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类总是惊人的不理性
2016-10-16
一、大崩盘发生的时间轴
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通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和资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20世纪20年代,由于不少国家支付战争债券,金钱大量流入美国。20年代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好的经济增长时期。
1925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手段:首先,开发商将土地切割为地块进行出售;然后,投机商支付相当于10%地价的定金购得地块;最后,投机商倒手卖出获得房价上涨得到的差价。
1925年,股票指数迅速上涨。
1926年,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股票指数先是下跌后又回归上年水平。
1927年,央行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股票指数再次攀升,全年上涨69点(纽约时报工业股票指数)。
1928年,大玩家开始哄抬股价,并且通过舆论传播托市的预期。股票指数上涨86个点。
* 证券公司融资余额由34亿元增至60亿元
* 投资信托新增186个,允许投资信托上市融资
* 非银行贷款金额快速增长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有限 *
* 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从年初的6.17亿元下降到年底的2.28亿元。
* 在年中时,误以为达到效果,停止操作。
* 胡佛当选总统,民众对经济形势产生不合理预期,全民炒股
1929年
* 年初就面临现实选择:立即有意识让股市下跌or任凭日后发生更严重的灾难。
* 英国央行在2月提高银行贴现率,阻止资金从英国流向国外,主要是美国。
* 3月,央行天天开会,但不发表声明,市场感受到了危机,出现下跌。
* 3月底,大玩家公开发表声明托市,改变市场的预期,民众对市场的信心更加猛烈。股票指数迅速回升。
* 6月,工业形势下滑,如钢铁产量开始下滑。
* 8月融资余额达到180亿元,股市投机成为美国文化的核心内容。
* 9月市场开始波动,大玩家通过舆论托市,会出现“有组织的支持”。
* 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史称大崩盘的第一天,股价暴跌。
1930年上半年有一波反弹,然后再次下跌,直至1932年7月才宣告见底,指数跌幅达到90%。
二、三点启示
1、重新理解经济学
* 作为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理性人”的概念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已被推翻。理性人的局限性:
* 从个体角度看,投机是人类的本能。以投机史上著名的利费莫尔为例:
* 1929年11月,做空大赚1亿美金。
* 1930年4月,股市短暂反弹,错误抄底,资产全无,最终自杀。
* 从社会整体看,群体心理会影响到个体。如历史上出现过的集体自杀事件、冷漠围观事件。
* 完善理性人的假设是经济学的重要进步,代表了经济学在构建人类社会模型的能力上更进一步。
2、重新理解市场
* 市场不仅是自由交易的场所,扩展一步来看,市场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场所。
* 此处甚至会产生极端的概念,知识作为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市场的试错-解决的自我反馈-生长机制是有生命力的,人类只不过是知识的载体。
* 中和点的概念是,也是我比较认可的观点,人类是基因的载体,知识是被储存在基因里的,通过基因来获得进化。
*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在于只要有真正的需求存在,都不可能长期没有供给去满足需求。也就是说总有方法能解决。旧方法不能解决的话,会自然地产生出新的方法。
* 投资这种行为进入市场时,伴随着两方面需求:一方面是人类的投机,市场是其最佳的舞台,书中提到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投机行为,在上述概念框架下都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的需求就是追逐增值,这种逐利性更加促进了投机(钱生钱),甚至创造很多新的市场机制来满足投机的需求,如将所有权和收益权进行剥离。
* 1925年,房地产定金机制、证券公司融资保证金机制
3、重新理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要把政府和市场看做两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它们都会自我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之显著,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历史上总会出现惊人相似的事件。
* 例如在1929年的事件中,市场中各方主体的表现在今后的仍有可能重演:联邦政府和央行之间推卸责任;大玩家哄抬股价;散户陷入疯狂状态;舆论被资本驱动,散播谣言。
* 由于生长的土壤不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统一的套路,不可能一概而论。因此,中国的问题仅能通过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去解决。所谓特色主要就是体现在理解好中国人和中国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