘再复 阎连科 惊叹不已”,书中也附了刘再复所做的一篇序,我以为,最能体会出章小东《吃饭》的好的人,应该是一个真正做过饭、操持过一家生计的人(不一定非要是女人),而不是这种“高级知识男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