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行者
2011-05-13
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与乐观主义着实让人佩服。。对于减贫有诸多很好的想法,比如 他的差异性诊断——临川经济学,阀值效应等,鼓舞了人心。除此之外我就提点自己的额外看法吧~
萨克斯教授最后论述贫穷在我们这代人的终结可能性上,大力提倡了启蒙时代以来的价值观,经济的增长带动国民生计的进步的观点可能很多时候会给扶贫的大局观带来很多局限。书中他虽然提及了马克思韦伯的文化观思想,但是却认为极端贫困国家经济的反转靠的是经济支持,而采用了类似大同观忽略了具体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启蒙运动带来的后果是理性思潮的增长,虽然这类思想满足了快速发展的需求,却同样忽视了这样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后果。
他几次提及人类历史上的灾难,尤其是二战上,认为是战后的条款过于苛刻,造成重债国无法支付,以及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层面的动乱是直接或间接为二战埋下的伏笔,并且只用三句话就毫不留情的否定了启蒙乐观主义的负面作用,这样的想法就未免太过简单了。如果可以好好审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线路或许能更好的为其观点提供支持。启蒙辩证法,就认为理性的发展极端走向的是毁灭,战争、贫困、疾病难道就不是理性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而我们现在去要去正着手解决的么??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不是如理性主义者那样认为的如一条线性延续下去,可能是坎坷的甚或是迂回的,人类在踏入下一个台阶时,就应该四处看看,看看那些我们期望的东西,是否依然指向遥远的彼岸。不要迷信“革命亦或当下的改革是历史的火车头”我们或许可以把它称一个灵活的刹车闸,贫困就是历史所铺就的铁轨下的众多碎石软木,如果这时候处于“在路上”的我们停下来拾掇起这些过去的记忆,感受它们自身的厚重,然后重装出发,这是否比“向前看”与“向钱看”的当下更合适一些。
贫困的终结需要长久间的努力,我们需要乐观,我们也需要谨慎的自我持存。这也是我对准萨克斯本人的思想观上的一些想法。