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穴居人的逆袭
2015-02-13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过一个穴居人的情境:一排从出生就被绑缚着的穴居人,他们背对洞口面向洞壁,彼此只能交谈不能相见,一生中唯一能见的只有从洞口的阳光中投射到洞壁上的各种物体的影子。
在书中,这时苏格拉底问他的学生:“假如他们面前的墙能够反射声音,你认为背后的洞口有人说话时他们会不会觉得是墙上的影子说出来的?”学生说,“他们只能这样想。”苏格拉底接着问道:“所以,这些囚犯们会相信这些物体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
人们往往对这些穴居人的悲惨生活怀有深切的同情,我们眼中五彩斑斓,声色犬马,千滋百味的生活,在这些穴居人的脑中不过是一堵土墙上的团团黑影。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大脑,也不过是被禁锢在颅骨中,漂浮在脑脊液里的一只穴居人,它仰仗延伸到眼睛、耳朵、及皮肤各处的神经刺探到的信息供养,而我们眼里的真实却是由这个只能接收神经信号的器官判定的。
不同的是,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想象出了一个被释放的穴居人,眼见到外面的世界如何投影在洞壁之上后明白了所谓“真实”的另一层解释。遗憾的是,在我们大脑所居的这个洞穴中,挣脱束缚无从谈起,“真实”的其他解释也难以获得。
于是,无法探究“外面的世界”的穴居人回望自身,随着被摩尔定律加速的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实验让我们意识到,对于意识,我们所知甚少,了解自己——了解我们脑中的世界——其实是了解真实的一体两面。而在现代科技下,了解真实最新颖的方法,居然是《虚拟现实》。
这本名为《虚拟现实:从阿凡达到永生》的书,以特殊的逻辑介绍了大量通过虚拟技术实现的趣味实验和即将成熟推广的应用。举一个例子。虚拟世界中的人物一般有两类:一种是屏幕背后有真人操纵的角色,可称之为“化身”(英文单词avatars,阿凡达);另一种是由计算机算法生成的角色,被称之为“代理”。如果没有“实体的接触”,一般人很难判断屏幕的对面究竟是化身,还是代理,也许凭一些小的细节就会把对方当做真人(无论对方究竟是什么,想想那些跟金山杀毒软件的小狮子逗闷子的人吧)。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受试已经确认了和他接触的究竟是不是真人,他对待化身或代理的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被认定为真人化身的角色会得到正常的社交 ,反之,如果被当做计算机程序代理,可能就得不到那么多的礼貌或者对待常人的避讳了……
这些案例一方面展现出我们的大脑是如何以某种扭曲的方式解读着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又预示着未来更加强大的计算功能可以怎样去模拟真实。这样的展望多少是让人心生恐惧的,似乎我们离自己笃信的真实越来越远了?
但换一个角度想,这本英文名infinite reality——字面意思“无限的真实”——的书又在暗示,既然真实本来就是相对的,如今它便有了无尽的潜力。
同样还是因为人会像对待真人一样对待一个化身,在未来的网络课堂中,可以用一个虚拟的教室将所有的同学放在一起,每个人都在认真听讲,但教师的关注点永远都在你的身上(其实在每个同学的眼里,老师都始终在关注着他自己),处于一个如此真实而正能量的学习氛围之下,“洗脑”的效果不言而喻。
所以,即便是被关在果壳之中,穴居人仍旧凭借着计算机技术和脑科学的认知在开疆扩土。未来,乘着想象的翅膀,也许我们终将得到无限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