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发现:皮克斯公司的“创新基因”
2015-11-30
2015-10-27 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c5MTU3NTYyMQ==&mid=400211525&idx=1&sn=807d769eda51714032e66e543ac9accd&scene=23&srcid=1028yvAwVZOLTefse5UoXAdw#rd"">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a>
2015年6月,皮克斯的新片《头脑特工队》上映。制作期间它的名字是“皮克斯未命名:带你进入大脑内部的电影”。在为电影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曾执导过《飞屋环游记》的导演皮特·道格特从神经学家那里学到,“我们自认为‘看见’的东西只有40%左右是真正通过视觉进入大脑的,其他60%都来自回忆或我们从往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这意味着我们自认为看到的客观事物,实际有一大部分是由大脑填补产生的。
为什么我们对事情发展的预判往往是错误的?因为现实世界被不确定性因素所主宰,而我们的思维模式倾向于寻找规律,试图为充满随机事件的世界建立稳定的模型,但这只是对复杂现实的粗略模拟。预先设定目标,而后按照流程执行,这看似可靠,实则是一种偷懒。《超人总动员》的导演布拉德·博德的口头禅是:“过程既可成人,也可毁人。”过分信赖过程,就意味着重复套路,产出毫无新意的作品。掌握主动权的应该是人,而不是制作流程。
皮克斯的联合创始人艾德•卡特姆所著《创新公司》是马克·扎克伯格2015年阅读的第五本书。扎克伯格把皮克斯称为孕育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伟大公司”,他表示,自己乐于阅读这样一部第一手材料,也把它推荐给每一个想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
皮克斯与许多硅谷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它的领导者不是商人,而是技术专家。由于皮克斯公司的名字里有“工作室”一词,人们容易误将它想象成一个小型动画作坊,但实际上皮克斯早已经是一家员工逾千人的大型公司了。
艾德·卡特姆说,在旧金山湾区,他近距离地目睹了许多软硬件公司的崛起和没落。每家公司都想创新,凭借一个创意或一项技术,获得成功的人也不鲜有,但能够持续不断地创新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在卡特姆看来,能获得一次成功,说明这些创业者并不缺乏才能和努力。这位拥有计算机博士学位的总裁认为,创造力的枯竭往往是企业的管理出了问题。一家企业发展壮大后,会不可避免地形成等级尊卑,陷于沟通不畅、流程繁冗的危险之中。即便员工个个充满创造力也无济于事。作为管理者,卡特姆将注意力从科技问题上移开,开始建立一套管理哲学。用他的话讲,是营造并细心呵护一种可持续的“创新文化”,为员工发挥各自的潜能扫清障碍。
没有一种模式,能让公司成为批量生产创意的工厂,成功的经验反而会成为继续前进的绊脚石。科学研究者出身的卡特姆从人脑运作的方式入手,解释了为什么不应该依赖经验,不应该过分地期待从经验中总结的规律能指出通往未来的路。有人认为皮克斯的成功是必然的,这是由其创始团队的“基因”所决定的。但卡特姆却认为,这是一种过分简化的认识。
皮克斯的另一位创始人、导演约翰·拉塞特说,他们所做的事情是“用艺术挑战科技,用科技激发艺术。”艾德·卡特姆也在书中写道,回顾职业生涯,他发现自己总是一只脚在硅谷,另一只脚在好莱坞。他的两位童年偶像分别是华特·迪士尼和爱因斯坦。1974年,他在犹他大学了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他的同学中诞生了许多硅谷风云人物,包括吉姆·克拉克(硅谷图形和网景公司的创始人)、约翰·沃诺克(Adobe联合创始人)和图灵奖获得者艾伦·凯。而从小痴迷于迪斯尼动画的卡特姆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绘图,博士论文是为电脑显示曲面图形改进算法。1979年,受乔治·卢卡斯邀请,卡特姆离开纽约理工学院的研究职位,来到卢卡斯影业成立了一个计算机硬件部门,为制作电影特效服务,皮克斯公司就诞生于此。皮克斯与卢卡斯影业最终分道扬镳,因为卢卡斯设立计算机部门目的是给真人电影的制作特效,而卡特姆的梦想始终是创作动画。
创造的过程永远是痛苦的,因为创新不是人的本能。书中指出,人的本性抵触改变:“人们抓住行之有效的事物不放:引人共鸣的故事,约定俗成的方法,成绩显著的策略都是如此。你的构思有了实效,你便一直沿袭这种想法…对改变的恐惧——根深蒂固、冥顽不化、不容置辩的恐惧,其力量真是不容小觑。”事先敲定剧本、严格把握制作进度、设定截止日期,这些做法有利于控制影片成本,让流水线高效运作。但在创意产业里,顺利就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当动画制作遭遇瓶颈时,只有经历挣扎,才能辨清方向。寻找痛点、解决难题的过程绝对不能省略。这是皮克斯在《玩具总动员2》难产之后得到的教训,这部续集电影经历了撤换制片人,更换团队,推迟上映日期的几番曲折,耗时四年艰难完成。
在平衡原创电影与续集电影的问题上,皮克斯的做法十分谨慎。一方面,热爱皮克斯电影的观众希望看到后续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能轻松地获得高票房,通过销售周边商品赚取利润。但卡特姆认为,“续集影片相当于创意上的破产。如果一心想着制作续集,那么皮克斯便会渐渐消亡没落。”因此,皮克斯的策略是每两年推出三部影片,其中两部原创影片,一部续集影片,既保证公司利润,又有助于创意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由人完成的,所以人才永远比点子更重要。压榨员工以提升工作效率是短视的行为。皮克斯的办公空间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园区中设有游泳池、排球场和足球场,开设瑜伽班。他们鼓励员工体育锻炼,发展工作之外的兴趣,追求张弛有度的生活。也乐意投入成本培养新人,照顾员工的不同需求。
对史蒂夫·乔布斯在皮克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书中毫不吝惜赞美。在后记“我所知道的乔布斯”中,艾德·卡特姆写道,人们大都只是片面地关注乔布斯偏激的性格,将他描述成顽固、专横的人。但实际上乔布斯很懂得何时介入,何时应该放手。乔布斯也很明白讲述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的重要性,这与他在苹果产品发布会的演讲中用到的技巧是一致的。
1986年,乔布斯从乔治·卢卡斯手中收购皮克斯;在他的鼓励下,《玩具总动员》才得以投入制作。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为电影业带来了计算机3D图形技术的革命,而它的故事也足够有趣,能打动人心。皮克斯的同时获得了技术、艺术、商业三方面的成功。
在书的最后艾德·卡特姆总结了33条营造创意文化的理念,同时也不忘提醒读者,“提炼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导致理念内涵的流失”。想要发明新的东西,就会遇到困难,这再正常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