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文锋,神策数据创始人 & CEO,前百度大数据部技术经理
我在《如何用数据驱动产品和运营》一文中讲解了什么是数据驱动,也讲解了如何做数据分析。这篇文章我来讲解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如何构建数据指标体系。
对于从 BAT 等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人,已经经历了数据分析的历练,会有一个做事情看数据的习惯。而对于毕业之后就创业,或者是产品经理或运营专员新手,一般会对构建指标体系比较困惑,不知如何下手。甚至有些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或者百度统计后台看到的几个指标,就觉得算是有了数据指标体系了,但又会发现与许多实际的工作脱节。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两套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第一关键指标法和海盗指标法。
第一关键指标法
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对你所负责的产品来说,最关键的一个指标是什么?我尝试问过一些人,特别是同一个公司的几个人,你会发现他们冒出来的第一关键指标是不同的。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根本就找不出来关键指标。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比如像百度,因为产品很复杂,有很多的产品,即使同一个产品,也有不同的职能部门,他们会有不同的关键指标或者 KPI,情有可原。但对于一个创业公司,尤其是刚成立的初创公司,几十个人的团队都不是围绕同一个目标努力的,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第一关键指标法是在《精益数据分析》(Lean Analytics)一书中提到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说一个公司用于只为一个指标负责,而是说在任意一个时间点,肯定只有一个最关键的指标。随着业务的发展,你的关注重点会有变化。我对第一关键指标的方法又做了一个延伸,关键指标又可以衍生出许多其他的指标。比如对于一个成熟的电商产品,它最关心的可能是销售额。但销售额我们又可以衍生出访问量、转化率、客单价等指标,我们通过优化这些衍生指标,来实现关键指标的增长。对公司来说,基于关键指标制定目标。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确定了现阶段的最重要的问题,二是可以基于关键指标的当前的状态,制定清晰的目标。否则你可能问题没找对,努力达到的数字也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不同的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我把创业公司分成三个阶段:
1,MVP 阶段:MVP(Minimi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用产品) 是《精益创业》(Lean Startups)一书中提出的理念,在创业的最早期,你的关注点是确定用户需求,并做出一个最小可用的产品来验证需求的真实性。大量失败的创业最后发现解决的是个伪需求,为一个不存在的需求做出了一个不需要的产品。更好的方式是用最小的代价满足需求,然后再想更高效的方法去优化它。在这一阶段,数据分析的价值比较小,你需要的是定性分析,通过用户访谈,直接确定产品的满足情况,并不需要在数据分析方面投入大量工作。
2,增长阶段:这个时候你的产品已经出来了,并且有用户在用,是时候需要做数据分析了。这一阶段我又把它分为有重叠的两个阶段:留存阶段和引荐阶段。我们在推广产品之前,一定要确认我们的产品确实是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的,并且有比较好的体验。那怎么确认这一点呢?除了直接听用户反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看用户的活跃度了。这里我们就需要做留存分析,比如看次日留存,如果发现你的用户次日留存率非常低,那说明根本吸引不住用户,还是要先优化产品。
-
与这本书相关的视频
2009-06-05
浙大的王灿老师的讲课视频:
http://www.businessanalysis.cn/viewthread.php?tid=13320&extra=&page=1
韩家炜自己的讲课视频:
http://v.youku.com/v_playlist/ct250f1903290o1p0
-
大数据概念本身——读《大数据时代》有感
2014-08-13
我在大数据领域已经工作五年多了,可如果一个外行朋友让我给他解释一下什么是大数据,我还真不好讲。我能说就是海量数据的格式化、传输、存储、查询、展示吗?还是过于抽象。我能说数据量大就叫大数据吗?其实也不一定,一台机器上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每天都有几个TB,但也仅仅是监控了一个机器的状态。而全国各个市一天的苹果价格,可能也只是几MB大小,但它就是一个大数据的例子。
这本书的观点很鲜明。首先是样本等于总体。在大数据时代以前,如果想要了解某个市场的情况,一般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这种方式难免出现偏差,比如配合调查的人群,可能本身就有倾向性。但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直接面向的是总体样本,能够直接分析总体的真实情况,更加客观。过去有两个条件不具备,一个是数据的采集代价很大,现在通过网络可能直接拿到。比如全国人民今天都关心什么,会在搜索引擎的查询记录里体现出来。第二是计算和存储能力不具备,成千上万台的高性能服务器才能迅速计算出结果,在以前的计算器年代是搞不定的。
第二个观点是要关联关系而不关心因果性。买了A东西的人很有可能买B东西,可能这两者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尽管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了,我们最关心的是销量,不是吗?弄清楚是怎么一个表象可能比较容易,但是想弄清楚背后的缘由,就需要很大的代价了,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时代,不妨先利用这种关联性去产生价值,剩下的慢慢去分析。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在思考大数据到底是有什么样的特征?和以前的时代到底有何不同?我觉得是在地域上要具有广泛性,比如开始我说的全国各个市苹果价格的例子,如果有了这样的信息,你就可以确定苹果运送到哪里能赚更多的钱,考虑的更长远一点是在哪里种苹果最划算。书中还列举了一个所有航班票价的例子,也是类似的。
在大数据时代,我预测传感器领域会有十足的发展,也许以后传感器无处不在,我们通过传感器获取到各种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能实现一些新的价值。现在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只是传感器的一个基本应用。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也是一个应用的例子。但传感器时代我相信还没有到来,现在是一个酝酿期。
-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2013-06-27
1 题目的含义
创新者的位置是相对的。在一个阶段,一个公司扮演创新者的角色,去打败一些保守者。但当作为创新者的公司发展壮大成熟之后,又会进入到保守者的位置,又被新的创新者所打败。这本书主要针对那些曾经是创新者,之后发展为成熟的大公司,尽管管理者卓有成效、员工上进,但依旧会被新的创新者干掉,这确实挺囧的。难道这就是命运?
2 不是讲如何创新的
关于如何做创新,我还真没看到特别好的书。或许创新并不像一门技术,可以很好的去掌握。更像写作的水平,需要不断的去领悟。作者的论点明确,选取的例子比较有针对性,主要是破坏性创新,特别是磁盘驱动器的变迁。破坏性的创新主要是指性能指标比已有的主流产品弱,但却又能满足某类新市场,等它们在新市场站稳脚跟后,又会侵占掉曾经的主流市场,而之前主流市场的那些佼佼者被挤垮。
为什么会这样?书中主要从价值网、资源、流程、价值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吴军在《浪潮之巅》中的基因决定论与其类似。一个企业越成功,它们所积累的做事方式、决策方式、流程之类的,越适合某类市场,结果对新市场就容易错过。
那主流企业坐以待毙吗?书中分析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并购一家新市场的小公司,如果把新公司融入到已有公司,十有八九是会失败的。第二种是改造现有公司的文化、流程,这个难度是很大的,阻力很大。第三种是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只面向新市场,不用已有的文化、流程,独立发展,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3 做学问的方法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柯林斯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格拉德维尔的《异类》,以及克里斯滕森的这本《创新者的窘境》,这一类伟大的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使用大量详实的数据来论证一个基本的观点。读后印象深刻且深表信服。你感觉读到的是论文,事实上有些著作就是从论文扩展而来的。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是许多国内的作者所缺少的,主观臆想加上大段的所教,读与不读,没有太大的区别。
4 读过时的经典
《创新者的窘境》发布于1997年,写的东西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是不是过时了?这个时代发展的很快,但大师们如何做学问以及思考的方式,恰恰是只有亲自去读才能感受到的。在书中,往往会有一些当时的前瞻性判断,正好可以通过现实的情况来验证,并思考他为什么判断对了,为什么判断错了?
达尔文的150年前写的《物种起源》,卡梅隆的1984年拍的《毁灭者》,Codd在1970年发表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论文,事隔这么多年,你依旧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睿智。
5 对互联网领域的借鉴意义
书中的实例主要是物理设备,被一些性能指标上弱一些,但是具有性价比更高、便捷性更好、使用更简单之类的产品所替代。互联网领域的竞争,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征?从国内互联网来看,这十年依次经过门户、搜索、网游、博客/微博、电子商务等,似乎并不能这么看待。这种情况像是一个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大家可以找到各自的位置,并没有被对方所取代。对同一个细分行业,比如搜索,传统的目录式被倒排索引式的搜索所取代,是技术上更胜一筹。博客被微博占据主流位置,确实符合破坏性创新的定义,更简单易用,写作代价更小。
书中提到的产品的发展阶段理论,也很有借鉴意义。一个产品的竞争方式会经历功能性、可靠性、便捷性、价格四个阶段。最开始拼功能,比如搜索,能不能真的搜索得到所想要找的。如果都能搜索得到,质量差别不大的话,谁的服务稳定用谁的,经常访问失败是不行的。然后就是便捷性,通过任何途径都能使用到,如浏览器上直接嵌入。最后就是价格,这在互联网免费模式上并不存在。
书不厚,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