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股气
2009-10-04
哈佛和西南联大,皆是我心中追求真理的净土。因此,读吴咏慧(这名字就挺哲学,"咏慧",爱智慧嘛!)的这本《哈佛琐记》时,也不时会勾连起西南联大的教授学者们,算是件饶有兴味的事情。
学者大师,勿论中外,皆有那么一股气。着在中国学人身上,便有几分狂和硬。那是刘文典指着蒋中正的鼻子骂"你就是军阀!",亦是冯友兰决不苟行教育部的一纸号令"不必轻易更张"。囿于战时艰辛,学者之气让后人更多了些心疼。(譬如朱自清不得不刻章维持生计)而如今师道式微,亦是后人看待民国大家时,充满了追慕与想象、甚至叹余生也晚的复杂情感。
这股气,从哈佛学人透出,便是十足的诗意与性情了。阳光射在罗尔斯教授身上,宛若光芒万丈的圣者图像,竟让我的思绪跑到了《情书》中男藤井日光下阅读的俊朗面庞上;桑塔耶拿一甩粉笔,自谓"我与阳光有约!"从此悠游放舟于查理士河上。这番心境与洒脱,因为栖身于哈佛之中,故而少了历史与战争、凡世激昂与失落的负担,读来更加纯粹自然。
在西南联大,追求知识沉淀着救国图存的浑厚,以及深深的民族气节感。相比之下,在吴咏慧所描述的哈佛中,学术就更有意思、更个人、更明亮了。无论是哲人之怒中让作者哭笑不得的教授,还是"世纪哲学大论战",无不显示出那股学术之气修成内功、对自己观点乐观的确信和坚持。
吴咏慧亦是一股气,汲着北回归线的传统文化,化作一阵风,贴地缓行在哈佛校园里,浸染西方学者气息,收集起思想的吉光片羽。正如作者的一个副标题"知识的拾穗",书中屡屡出现的学者观点的只言片语,便足以给吾侪读者作珍馐之享了!
印象最深的,是"但是先生"史华兹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思考了。他从严复迻译的西文中对"个人"之价值的中国式诠释,揭开了中西文化潜在的紧张性。由此不妨推广开去,西方某些价值被今日国人信奉诉求,但在转译过程中是否有中转者主观解释的偏差?接收者是否"得形忘义"? 这样细致而微、颇见功夫的研究,莫不来自史华兹先生会中国文明的"同情与理解"。(是否会联想到钱穆先生的"温情与敬意"呢?)
我也有幸,如风翻过书页,在吴咏慧的心灵故乡——哈佛短暂栖居。或许此生也无机会亲抵这片净土,但愿终身与真理为伴——
哈佛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
让真理(VERITAS)与你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