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癫与科学
2010-11-04
王小波说: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该达到的标准。这本瑞士人写的中文译名叫作《疯狂实验史》(《das buch der verrueckten experimente》)就是这样一本介绍了人类科学史上某些看似很疯狂而又充满趣味的实验的书。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立刻就想到了另外一本书,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福柯在这本书之中为我们介绍了文明的另一种景象,让我们看到被理性文明排挤到边缘的疯人,以及我们现在所理所当然认为是理性的东西在人类历史中是如何一步步被构建起来的进程。这本《疯狂实验史》,虽然内容上与《疯癫与文明》有着极大的差异,所选取实验的年份在时间轴上也有间断性,但在总体上能够看出,人类是怎样从中世纪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以及如何在文艺复兴之后到二十一世纪构建我们现代文明中的科学成分所使用的实验手段的流变。福柯的目的在于揭示疯癫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疯癫与我们的历史,哲学观点的演变有着极为精密的联系,而并非如同理性科学所说是一无是处的。对于这本书来说,从书中的科学家身上,我们就能看到他们某种易于常人的疯狂,以及这种疯狂是如何对于今天的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
这本书《疯狂实验史》,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一系列十分有趣亦或是完全不合逻辑古旧之极的一些实验。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述一般:“本书的大部分实验虽然看上去有些古怪,缺绝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尽管不可否认其中一些的确是。其他实验只是第一眼看上去荒谬可笑,事实上却是真正的创举。”
有趣者很多,尽管在今天看来很多实验很不人道:例如法国大革命之后医学家们疯狂的抢夺断头台上的人头进行电击的人类表情实验,1928年的俄国医生砍下狗的头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为观众展示狗头或者的迹象的实验,以及1954年前苏联科学家将幼犬的头部移植到另外一只狗身上的人为制造双头狗的实验等。
就像书的名字一样,疯狂者也很多:例如1802年Stubbins Ffirth为了了解黄热病是怎样传播的用自己做实验,在自己的前臂处切开伤口敷上了黄热病人的呕吐物,把呕吐物滴入眼睛,把呕吐物放在火上烤,吸入蒸气,吞下由烘干并压缩后的呕吐物制成的药品,吞下稀释的呕吐物等等;又例如1928年F.Eigenberger对于“对曼巴蛇毒效果的临床观测”所作的对自己注射曼巴蛇毒的实验;还有如1971年那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还拍成了电影)。
不由得想到自己曾经也做过同样疯狂的事,比如说有一次为了第二天上午的物理考试花了一晚上时间匆忙的学完了一本书,第二天上午考完之后下午还打了球,之后完了两小时cs,这可能是我人生中到目前为止最长的没有睡过觉的时间了,大约36个小时,当时的感觉是头快要炸了,之后具体睡了多长时间我也记不清楚了。这本书里面也有动物和人的关于最长不睡眠时间的实验,对于狗的实验,第一条狗死于96小时后的剥夺睡眠,人类则在原定90个小时的实验后期产生了幻觉,看来规律的睡眠还是十分重要的。还有一次为了表示抗议3天没有吃东西(喝了水),最后实在是饿的不行了,所以那些绝食而死如陈三立之人我认为还是相当有意志力的。
还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显得相对较轻松的实验:例如如何搭车和如何搭讪之类的实验。实验表明,男搭女中直接型最为成功:11个女性中有9个接受了”虽说有点不好意思,但我还是想认识你“的这种说法。女搭男就无所谓形式了,男性对各种形式的搭讪反映都高达80%-100%。
这些实验看上去都有些荒诞不经,不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科学是神圣的”,怎么能够做这种没有意义的实验呢?它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作用吗?例如书中1992年的一个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的“在核磁共振仪里做爱”的实验在我国必定是有伤风化的。2000年搞笑诺贝尔物理奖得主Андр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Гейм进行了用磁力克服重力的使一只青蛙悬浮在半空中的实验,10年之后他获得了非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我想这个事情很能说明问题,这本书所记录的实验类型的转变也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作为一本科学实验史的书来说,记录的一定不会只是以上的那些看似比较荒诞的实验,也有人类历史上一些极为严肃并且有着重大意义的实验:例如那个著名的1604年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思想悖论实验;1902年巴普洛夫的铃铛实验;1930年的斯金纳箱;1979年关于自由意志的实验。这些实验都给人类科学的发展甚至其他领域带来了重要的突破和讨论。
看到这本书中的种种有趣而又略显疯狂的实验,不由得想到自己,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大学之前还是做过很多实验的,然而大多都不是很有趣,可能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是:都知道结果了,就像费米所认为的一样,已经知道结果的实验没有义,所以做起来觉得格外无聊,没有那种第一次看到伽利略那个“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思想实验那种被一道光劈重的惊喜感,结果就是走个过场,之后伪造数据。时间到了大学,物理实验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无聊,连所谓的设计实验其实也只是个幌子。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注意了各个实验的时间。从纵向上来看,随着人类摆脱宗教的束缚之后,实验的频率是越来越快的,这也是和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的。横向上来看,具体来说对于中国的话,结果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了。1604年,伽利略进行了“头脑中的石头的实验”,而中国却还在万历年间。1783年当凡尔赛宫前的民众们见证第一只热气球升空时,中国处于乾隆年间的闭关锁国时期,而同时期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接着1789年发生了法国大革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发表,我们………………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背扭曲的不成样子的中国近代史时间了………………此处省略若干字………………
其实好的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完成,例如许多巧妙的让你尖叫的思想实验,或者一些简单却极其有创意的实验。记得大一的时候读《心理学与生活》,看到第二章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时候卷首是介绍费曼的一个研究蚂蚁导航能力的非正式的实验,费曼设计了一种简单而聪明的实验,使他以一种严格的方式,满足了他对蚂蚁行为的好奇心。看到这个才又一次觉得原来实验可以是这样的。不过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费曼就是那个古灵精怪、风趣、幽默、多姿多彩的诺贝尔奖得主,不过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他设计的这个实验的确还不赖。
之后又过了一年才在他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中重新看到这个实验,看到了一位热爱科学的人对于实验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的理解。费曼的《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其中第一卷的开篇就介绍了他对于实验的看法。
the principle of science,the definition,almost,is the following::The test of all knoledge is experiment. Experiment is the sole judge of scientific "truth".But what is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where do the laws that are to be tested come from? Experiment, itself, helps to produce these laws,in the sense that it gives us hints.But also needed is imagination to create these hints the great generalizations-to guess at the wonderful ,simple ,but very strange patterns beneath them all,and then to experiment to check again whether we have made the right guess.
费曼的这段描述无疑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所谓科学之中包含了想象的部分。想象力之中充满了很多创造性和怪诞的东西,所以科学实验奇怪如吃呕吐物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更不用说应该考虑什么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没有贡献之类的东西,想象力之中没有这样的成分,如果有了这样的成分它也不能称之为想象力了。罗素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科学帮助人类抵御大自然的困境,而制度则是用来抵御人类自身的困境的。所以科学家应该做的只是努力的去解释自然,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来做这件事。反例已经成为历史,正如苏联时期的科学家。科学理应是充满趣味的,但正如王小波所说的一样: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ps:www.improb.com 提供了科学史上离奇实验的丰富素材。
www.bbc.co.uk/science/humanbody/mind/surveys/smile 您能区分真实的微笑和虚假的微笑吗?
smallworld.columbia.edu 一起来参加哥伦毕业大学的实验吧。您也会被分配一个目标人物,您要通过电子邮件经过尽可能少的周转与其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