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2010-02-05
记得中学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指着幻灯片上的地图上问大家:“这几个国家除了语言外,还有什么相同之处?”
等待良久,没人作答。
座下的我,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这几个国家,都是同一种颜色的。”
全班都为之错谔,然后一刹那,哄堂大笑。
同学笑,老师也在笑。
依稀记得,老师说了句“想像力不错以后适合写作什么的工作”类似的话打个圆场。
我只是翘着嘴角微笑,不置可否地看着大家。你们可以笑我浅薄单纯,但我自信这一切没错。
人嘛,为什么就不能保持简单直接的单纯,胸襟开阔地面对所有看似不可能的事物?时至今日,我依然像年少时一样始终对那些精灵古怪的事物保持着浓烈的兴趣。像什么UFO外星人、灵魂鬼神、奇幻生物、神秘事件之类的东东,只要有机会接触,不会轻易放过。当然,书店那些什么谜什么解秘之类骗人圈钱的书我已经绝无兴趣了,信息只限于网络上偶尔碰到的信息,然后用理性和逻辑去思考。
无所谓幼稚,无所谓单纯,我只是对这些大家都不相信的事物始终保证开放的态度。因为我觉得,绝大部分的迷信是因为经验主义过度,绝大部分的破除迷信是因为崇尚科学主义,但要知道,所谓的科学主义其实也只不过是实证主义的延伸,当我们没有条件去实证事物的对错的时候科学就会存在空白;既然科学尚有空白,我们决无可能断然去推翻古人的经验,更无可能把无法证实的经验断为封建迷信。
就这么简单。
同时,往往人的从众心理会把少数几种,甚至一种理念通过流言、媒体,像喇叭一样推及到大多数人一样。就像在《2012》这部电影出来之前,世界末日只是一个少数派的话题,而电影播出后就成为大庭广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更甚者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看,这就是众口铄金的效果。
关于龙在存在与否,这个话题亦然。在绝大部们的教科书里,会很轻而易举地把这种未明的物种以“封建迷信艺术加工”八个字就概括出来,一笔带过。如果单凭“未被可见”这种经验主义就可以一杆子打死这个话题,这便是对“科教兴国”的无情嘲讽。而我之所以力荐这种已经几近“绝种”的书,很大程度是因循这种科学主义精神,给那些空口说大话的人来一记漂亮的耳光,同时,也对作者的身残志坚、严谨的学术精神致敬。
引用书中最后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推荐:
“古代的传说,如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是像梦一样平凡地消逝了。但是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预示着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