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伟大的发现都源于深层的内在旅行
2014-08-09
奥托•夏莫(Otto Scharmer)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讲师,多年前他跟随《第五项修炼》一书的作者彼得·圣吉一起做学习型组织的项目时,发现项目的成功与否与组织的领导人有很大的关系。一个领导者,如果他想做出改变就会成功,否则就不会成功。而领导者能否创新,取决于他的内在愿望。
于是,奥托开始寻找转变的内在源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时间,他总结出U型理论,总结出发展有效领导力的七项能力和步骤:
1 觉醒:停止旧有的“下载”式思维习惯;
2 觉察:暂悬习惯式的“评判”,以新的视角观察;
3 感知:使注意力转向,从他人的角度感知,从整体感知;
4 自然流现:与静默的源头以及想要生成的未来建立联结;
5 结晶:澄清愿景和意图;
6 建立原型:联结头脑、心灵和双手,通过实践探索未来;
7 执行:联结微观和宏观层面的领导力,维持和发展创新。
按照他的说法:U型理论首先是一个理论框架,让我们学会从问题的第四层、从源头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原来的经验里去看问题。第二,它是一个方法论。无论是个人、团队、组织,或者一个系统,如何去联接第四层的源头然后做出决定。第三,它也是一个人的存在,交给我们怎样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做一个真我。
奥托·夏莫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也曾经跟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学习,冰洁借鉴了《大学》中的“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个与道德完善相关的步骤来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他觉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面向未来生成新的领导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他觉得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多重危机,探索人类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集体接近精神的根源。因为“所有伟大的发现都源于深层的内在旅行”。
7月12号,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奥托先生接受大刚同学的采访,不仅仅谈U型理论,更说说他对于宗教修行、社会危机和科技趋势的观察和思考。
大刚:作为一个读者,我感觉《U型理论》中的方法跟宗教修行有关,有过禅修经验的人更容易接受,您个人对于佛教或其他的宗教一些方式有无修行?你如何看待宗教和和你目前探索的理论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呢?
奥托·夏莫:我有宗教修行的经验。但是我不同意有宗教信仰就很容易理解U型理论的看法。
我想区别一下宗教和灵性。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层次,也就是说除了信教的人之外,人们开始向更深层次进发,开始关注自身的体验。灵性其实就是和创造力、能量以及承诺的深层源头连接。
现在,许多事情正在发生。你也可以看到,这种觉醒有的发生在宗教组织内部,但大多数都发生在宗教之外。所以我想对此加以区别。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我不关注有组织的宗教社群,而更多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与我合作的组织来自全球各地,组织里的人们有着不同宗教信仰。我想找到一种共通的语言,可以允许每个人都借助这种语言,对既有的却未曾关注的深层次体验有更多的觉察。自然流现(presencing)、与源头连接以及感知等概念都是这种语言的例子,它们并没有很多宗教背景,也不牵扯到宗教意识形态,却能帮助你更加准确地理解自己的体验。
说到底这就是科学的精髓。我对科学和灵性的合一非常感兴趣。我所说的科学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挖掘生活数据和自身体验的方法论。这也是我给自己的定位----探究科学和社会变革或领导力之间的关联界面。的确,构成U型理论的三个核心方法之一就借鉴了冥思练习。不过还有两个不是冥思练习的传统。所以有一些关系是确定的。但问题是如何让普通大众获得其精髓而并非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可以。
我认为我的定位是综合性的,我将许多传统以及我所知的所有修行混在一起。 在U型理论中,我使用过的唯一类似宗教的词语就是源头(Source),你可以说这借用了道教的“本源”。其他再无和宗教有关的东西了。
我保留了“源头”是因为除了与道教理念有关系,它也是一个通用的理念。所以阅读时即使无背景知识,你还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但是用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灵和开放的意志,你可以参考全球任何智慧传统,都会有殊途同归的理念。
不同的传统侧重点不同,对吧?佛教更强调开放的思维和开放的心灵——慈悲。对于开放的意志强调略少。开放的意志来自创业创新精神。U型的右半边(也就是实践和行动的部分)在冥思传统中一般来说侧重相对少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引入其他方法和工具。
大刚:如今我们从很多媒体看到,佛教的修行方法在西方的主流社会中很受欢迎。这也许是包括你在内的很多人研究和探索东方智慧的结果之一。你怎么看这个现象呢?
奥托·夏莫:曾经有人告诉我说,高盛投资的一些人现在在做冥思。我说:“哦,太好了,修炼好了就可以更加变本加厉地损害美国本土乃至全球的主流经济吗?”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个体正念的修炼无法解决全世界问题的例子,所以我们需要将正念应用到集体系统中。
对此研究比较出色的可能是卡巴金,他发明了正念减压(MBSR)。他的理念是向全世界介绍佛学修行而非佛教。这说明修行可以无宗教信仰。所以我自己的源头部分在东方,但绝大部分在西方,因为西方也有深奥的传统智慧,值得引入的鲜为人知的智慧。
所有传统智慧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当然,也有一些局限。其中之一就是我刚刚指出的U型的右半边。另一点是U型理论的左半边,基于科学的方式去研究如何感知未知的事物,这也是我认为在集体层面创建觉察力的关键步骤。
所以如果你对比我的方式和传统智慧,你会发现当今有很多在个人层面应用正念的实例。但最重要的事情却没有体现出来,即将正念带到集体层面,系统的高度。这是当今被忽略的一点,也是U型理论想要实现的一个方法以及研发一系列的工具实践的用意所在。
大刚: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有人觉得这些年你和彼得·圣吉一直在尝试创建一个新的组织行为学的体系,这种说法你认同吗?
奥托·夏莫:我不这么称呼我们的研究。部分原因是“组织行为学”的叫法并不传神,没有真正抓住什么是新东西,现在有太多的组织行为以及系统变革的研究。我认为那没有什么新东西。而真正的新东西或者说在U型理论中提出的新理论是将意识作为一个显化的变量引入到 社会系统的理解中。
我们研究社会系统以及实际变革项目中的干预措施,这是我们研究的前沿之处。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这么称呼太普遍了。你可以这样说,但是太泛泛了。基于觉察的系统变革或基于觉察的行动研究可能更加准确,虽然也不是最好的叫法,但是更加准确。
大刚:您在中国的学员身上看到什么变化,对您有什么启发?
奥托·夏莫:今天早晨在课堂上有一两个事例,描述了一些我在以往教学中见过多次的事情。这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读一下我记录的学员分享,以便引用的准确性。一个学员说:回顾10月以来的旅程,IDEAS 旅行是一次心的旅程。它打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与他人联结的新方法,一个全新的自我存在。另一个描述的多一些,他说这个项目并非仅有工具和知识。它改变了你思考的方式,让你在面对挑战时,跳出旧想法的束缚,感觉好像自己发生了变化。
我感觉我同事也发生了改变。我感觉他们的意愿变了,我们更加容易达成共识。结果是,我们能更好的感觉到彼此的感受并更好的执行。
所以他们描述的是三个转变。思维的转变,从重复旧习惯到获取新事物,可能是更加有创意的思维方式;关系的转变,从争论、议论和客套这类旧形式到真正意义的对话和集体创造力的发挥;合作的转变,从一成不变的反应式到共创式的合作。这样的转变我看了很多次,所以我将它记下来在今天早晨课程中的分享。
大刚:我们中国现在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我看你的书的时候,也在思考中国人怎么能够去面对一个正在生成的未来。 关于这些问题和困惑,按照您对中国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人的了解,您有什么一些说法和看法?
奥托·夏莫:这种困惑不仅局限于中国。每个思考着的公民以及世界上的每个团体都有同感。当你思考所面临的问题的时候,这种困惑感就会随之而来。如果你不觉得困惑,你很可能在否认现实,或者愤世嫉俗。如果你真的思考当今发生了什么,你就会感到困惑。
是的,污染在中国的确更加明显。但是这个问题是全球性的。所以我认为人们应该做的是—我在U型理论的开篇以及我的新书中更加详细的强调了-----在社会中寻求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从简单的壁垒式的各自为政,演变到运用共创式的平台来促进为某一议题而聚在一起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集体协作。我称之为经济4.0时代,这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机制,而且我认为这是唯一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大刚:如今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慌张。移动互联网让我们大家连接越来越紧密,但换一个角度来讲,手机、互联网、社交网络对社会整体有一个特别大的改变。是科技做错了什么?还是人类做错了什么?U型理论的实践方法可以帮到我们什么吗?
奥托·夏莫:我不能说高科技是好还是坏。科技就是科技。 我们怎么看待和运用它,发展进程中的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英语“技术”(technology)一词源自希腊语“techne”,是与艺术有关的。艺术意味着创造、做出,这在我看来是技术的根源、本质、根本意思以及未来发展的目的,它可以是一种环境,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出我们更深层次的力量 。那么另外一种方法,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趋于被动接受,基本上受制于机器。这是我们全球共同面对这一问题时的两难选择。我所做的努力是推进第一种选择----深化人性的那一个。
根本上来说,我将其看做是历史进行中的一个环节。一二百年前,在西方可能在中国也是如此——当你出生的时候,在你的出身、家庭背景就决定了你所有的一切,你的职业、你的发展、你的朋友等等等等。现在,大多数地区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是可确定的。你,作为一个个体,要自己做决定。即使你已经开始了一段职业发展道路,每隔5年,也要做颠覆性的改变,以重新发现自己。每个人,团体或社会都在经历着这样的事情。
所以,个体化是一种巨大的潮流。创新、行动以及修为都以个体的形式在发生。传统的旧的社会资源的帮助性越来越小。我不是在说好与坏,是在讲一个确确实实发生的事情,它在过去400多年一直在发生,只是现在以闪电的速度在进行。
另一点,我们看到各地凝聚社会的旧有资源都在日益衰退,试图挽回旧有方式的想法是无望的。那种方向是向过去看,方向错了 。所以我认为唯一正向、有用或转变型的方法就是向前走,创造新的社会资源,新的联结方式。这是我们引入U型理论的原因。所以这一点儿也不矛盾,这正是我们介绍U型理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